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以简短而凝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作用:与渔夫的对话起对比作用。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则显得执著,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感情:作者为国为民,但不愿与世俗苟同,表现了他自己追求清高坚守的感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