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汹涌:汹涌指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出自《三国志 吴书 孙策传》:“是岁地连震”。裴松之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它的近义词有:
1.骇浪惊涛:骇指使惊怕;涛指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出自唐朝田颖的《玉山堂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2.狂涛骇浪:比喻剧烈的社会运动。出自清朝梁启超的《近代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其立于城上之罗兰夫人及狄郎的士党,遂不得不为狂涛骇浪之所淘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