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习上的正确方法。
学与思的关系,孔子提出著名的论点,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孔子认为,学与思二者必须兼顾,不可有所偏废,否则很难学有所成。
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会被书本所连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求甚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若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
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是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正如人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所学知识无法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孔子认为是什么才是学习上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