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但第一人称的“我”最初并不是福贵,而是一个“民间歌谣收集者”,他在“收集民间歌谣”的过程中遇到福贵,让福贵讲述自己的故事,于是这个“我”才转变成了福贵。
在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中,《活着》通过文段后空一行的方式进行“民间歌谣收集者”和福贵两个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转换。福贵的叙述是非常口语化的,它几乎没有描写任何细节,而几乎纯粹是用讲述来完成故事的,余华只是对富贵的叙述进行加工,让它变得不会意识流,使故事容易更读下去。福贵的叙述是典型的普通人的叙述,再看这个故事时,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爷爷讲的过去的事,没有非常强的代入感,但会使人感到更加的冷酷。余华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渗透,好似站在非人间的立场上,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谁能帮我对《活着》的写作手法进行一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