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灸是什么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
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艾灸分类:1.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 2.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黄蜡灸、硫磺灸等。
3.艾卷灸——艾条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 4.温筒灸——铜制灸器。
2.艾灸棒怎么用
使用方法 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也可以将灸条直接点燃放进灸筒,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 3、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条之通畅。
4、熄火时,只要将上端弹簧部分按下同时倒置灸器使灸条滑入管内,停留10秒钟即熄灭。 5、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6、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7、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3.怎样使用艾条 艾条使用方法图解 艾条的使用方法
艾条对于艾灸养生朋友不会陌生。
不过如果说到艾条的使用用法有哪些?估计相信大多数知道的多是:手持艾条悬灸、将艾条插入艾灸盒中使用,其它的可能就不清楚了。今天,在这里给各位艾灸养生朋友介绍一下,艾条的使用用法有哪些? 第一种艾条使用用法:直接灸 直接灸顾名思义,直接灸灸于皮肤上。
在古代,通常使用的是艾条直接灸于皮肤上。将艾条切成2-3厘米长短大小,点燃后,放在皮肤上艾灸。
在艾灸的过程中,要忍受艾条火力的疼痛,灸完后,皮肤上会留下一个灸疮,既痛苦又影响身体的美观,不过效果确是没得说。 第二种艾条使用用法:悬灸 悬灸就是手持艾条悬于皮肤上方艾灸。
这种使用方法是现代常见的艾条使用用法之一。现代人们对于养生医疗追求的的是无痛、美观。
所以多会选择手持艾条的悬灸用法。这种艾条使用用法就是:拿一支艾条,点燃后,离皮肤之间有2-3厘米左右的高度,艾灸部位上方。
这个距离根据自身能够承受的高度决定,艾灸时间亦是如此。 第三种艾条使用用法:器物灸 器物灸,在这里器物指的是艾灸器具,例如:艾灸盒、随身灸等艾灸器具。
灸就是艾灸。也就是艾条通过艾灸器具来艾灸的方法。
这种艾条的使用用法效果也是不错的。比较省时省力,操作简便。
只用借助一个小小的艾灸器具即可。 第四种艾条使用用法:隔物灸 隔物灸就是艾条与皮肤之间间隔一层物品的艾灸用法。
这种艾条使用用法,常见的多是间隔一层姜片、盐、蒜泥等等,根据对症的不同,间隔物也是不同。 艾条的功效与作用有安神的功效: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精神抑郁,忧虑,都可以通过艾条的功效与作用来缓解。
而且艾条的功效与作用也对失眠,多梦,焦虑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艾条有温经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冬天我们手脚冰凉,因感冒或者体质引起的惧寒怕冷等症状,艾条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古方中医网 艾条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对于一些消化不良的人和因为天气原因而食欲不振的人,艾条的功效与作用对他们都有一定的开胃效果。艾条的功效与作用能增加免疫能力:特别是对流感的防治更是有效果。
古时候通常有燃艾条来预防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