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主人公是董奉,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董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高尚的医德。
董奉医术高明,但是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他的宅旁种植杏树。患重病而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树五株,轻病患者每人植杏树一株。几年后,董奉治愈患者成千上万,植下的杏树就有十几万株,郁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便被称为“董林杏林”。每逢杏熟时节,董奉张榜公告,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而是用稻谷换取,一斗稻谷换一斗杏。董奉又将用杏换来的稻谷全部用来救济贫民百姓。行医济世的董奉品德高尚,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因此闻名遐迩,颂声载道。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杏林春满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谁,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赞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