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把毛笔字写好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方法,你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先看你有没有下面四样东西,其他的字帖呀什么的都不是重要的部分.以下四点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第一.你有没有兴趣 第二.你有没有耐心 第三.你悟性高不高 第四.你能不能坚持 上面四项中只有"第三"可以不高,但是其他三项必须有.没有这三项别指望能很快的练好字.如果有了上面四项,那你练字就变的很容易了.具体方法很多.下面我以最常见的练字方式讲: 1.选本好的字帖(我个人认为司马彦\司马东父子的字可以选择,字体不错,最重要的是练起来容易上手.推荐你买那种8元/本的中间夹有白纸的字帖练习,方便使用,并且经济实惠) 2.每天印着白纸写1~2页,不需要写太多(重要的是一定要慢,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细细的体会,琢磨字的运笔方式,可以记成顺口溜“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琢磨细体会”). 3.写完了开始读帖(看字帖上的字,一类字的偏旁的布局怎样,怎样摆放?体会它的运笔方向,在脑子里写) 说到读帖再说一下.你除了看字帖,在大街上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看到有些店铺的招牌,牌匾什么的,只要觉得那字好就可以看一看.很有效果。
“周末无聊没事干,走到街上转一转,有事没事看牌匾,不用动笔把字练” 4.这个时候是你已经写完字帖中的白纸的时候,你自我评价一下,感觉自己的字有没有长进,长进大不大,是否能让自己满意,如果长进不大那你可以买点薄白纸裁小再印着字帖写一段时间.如果已经很有效果了,你这时候就没必要再印着字帖写了.可以照着字帖模仿.照着字帖上的字写.这个时侯应该很熟练了,可以加快速度,加大书写量. 5.这个时期你的字已经很有长进了,就可以扔开字帖了.呵呵.当然不能把字帖也扔了哦.有兴趣的话还要看看,矫正你写的字.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练习硬笔书法的经验,有兴趣可以借鉴一下,希望能对你书法 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
2.书法笔画 起笔和收笔的用笔方法
书法运笔 学会了执笔,就可以进一步学习运笔.学习写字,首先要学习点画,点画犹如字的建筑材料.建造搂阁亭台,不准备好材料,或是准备的材料不合乎质量要求,那搂阁亭台就不会美观坚固.学书亦然,点画写不好,字也肯定不会美观.学习运笔,就是学习如何通过笔把墨落在纸上,形成合乎要求的点画. 本文所述的运笔方法,主要以丁文隽先生的意见为依据.现将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介绍如下. 笔的运动可分为纵面运动和横面运动.纵面运动是指笔与纸面垂直方向的高低运动.横面运动是指笔与纸面平行方向的前后左右的运动. 纵面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落笔:笔最初接触纸面叫落笔,也叫起笔.落笔一般较轻,像鸟儿由空中落在枝头上.落笔是运笔的开始. 顿笔:把笔往下按叫顿笔.顿笔不可过重,过重了点画就会太肥. 提笔:把笔往起提叫提笔,一般在顿笔之后都要提笔.提笔如鸟儿将要离地高飞. 横面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行笔:笔锋由一端到另一端叫行笔,行笔也叫走笔,过笔. 挫笔:笔顿后微提,使笔锋转动,微离顿处叫挫笔.挫笔大多用在笔画转折处,如写口字的横折时,先提笔,用笔尖写出棱角,然后顿笔,这时把笔微提,于是出现第二个棱角,再略微转动笔锋,使笔尖朝着笔画的上方— —这时叫挫笔,最后继续行笔,横折就写成. 折笔:写点画时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断然改变方向,有意显露棱角叫折笔.如写横时先向左上方落笔,然后往右下折,写出方棱来,即为折笔. 转笔:笔锋旋转叫转笔,转笔是为了写出不带棱角的点画,如写"马"字第二笔或写"元"字第四笔时,为了使转折处不露棱角,就要像用圆规画圆一样转动笔锋. 回笔:笔停后返回来时的方向叫回笔.回笔是为了"护尾以避免"折木". 衄笔:笔下行而逆反叫衄笔,与回锋不同,回笔用转,衄笔用逆.如写左竖钩,竖写至长短合度时,提笔左行再逆反使笔锋朝即将挑出的钩的相反方向——此即为衄笔——最后提笔挑出. 