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也指对付的办法或策略。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馀人, 弘 第居下。策奏,天子擢 弘 对为第一。"
引证解释:
1.《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馀人, 弘 第居下。策奏,天子擢 弘 对为第一。"
2.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
3..《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 唐颜师古注:"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
4..叶适《提刑王公墓志铭》:"初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王 公 十朋 ,以太学生对策,请收还威福,除秦桧蔽塞之政,天子即日施用。"
5.王西彦《古城的忧郁·蛊惑》:"对于女人无休止的唠叨,他采取的对策就是沉默。"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隆中对》中的“对”是回答、应对的意思什么叫做“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