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使用抛竿
要想把竿投得远些,在一定程度上,竿是起主导作用的,所以选择什么样的竿是头等大事。
一般来说,竿长就能投得远些,竿短就投得近些。但竿长阻力较大,竿短阻力小,所以选竿时务必根据个各的体力和习惯去选择。
年老体弱者不能选用太长的竿,因为竿太长了阻力会加大,如果再遇逆风就更难远投了。 竿的软硬与投远有着密切关系。
软竿反应灵敏,但很难投远;硬竿好投一些,但反应较差。其次是线,线越细抛投阻力越小,反之,阻力就大。
但细线拉力小,遇到大鱼难以胜任。粗线拉力大,但不好抛投,使用抛竿淡水钓,建议用0.35或0.4线径的线为宜,这样100至5000克的鱼大都可钓上。
坠,坠子小了不好投远,投食后也不抗风,过大了则竿头负担过重,也不好抛投,用0.35的线,配以45至50克的坠子,使用0.4的线径配上55~60克的坠子为宜。按以上搭配,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一般一可投60~70米。
另外竿、线、坠搭配得当,但投竿方式不对也很难如愿。 所以要想远投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重要环节:一是投竿姿势和方式。
要面向抛投点正前方采用劈投式法,放线迟早是投得远近,掌握方向的关键环节。若放线过早会形成“高射炮”状,见高不见远;放线过迟则会出现出门就“叩头”的情形。
放线过早还常会出现右撇偏右,左撇健左,容易影响和妨碍左右钓位上的钓手垂钓。 二是抛投时垂下线的长度要适中。
抛投时如是3米以上长竿,由竿尖到饵料之间的线长度应为60~100厘米为妥,这样抛投时不觉吃力。若是短竿,垂下线过长。
会给抛投造成困难,会有一种使不上劲的感觉,尤其牵刀学者更感到有难度。垂下线保持适当长度,有利于抛远,但究竟留多少最为合适,还要依据竿的长短、抛投姿势和钓手钓技熟练程度而定。
如果钓位上空有障碍物,竿尖外垂下线均不可留得过长。三是钓位选择要做到既安全又方便抛投。
钓手要尽量避开左、右、上方障碍物,尤其要避开高压线, 在垂钓中若发现某水域中某个点鱼类比较集中,需要将饵钩集中投向某个点时,抛投准确率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为什么有时投不准,发生较大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抛投方法不规范所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身体偏离预定目标,抛投时靠转动身体来寻找钓点。
在抛投的瞬间,手臂发力和身体转角大小较难掌握,稍有偏差,抛出去的饵钩就有可能远离目标,这就是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2.操之过急,钩饵坠尚在摆动就匆忙抛投; 3.垂下线留的过长,给操作带来困难; 4、抛投用力过大,动作呆板; 5.放线过早,未考虑风速风向,握竿方法不正确等都是导致抛投不准的主要原因。
2.海竿怎么使用
步骤/方法
1.逐节拉开海竿,使各过线圈对齐,并在一条直线上,各节连接处应稍加力拉紧。过线圈应对准绕线轮卡座。
2.安绕线轮,将绕线轮安在卡座上,用螺母将其固定死,把绕线轮逆止开关拨向反转位置,拉动线头,钓线即可拉出,再逐个穿过线圈,直到穿过竿尖过线圈。再用连线环挂上附子和炸弹饵,以备甩投。
3.把逆止开关拨回正转位置,调整好曳力装置,这很重要。过紧,出线阻力过大,遇大鱼时易断线;过松,出线阻力过小,遇大鱼时出线过快,晚于线尽断线。一般是用手拉钓线,要能拉动钓线即可。
4.旋转绕线轮,使饵团离竿尖30~40厘米。再右手握竿于绕线轮处,以中指和无名指夹于线轮连接背,食指第一关节钩住钓线、翻转出线环,按你熟悉的甩投方式将饵钩投向钓点。
5.待附子落水后,立即拨回出线环再摇动绕线轮手柄收线,当收线收回部分,钓线仍处于松弛状态时,把海竿放在支架上,海竿的仰角(竿身与地面所成的)应大些,即应陡一些,仰角大小与竿尖反应灵敏度有直接关系。