纵笔:笔锋边行边提,去而不返叫纵笔.如写撇时,用笔由重到轻,最后出锋就用纵笔. 除了纵面运动和横面运动之外,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运笔方法,这种笔法既不提也不顿,即不转也不行,而是笔停在纸上,这就叫驻笔.驻笔是为了取势,即取得点画的某种态势. 以上讲的是几种常用的运筹方法,初学者在写字实践中,只要细心揣摩,是会逐渐掌握更多的笔法的. 中锋与侧锋 历代书法家在讲用笔时都强调中锋行笔,什么叫中锋行笔呢 毛笔笔头的尖端部分叫笔锋,又叫笔心,四外较短的毛叫副毫.中锋行笔就是在写字时,笔锋经常在点画当中运行.这样顺着使用笔毛,笔毛平铺在纸上,写出的点画看起来浑厚圆润,有立体感. 侧锋即偏锋,侧锋行笔就是在写字时,笔锋不在点画中间运行,而是偏在点画的一侧,写横画时常偏在上边,写竖画时常偏在左边.侧锋行笔,起笔处易见棱角,但点画往往缺乏立体感,而且由于没有顺着笔毛的方向用笔而是横着刷,容易出现笔画一边整齐,另一边不整齐的现象. 富于变化是我国文字及书法的显著特色之一.从汉字的构造上看,横竖,撇捺,繁简,宽窄,长短,斜正,各具其态;从用笔上看,提顿,行驻,纵收,藏露,转折,疾徐,无所不用,因而使得点画的方圆,粗细,俯仰,曲直变化多姿;从结构上看,疏密,开合,聚散,稳险,各尽其美;从用墨上看,枯润,浓淡,干湿交映生辉;从章法上看,大小,虚实,断连,参差错落.可以说,进行书法创作的过程,就是正确处理这一对立矛盾的过程.在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中,这些矛盾都达到了对立统一. 中锋,侧锋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用笔方法,只用中锋或只用侧锋都显得单调,中锋取劲,侧锋取妍,中锋为主,侧锋为辅方能燕瘦环肥,各尽其美.因此笔笔中锋实无必要,况且笔笔中锋也不可能,如果写字时,尤其在写流速较快的行书,草书时,总是斤斤计较是否中锋行笔,肯定会影响到行笔的疾徐,章法的错落,气韵的生动诸方面.试看被说成是笔笔中锋的怀素《自叙帖》,不也是兼用侧锋的吗!所以明朝丰坊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即中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侧也." 有人说,要保持中锋行笔,就要在写字时保持毛笔笔身的端正和笔头的圆锥形态.这种说法不够确切.丁文隽先生的《书法精论》说得更明确:"笔管直竖不欹,亦不能尽掠磔波撇之势,除作古文籀篆外,不能始终用腕平管直之法","包世臣论此法最精,他说:'石工镌字画,右行者其錞必向左,验而类之,纸犹石也,笔犹钻也,指犹锤也.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是以指得势而锋得力'……故管不能终直,腕亦不能终平也." 历代书家都强调运腕要轻灵虚活的作用.虞世南说:"用笔须手腕轻灵."康有为说:"左腕挺开贴案,则气势停匀,右腕益虚活,如此则八面完全,险劲雄深,篆真行草,无不得势矣."腕要轻灵"虚活"就不可能保持笔身的端正,而要保持笔身的端正,腕将会何等僵死 据我临池的体会,笔身正,写出的点画也可能是偏锋,笔身不正也可以写出中锋,笔在。
3.通知两个字用毛笔怎么写好看
通知两个字用毛笔,如下图:
毛笔字,就是用毛笔书写中国汉字。毛笔是书写工具,而写出的是汉字。那么,采用毛笔字的字体也应该符合汉字的下面几点标准:
1. 正确写字,当然地要把毛笔字写得正确,如果出现了错别字可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如果在关键的地方出现了错别字还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大错。所以,在书写毛笔字时,正确是第一位的。
2. 临摹练习要符合汉字的规范。规范的书写毛笔字的诀窍就是笔划的书写和间架结构要标准,练毛笔字时只有首先做到了这点才无可挑剔。
3. 美观的书写如果做到了规范,也就是符合了汉字均衡对称审美的基本要求了,就能给人一种美感。
4.毛笔字写草书运笔能够牵丝绕寥收笔能够驻锋收笔怎样练成
元代大书法家赵 孟頫曾说: “书法以用笔为上,结 体亦须用工。
盖结字因时相传,用 笔千古不易。”这里的用笔是指毛 笔,可见用笔何等重要。
毛笔用笔 包括三个部分: 起笔、行笔和收 笔。起笔又叫落笔,其基本方法就 是做到横画直落,直画横落,即写 横画起笔要竖着下笔,而写竖画则 要横着下笔。
这样就可以使笔毛铺 开做到中锋行笔。起笔又有藏锋露 锋之分。
藏锋指起笔逆锋取势,笔 锋藏在笔画内,亦称“正锋”、“逆 锋”。用藏锋写出的笔画往往显得 丰厚饱满。
露锋,指起笔时斜取势 或笔尖入纸直接书写点画 (如有的 尖横)笔锋外露而不藏。起笔斜取 势又叫侧锋。
