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必信,的下一句是什么
言必信,的下一句是: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
1、【拼音】: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2、【解释】: 信:可靠,可信;果:果然,果真,有后果。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
3、【出处】: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拓展资料:
1、言必信,行必果,令行禁止,是我们这所学校师生言行的基本准则。
2、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3、言必信,行必果,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之也。
4、一个领导干部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5、领导如果要取得群众的信任,那就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2.言必信的下句是啥
“言必信”的下一句是:“行必果”。
它的出处是《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孔子的意思是:“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普通人也应该做到的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人士了。”
从孔子的话语中可以看见,他赞成“言而有信”、“行而有果”,但是如若固执不变,缺乏灵活性,事事坚持“必有信”、“必有果”,则将失之偏颇,成为“小人”(境界不高的人)。现世的人们多取其正面意义,表明“说话一定要守信用,行动一定要坚决果断”,并由之引申出常用成语“言信行果”。
3.言必行行必果下一句
《论语·子路》:“言必bai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
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du如斯可谓之士矣?”子zhi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dao“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专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属!斗筲之人,何足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