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周王将土地、百姓、奴隶分给功臣、同姓贵族和先朝贵族后裔。由于周朝是奴隶制国家,而周王本身就是最大的奴隶主。因此周王和诸侯算是一种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各个诸侯国层层分封,士是最小的贵族。从历史的整体角度看,分封是为了维护王位在一家一氏中继承,保证了王室血统的纯正和权力的至高无上。
从秦朝开始,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地方全部由中央统领,地方官员的权力也在一步步被削弱。所以,秦始皇就采取了废分封、行郡县的政策。汉朝的封国分成两部分:侯国和王国。侯国相当于县,无权无力,且由所在郡监督。郡是归中央管的,而王国从景帝开始就下令削藩,汉武帝更是采取“推恩令”和“附益之法”。且汉朝还有“州”这个监察区,更是监视地方官的。唐朝有“道”这个监察区,也是替中央监视地方官的,但是由于武官当权,最终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出现。而且,从秦代开始,地方官员手里均没有兵权,一律归中央管。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地方行政制度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相比有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