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丈高楼平地起,下一句是什么
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下一句是:千里长堤蚁穴溃。
万丈高楼平地起是一个汉语俗语,意思是再高的大楼都要从平地修建起,要把基础打牢。也比喻事物从无到有。
千里长堤蚁穴溃来自于词语”溃于蚁穴“,意思是千里长的堤岸,因一个小小的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对小处的疏失不慎而导致大灾祸。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一
战国时期,魏国相国白圭在防洪方面很有成绩,他善于筑堤防洪,并勤查勤补,经常巡视,一发现小洞即使是极小的蚂蚁洞也立即派人填补,不让它漏水,以免小洞逐渐扩大、决口,造成大灾害。白圭任魏相期间,魏国没有闹过水灾。
相关故事二
临近黄河岸畔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黄河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然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正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
老农的儿子听了不以为然说:偌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拉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里的水猛涨起来,开始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渗透出来,继而喷射,终于堤决人淹。
2."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前一句是什么啊
第一句,青蝇附骥行千里.尽管你走了千里路,但始终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假手他人而已.或者一路有贵人相助吧,所以,能行千里.第二句,狐假虎威敬犬豕.狐假虎威,这是众人皆知的寓言故事,但是狐狸借助了老虎的威风,却要敬狗和猪就耐人寻味了.犬豕就是狗和猪.老虎的威风居然不能镇住这两种畜生,家运不宁,可能有你家中做主的人不是真正能做主的.第三句,临崖勒马猛回头.虽然家运不宁,路途不平,但是在关键时候,要回头,不要借他人之力了.第四句,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个就是说最后的结果,能够白手起家,万丈高楼,都能平地而起.。
3.“万丈高楼”的下一句是什么
万丈高楼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齐.汉语拼音 wàn zhàng gāo lóu píng dì qǐ意思是再高的大楼都要从平地修建起,要把基础打牢持之以恒。
也比喻事物从无到有。例句: 我国飞机制造业、造船工业、汽车工业都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步一步建设起来的。
出处:《珊瑚岛》:“万丈高楼平地起,珊瑚虫的‘公寓’是固在海底上的。”和“万丈高楼平地起”意思相近的诗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释义:表面意义是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出自:王充《论衡》--《状留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释义: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比喻积累的作用,可以充实、丰富、完善自己。
可用来论说学习工作贵在不断积累。出自:荀子《劝学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释义: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5633932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出自:《老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释义: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出自:《淮南子·人间训》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释义:人做事常常因为不注意细节而失败,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出自:北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4.“万丈高楼”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盘龙卧虎高山齐”。
原文:万丈高楼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齐。
出自:《珊瑚岛》;蒋大为演唱的《万丈高楼平地起》。
释义:比喻事物从无到有,所有的事情都是有经过的,不是说所有的有钱人都是天生就拥有的那么多的金钱机遇、机会的,都是靠慢慢的积累。
扩展资料:
万丈高楼平地起是一个汉语俗语,拼音是wàn zhàng gāo lóu píng dì qǐ,意思是再高的大楼都要从平地修建起,要把基础打牢。也比喻事物从无到有。
(谚语)高楼是从平地上一层一层盖起来的。比喻万事万物都是从基础做起,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渐发展而成。
如:「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要肯从基层踏实干起,终有成功的一天。」
例句: 我国飞机制造业、造船工业、汽车工业都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步一步建设起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丈高楼平地起
5.“万丈高楼平地起”下一句是什么
万丈高楼平地起是一个简单汉语俗语,并没有下一句。
出处: 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演唱的一首《万丈高楼平地起》 高楼万丈呀平地起 盘龙卧虎呀高山顶 边区的太阳红又红 边区的太阳红又红 咱们的领袖** ** 山川万里气象新 五谷生长绿茵茵 来了咱们的** 来了咱们的** 挖断了苦根翻了身 翻了身 自力更生闹革命 开展了生产大运动 为了革命得胜利 为了革命得胜利 跟着咱领袖**,** 跟着咱领袖**,** 扩展资料: 万丈高楼平地起是一个汉语俗语,拼音是wàn zhàng gāo lóu píng dì qǐ,意思是再高的大楼都要从平地修建起,要把基础打牢。也比喻事物从无到有。
(谚语)高楼是从平地上一层一层盖起来的。比喻万事万物都是从基础做起,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渐发展而成。
如:「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要肯从基层踏实干起,终有成功的一天。
」 例句: 我国飞机制造业、造船工业、汽车工业都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步一步建设起来的。 参考资料: 万丈高楼平地起——百度百科。
6.读书万卷,积沙成堆,万丈高楼,千里之行的下一句是什么
一、回答:
1读书万卷,下笔有神。
2积沙成堆,积水成河。
3万丈高楼,起于平地。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二、含义:
这上句子都在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三、扩展知识:
1、读书万卷,下笔有神语出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2、后三句应该于自于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在《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说的话: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