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阳春白雪”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 yáng chūn bái xuě ]
基本解释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详细解释
1. 【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2.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3. 【示例】: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浩气冲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4.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文学作品
例句
文艺既要普及,又要提高,群众熟悉的是“下里巴人”,但他们也需要“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 xià lǐ bā rén ]
基本解释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详细解释
1. 【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2.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3.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句
**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不能只搞“阳春白雪”,不搞“下里巴人”。
2.阳春白雪合者盖寡
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意思是:能跟着唱阳春白雪的,本来就少,名声很大的人,却没有与名声相匹配的才能。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和者盖寡:比喻数量之少,寥寥无几。没什么人能合奏,不太能遇到知音
原句:峣峣者易折,佼佼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翻译:高的东西容易折损,干净的东西容易变污浊.(意思是树大招风)能唱阳春白雪的本来就少,名声常是大于实际才能的。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