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如初见下一句

1.人生若如初相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下句是--何事秋风悲画扇。出自《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扩展资料:

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2.人生若只如初见,下一句是什么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如果后来产生了怨恨、埋怨,没有了刚刚相识的时候的美好、淡

然。那么一切还是停留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为好”。

此诗全文如下: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作者:纳兰性德【清代】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整首诗的意思是:意中人相处若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又怎么会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如只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的这句词,极尽婉转伤感之韵味,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人生种种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仿佛因这一句而涌上心头,叫人感慨万千。初见,爱恨情愁的开始。刚登场的意气风发,初相遇的情不自禁,都只开了个头。大好河山似锦前程,要怎样去指点激扬?偶然遇见或刻意安排,将有怎样一段波澜不惊或铭心刻骨的故事?未知的前方是若隐若现的风景,充满期待和不期而遇的惊喜。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惊鸿一瞥定格念念不忘的美丽画面,一切都将保持最初的好奇和新鲜状态,那些踌蹉满志的初生牛犊总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些羞涩的欲言又止有许多种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莹剔透,像朝阳般明亮灿烂。

果真如此,又怎么会悲画扇呢?但流光容易把人抛,又岂止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谁能抵挡光阴的利箭?华年易逝,姹紫嫣红只付与了断井残垣,刻骨铭心只能只归了风轻云淡,相看两不厌产生了审美疲劳,卿卿我我变成了相顾无言。春风十里后来却是冷月无声,雄姿英发后来只能遥想当年,仙葩美玉后来成了水月镜花。

初见时人面桃花的惊艳,来年却是物是人非的落寞。长生殿里的信誓旦旦,却变成了马鬼坡前的“江山情重美人轻”。初见时回眸一笑的百媚,已变成此恨绵绵的哀怨,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隔了江山。朱丽叶与罗密欧一见倾心,却得知他是仇家之子,惊问:“要是不该相识,何必相逢!”他们之间,隔了生死。《罗马假日》里的公主和记者浪漫邂逅而相恋,最终却不得不回到各自的世界,再见时只能恪守身份默默无言,他们之间,隔了世俗。《半生缘》里,曼桢和世钧18年后重逢,都知道再也回不到从前,他们之间,隔了流年。

小时候听故事,总是急着问:“后来呢?”后来,原来并非全然美好。人生是一场盛筵,初见总是琳琅满目热气腾腾,之后酒冷茶凉。悲伤的,不是这残羹冷炙,是这似水流年。

原作者:小七姑娘

4.人生若只如初见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何事秋风悲画扇。

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

节选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译文如下: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而这个初见,词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恋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5.人生若只如初相见下一句是什么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出自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全诗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730,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释义: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扩展资料: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初见之时对方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小缺点也是可爱的,两人如糖似蜜,如漆似膝,可时间一久,便渐渐地失去的新鲜感,一切都只是昨日的重复,缺点越来越凸显,优点儿全都看不见,当初的爱恋之情也日渐消磨,一去不返,常常用来感慨物是人非,今非昔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

人生只如初见下一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人生只如初见下一句

下一句

又送王孙去下一句

阅读(1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又送王孙去下一句,内容包括又送王孙去的下一句,又送王孙去下一句是什么,又送王孙去的下一句。又送王孙去下一句是:萋萋满别情。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

下一句

强扭的瓜不甜下一句

阅读(50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强扭的瓜不甜下一句,内容包括强扭的瓜不甜下一句,强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下一句我要怎么对这个→→,强扭的瓜不甜下一句是什么。便秘的感慨:强扭的瓜不甜!2、我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但是本人就是不喜欢吃甜瓜。3、他个性要强,何况

下一句

问渠哪得清如许的下一句

阅读(1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问渠哪得清如许的下一句,内容包括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一句,“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一句是什么,问渠哪得清如许的下一句是什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明朝朱熹《观书有感》。这是一首喻理于景的名诗。这首诗所

下一句

四体不勤下一句

阅读(1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体不勤下一句,内容包括四体不勤下一句,谁知道四体不勤的下句是什么吗,“四体不勤”下一句是什么。四体不勤”下一句是“五谷不分”。 这是一个成语。 读音 [sì tǐ bù qín , wǔ gǔ bù fēn]释义 四体:指人的两手

下一句

狗不嫌家贫下一句

阅读(1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狗不嫌家贫下一句,内容包括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下一句是什么,狗不嫌家贫前一句,什么话下一句是狗不嫌家贫。儿子不嫌弃自己的母亲丑,家里的狗不嫌弃家里穷。出自《偈颂九十三首》:犬不择家贫, 子不嫌母丑。犬不择家贫说的

