1.“相遇是缘”下一句怎么说
相遇是缘的下一句是相识是缘续 。
1、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的奔波,淹没在这喧嚣的城市里。我不会了解,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一个你,只有你能让人回味,也只有你会让我心醉。
2、爱情总是想象比现实美丽,相逢如是,告别亦如是。我们以为爱得很深、很深,来日岁月,会让你知道,它不过很浅、很浅。最深最重的爱,必须和时日一起成长。
3、假如人生不曾相遇,就不知道自己喜欢收集你的喜怒哀乐。
4、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相信有一种人一认识就觉得温馨。假如人生不曾相遇,不曾想过牵挂一个人。
5、要珍惜兄弟姐妹的缘分,因为一奶同胞的缘分使我们十指连心。一同走过童年少年青年,因为这个缘分,还要彼此牵挂走完未来无数个春。
6、要珍惜同事之间的缘分,因为世界上的人数不胜数,只有我们作同事,这不是上天对我们人生的奖赏吗?同事的帮助,才是你事业中最大的绿荫。
7、要珍惜朋友之间的缘分,因为芸芸众生中,只有朋友最气味相投。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真正的朋友,是不是亲人,却胜似血亲。
2.萍水相逢下一句
尽是他乡之客。
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原文节选: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译文:
放眼远望,胸襟顿时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今日盛宴好比当年梁园雅集,大家酒量也胜过陶渊明。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
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意识到万事万物的的消长兴衰是有定数的。
远望长安沉落到夕阳之下,遥看吴郡隐现在云雾之间。地理形势极为偏远,南方大海特别幽深,昆仑山上天柱高耸,缈缈夜空北极远悬。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我这不得志的人?偶然相逢,满座都是他乡的客人。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像贾谊那样到宣室侍奉君王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高宗时期,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公元675年(上元二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作者前往交趾看望父亲时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
作者介绍: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滕王阁序
3.人生何处不相逢下一句是什么
人生何处不相逢下一句是: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解释是:每一个人的人生中都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结识不同的人,相逢是指结识新的际遇和情感,也是指随时随地你都会遇见知己、伙伴、或是对的人,无论我们曾经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能够结识对方又何必在意那些呢。
“人生何处不相逢”一句出自宋代晏殊的《金柅园》。
原文是: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译文是:临川郡柅园中的楼上,十五年前在此与君相聚饮酒的情形与今日是相同的。今日听一曲清歌满饮此杯庆贺,人的缘分在哪里又不重逢呢?
“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节选原文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译文是: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扩展资料:
人生何处不相逢上一句:一曲清歌满樽酒。
1、出处:此句出自宋朝晏殊的《金柅园》。
2、原文: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3、解释:临川郡柅园中的楼上,十五年前在此与君相聚饮酒的情形与今日是相同的。今日听(小萍弹奏)一曲清歌满饮此杯(庆贺),人的缘分在哪里又不重逢呢?
4、作者: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婉丽,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4.人生何处不相逢,下一句是什么
人生何处不没有下一句,这句话只有上一句。
1、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释义:一叶浮萍归向了大海,人生在哪里不能再次相逢呢?
出处:《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创作年代:明
2、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
释义:如果看见了雷州寇忠愍公,人生真是在哪里都能相遇啊。
出处:《归田录》
作者:欧阳修
创作年代:宋
3、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释义:一曲歌舞一杯满酒,人生在哪里不能相逢啊。
出处:《金柅园》
作者:晏殊
创作年代:宋
扩展资料
表达相逢的诗句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处: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释义:现在正好是江南好风景的时候,在这落花的时节又遇到你。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
释义:你我都是天涯海角里流落的人,相遇了又何必了解相识。
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出处:宋·秦观《鹊桥仙》
释义:秋风白露的秋天里你我相遇,便胜过了人间的无数。
5.相逢是首歌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是一首歌,不是诗。歌词如下:
歌曲名:相逢是首歌
歌手:小曾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眼睛是春天的海 青春是绿色的河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眼睛是春天的海 青春是绿色的河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心儿是年轻的太阳 真诚也活泼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心儿是年轻的太阳 真诚也活泼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分别是明天的路 思念是生命的火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
6.相逢何必曾相识下句
相逢何必曾相识下句: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原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作品简介】: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7.“相遇是缘”下一句怎么说
相遇是缘的下一句是相识是缘续 。
1、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的奔波,淹没在这喧2113嚣的城市里。我不会了解,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一个你,只有你能让人回味,也只有你会让我心醉。
2、爱情总是想象比现实美丽,相逢如是,告别亦如是。我们以为爱得很深、很深,来日岁月,5261会让你知道,它不过很浅、很浅。
最深最重的爱,必须和时日一起成长。 3、假4102如人生不曾相遇,就不知道自己喜欢收集你的喜怒哀乐。
4、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相信有一种人一认识就觉得温馨。假如人生不曾相遇,不曾想过牵挂一个人。
5、要珍惜兄弟姐妹的缘分,因为一奶同胞的缘分使我们十指连心。一同走过童年少年青1653年,因为这个缘分,还要彼此牵挂走完未来无数个春。
6、要珍惜同事之间的缘分,因为世界上的人数不胜数,只有我们作同事,这不专是上天对我们人生的奖赏吗?同事的帮助,才是你事业中最大的绿荫。 7、要珍惜朋友属之间的缘分,因为芸芸众生中,只有朋友最气味相投。
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真正的朋友,是不是亲人,却胜似血亲。
8.金风玉露一相逢下一句
金风玉露一相逢下一句是便胜却人间无数。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白话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情颂歌,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此词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