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前期亩产粟205.8斤,战国后期亩产粟247斤,菽亩产232斤,汉代粟亩产281斤,豆亩产264斤,魏晋南北朝维持着亩产3石的水平,唐代亩产334斤,宋代亩产309斤,元代亩产338斤,明代亩产346斤,清代亩产367斤;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60平方丈是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井田制百步为亩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秦并六国,汉承秦制,大小亩并行,至汉武帝统一田亩步数,一律以二百四十步为亩推行于全国,此后一亩广二百四十步,至清末未有变化,历代度量衡的实际值,皆有不同程度变化,秦汉以六尺为步,一尺长约23厘米,隋唐以五尺为步,一尺长约3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