用露锋写出的笔画往 往显得俊秀挺拔。笔画所标的是笔 锋取势,行笔的路线。
在具体的运 笔当中,要做到中锋行笔,有提有 按。中锋,指行笔过程中笔锋保持 在笔画中间运行。
“提按”,则指笔 锋提起按下的运笔动作。落笔要 按,收笔须提; 笔画粗的部分要 按,细的部分要提。
书写中,钩捺 转折需要通过提按来完成; 笔锋不 顺,需要通过提按来调整。须指出 的是,行笔中切忌偏锋。
所谓偏 锋,指笔锋与笔肚各在笔画的两个 边线上运行,即未能做到中锋行 笔。结果写出的笔画往往一边浓一 边淡、一边界湿一边枯,一边如刀 切而另一边恰似锯齿。
孩子初练 字,很容易形成偏锋,这一点,务 必要引起家长的注意。收笔,是指 将笔画写完整再提起笔使笔锋离开 纸面的动作。
收笔亦有藏锋收笔和 露锋收笔 (也叫出锋收笔) 之分。 藏锋收笔,其笔锋离开纸面时先有 一个回锋或顿笔的动作。
然后再将 笔锋提起。露锋收笔,则是指笔锋 直接顺势出锋离开书写纸面。
如 撇、捺和悬针竖往往就是露锋收 笔。要掌握毛笔的运笔,首先须注 意基本点画的形状及运笔方法。
古 代有 “永字八法” 的说法,即将 “永”字拆开成八笔逐笔研究其形 状及写法,有一定参考意义。今 天,我们可以把楷书笔画归纳为八 种主要的笔画: 点、横、竖、撇、捺、钩、提、折(在前面的钢笔的 运笔中我们已讲到这八种笔画)。
下面,就具体地讲解一下这八种基 本笔画在毛笔书法中的基本写法。 1.点前面说过,点有斜点、竖点、左点等之分,其中斜点是最为常见 的。
侧点的运笔过程是,逆锋向左 上方下笔,然后换转锋尖改向右下 方运行,再回锋收笔。点是汉字的 最基本笔画,其他任何笔画都可以 看成是点的延伸。
因此,家长在指 导孩子练字的时候,一定要把点写 得圆浑精到,顾盼生姿。有人把毛 笔的点的运笔特点总结为: “落笔 轻、着纸重、取势远、出锋快(或 收笔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2.横在毛笔书法中根据横的形态可 分为短锋和长横以及尖横和圆横 等。横的基本运笔方法是: 落笔时 笔锋先从右向左作一段逆行的姿 势,即 “欲右先左” (其过程可虚 可实,虚则成露锋,实或成藏锋)。
然后向竖势稍作顿笔,即“欲横先 竖”,待铺毫后再向右中锋运行, 行到中段,须稍提起,让中间部分 稍细到收笔时再像写点一样,顿笔 回锋收笔,即所谓“有往必收”。3.竖竖的运笔方法,同横的基本运 行方法一样,只是方向不同,即注 意“欲竖先横”。
在中锋运行时既 要注意劲健挺拔,又不可写得太直 太光滑。古人用 “屋露痕”来形容 竖的劲健之态。
如果是悬针竖则出 锋收笔,垂露竖则回锋收笔。 4.撇撇和捺就像是字的翅膀,一般 要写得自然、舒展、飘逸。
其基本 写法是逆锋起笔 (或稍顿笔),然 后向左下方中锋运行再出锋收笔。 写撇要注意 “力到锋尖”,特别是 写中楷、大楷,一定要把力送到撇 尖,切忌顿笔后快速撇出的那种草 率的写法。
5.捺捺有平捺和斜捺之分,特别是 平捺,多为一个字中的主笔,因 此,要写得生动劲健。捺的运笔方 法来源于隶书,即通常所说的“一 波三折”。
如写斜捺,先逆锋下笔, 再回锋向右行,为一折,写完捺颈 后再斜向右下方形成二折,运至捺 脚底部时,再折笔平拖出锋,即成 三折。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捺脚在收 笔时(露锋收笔)一定要向水平方 向出锋,既要避免向上翘,又要防 止往下拖,以免显得轻浮或拖泥带水。
6.钩钩一般与其它笔画相连,如横 钩、竖钩、戈钩、浮鹅钩等。它在 楷书中的形态比较明显,在行草书 中则被圆转或牵丝所替代。
如楷书 竖钩的运笔方法是: 先写一竖到 底,再回锋收笔,待笔毫换转后, 再蓄势向左上方钩出。 7.提提的形状就像短撇的反方向。
写法也是逆锋取势,横画直落笔, 然后铺毫转锋沉着有力地向左上方 挑出。行笔由慢渐快,笔毫也渐渐 收拢,出锋要轻快,笔力要送到提 画的尖端。
8.折折是一种比较难写得好的笔 画。前面我们在钢笔书法的运笔中 已谈到,折的形态可以看作是两种 笔画的拼接,如横折是横和竖连接 起来的,其折笔处呈方形转角,即 横的末端同竖画的起笔相拼接时, 转角处好像一根木头折过来一样。
初练习毛笔字,不易掌握正确的写 法,容易出偏,因此家长在教孩子 练字的时候要告诉孩子,防止提按 不得法而把转角处写成疙瘩块,或 是像脱肩少掉一块,或是不加提按 换笔直接转过来出现偏锋等等。写 出的折画须做到圆润、饱满、有 力。
以上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楷书的 八种最基本笔法,一般来说,掌握。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收字怎么用毛笔写(如何把毛笔字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