下一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下一句

阅读(1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山重水复疑无路下一句,内容包括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下一句是啥,山重水复疑无路下一句下一句是什么,山重水复疑无路下一句下一句是什么。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下一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简介:诗句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原文如下

下一句

既来之则安之下一句

阅读(4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既来之则安之下一句,内容包括既来之则安之,下一句是什么,“既来之则安之”的下一句是什么,既来之则安之,请问下一句。“既来之,则安之”下一句是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2、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孔

下一句

十里春风下一句

阅读(1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十里春风下一句,内容包括“春风十里不如有你”的下一句是什么,十里春风下一句该接什么,上联:春风十里不如你求下联。三里桃花不及卿这是春风十里不如你的下一句,但其实原文里,是没有下一句的。“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

下一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下一句

阅读(1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下一句,内容包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下一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下一句是什么呢,人不犯我不犯人,下一句,是什么。下一句是:我必犯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是毛泽东提出的一个口号,是中

下一句

你咋不上天呢下一句

阅读(1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你咋不上天呢下一句,内容包括“你咋不上天”下一句是什么,“你咋不上天,你咋不和太阳肩并肩”下一句是什么,你咋不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下一句。“你咋不上天 ,你咋不和太阳肩并肩”的下一句是:你咋不下水,你咋不和王八嘴对嘴。这

下一句

天地人和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5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天地人和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包括天地人和下一句是啥,三字经里三才者,天地人下一句是什么,天地人和下一句是啥。天地人和的下一句是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斯之美。天地人和是“和”的思想,是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者:孔子2、朝

下一句

何以笙箫默下一句

阅读(1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何以笙箫默下一句,内容包括何以笙箫默的上面一句是什么,何以笙箫默的下一句是什么,“何以笙箫默”的下一句是什么这两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是既然琴瑟起。出自《何以笙箫默》。整句话的意思是:琴瑟的音律都已经出来了,为何笙箫

下一句

月出惊山鸟下一句

阅读(1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月出惊山鸟下一句,内容包括月出惊山鸟的下一句是什么,月出惊山鸟,下句是什么,月出惊山鸟下句是什么。“月出惊山鸟”的下一句是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译文很少有人活动只

下一句

久病床前无孝子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1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久病床前无孝子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包括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下一句是什么,“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下一句是什么,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下一句是什么。首先,来说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意思,这句话其实非常简单,说的是父母生病久了,一直要

下一句

又送王孙去下一句

阅读(1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又送王孙去下一句,内容包括又送王孙去的下一句,又送王孙去下一句是什么,又送王孙去的下一句。又送王孙去下一句是:萋萋满别情。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

下一句

强扭的瓜不甜下一句

阅读(50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强扭的瓜不甜下一句,内容包括强扭的瓜不甜下一句,强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下一句我要怎么对这个→→,强扭的瓜不甜下一句是什么。便秘的感慨:强扭的瓜不甜!2、我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但是本人就是不喜欢吃甜瓜。3、他个性要强,何况

下一句

问渠哪得清如许的下一句

阅读(1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问渠哪得清如许的下一句,内容包括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一句,“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一句是什么,问渠哪得清如许的下一句是什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明朝朱熹《观书有感》。这是一首喻理于景的名诗。这首诗所

下一句

四体不勤下一句

阅读(1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体不勤下一句,内容包括四体不勤下一句,谁知道四体不勤的下句是什么吗,“四体不勤”下一句是什么。四体不勤”下一句是“五谷不分”。 这是一个成语。 读音 [sì tǐ bù qín , wǔ gǔ bù fēn]释义 四体:指人的两手

下一句

狗不嫌家贫下一句

阅读(1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狗不嫌家贫下一句,内容包括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下一句是什么,狗不嫌家贫前一句,什么话下一句是狗不嫌家贫。儿子不嫌弃自己的母亲丑,家里的狗不嫌弃家里穷。出自《偈颂九十三首》:犬不择家贫, 子不嫌母丑。犬不择家贫说的

下一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下一句

阅读(1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山重水复疑无路下一句,内容包括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下一句是啥,山重水复疑无路下一句下一句是什么,山重水复疑无路下一句下一句是什么。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下一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简介:诗句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原文如下

下一句

既来之则安之下一句

阅读(4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既来之则安之下一句,内容包括既来之则安之,下一句是什么,“既来之则安之”的下一句是什么,既来之则安之,请问下一句。“既来之,则安之”下一句是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2、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孔

下一句

严师出高徒下一句

阅读(1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严师出高徒下一句,内容包括严师出高徒,下一句是什么,“严师出高徒”下一句,严师出高徒下一句。应该是上一句,整句为:严家出好儿,严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就像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