6.若遇大风天气,大仰角会使钓竿易受风的影响而摆动。为使海竿增强抗风能力,可将仰角减小,但不能过小,那样会使竿尖灵敏度降低;另外,还可以将海竿收回几节,使竿高降低,也可减少风力影响;或是将海竿侧卧于岸边,但要注意使钓竿与钓线间夹角,使之接近90°。
7.海竿支好后,就可静观反应,或听铃响,或看竿尖。当看到竿尖急剧摆动或铃声大作,却可扭亏为持竿向后大力扬竿,随即快速收线,收了几米线后,又要扬竿一次,如此重复几次,以使钓钩扎牢鱼唇。
8.饵料入水后,经过20~30分钟仍无反应,这时就应起竿,重新换饵。因为饵食入水后不久即会散开,经过半小时,饵食就会被小鱼吃光,不换饵就会白费时间。
3.海杆怎么抛出去
抛投步骤如下:请认真阅读每个字 首先钩组上好饵 调节卸力至较紧 摇轮收线 让钩组和杆端留有20-30公分的线 右手无名指和中指的空隙夹握住轮的根部 其余手指辅助握杆 用右手食指的指肚勾线 压在杆上 然后再掀开铁环 左手握杆尾部 使用头顶式抛竿 这样可以良好的控制抛投方向 力度控制远近即可 杆过顶之后 适时的松开右手食指 整个杆身顺势指向抛投方向 这个抛投动作要均匀有力 即使是抛远的时候 也要把力量用流畅了 抛完之后马上扣上铁环 擎杆轻摇轮收回多余空线再插杆 插杆之后再轻摇轮收松线 直至杆稍稍微吃劲即可 最后夹铃铛 铃铛要夹在上数第二节上端 不要夹在太细的地方 否则大鱼咬钩震动会使它翻转缠主线上 另外两个金属球应该朝下 不要朝上 这样做同样减少可能缠绕主线的概率。
4.海竿怎么用
海竿儿钓鱼法一、渔具 鱼竿不必太长太粗,一般选择价格40-50元左右的即可,配一个稍好一点的线轮,50元左右的就好,竿的长度在2米以内为好,注意:选择竿稍碳素含量稍高一点的竿。
鱼线可以用碧涛6号(13.5kg强度)或碧涛8号(17.2kg强度),视垂钓水域鱼种选择鱼钩:如鲫鱼较多,可用伊士尼7号钩,如鲤鱼较多,可用大一、两号的钩。此外,应选用较为灵敏的铃铛,全金属的最好。
铅坠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视水域情况而定,如是淤泥底,可稍小,如是沙底,可稍大,如是流水,应稍大。 二、垂钓位置及下钩位置选择: 谚语:春钓浅(春季3-4月份应在浅水向阳处下钩) 夏钓荫(夏季5-8月份应在有树荫遮阳处下钩) 秋钓阳(秋季9-10月份应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选浅水阳光照射的水域下钩) 冬钓深(冬季11-2月份应在深水区下钩) 谚语只是地方经验的总结,钓友应根据自己所在地的季节、气候情况稍微调整。
此外,春季是鱼类产卵季节,在浅水处鱼儿较多,如有活水流入,最好在流水与静水交界处下钩,必有丰富收获。夏季应避开中午前后太阳暴晒时段,此时鱼儿一般不会进食。
如有暴雨,则雨停后最是钓鱼良机。秋季水温适中,鱼儿准备过冬,食欲好,天气好的日子里,可见到水底淤泥泛起,此为鲫鱼、鲤鱼翻拱底泥找食物,看准位置下钩,必有收获。
至于冬季,水温较低,鱼儿一般不太进食,应选择香味较浓的饵料,在深水处下钩,并可在下钩处打窝子,方法是:用双层纱布包裹鸡蛋大小的诱鱼香料饵,(扎紧,勿使漏出)用鱼线系紧并附挂铅坠,投于下钩处,耐心等待,长时间没鱼上钩也不可随意起竿或移动鱼钩,冬季小鱼一般不会乱窜,吃钩的必是大鱼。 三、鱼饵制作的关键之处 海竿钓法的关键之处在于,有了好用的渔具并选对垂钓位置之后,饵料的配制是至关紧要的。
有人钓了一天也没有鱼上钩,多数原因是饵料制作不对头。首先应说明的是,海竿钓法与手竿钓法的不同在于,手竿垂钓,鱼儿是将被饵料包裹的鱼钩吞入口中,而海竿垂钓则是,饵料包裹爆炸钩(组钩),当饵料抛入水中后,很快融化成糊状或雾状,此时鱼钩上并不黏附固态饵料,而是在糊状或雾状的饵料溶液内,当鱼儿吞食液化的饵料时,将鱼钩一起吸入。
所以,海竿钓法的关键在于:饵料一定要能够快速液化成糊状。 我的做法:在渔具店购买鲤鱼饵或鲫鱼饵,到农贸市场买一些玉米粉(细粉),以鱼饵和玉米粉1 :1比例将两种粉混合均匀,到了钓鱼点后,用湖水调和饵料,湿度为:手握成团,稍捏即碎,或者可以揉一花生米大小的小团,放入水盆浸泡,3-5分钟内完全融化为佳。
太湿则抛掷时易抛散,太干则不易装钩且不易融化。 四、需要注意的细节 1、用爆炸钩时,应备一网眼较粗的抄网,网眼太小时鱼钩钩入不易取出。
2、应备一条毛巾,取钩时裹住鱼身,按牢再取出鱼钩,否则鱼身粘滑,极易被鱼钩钩上手指,轻则皮破,重则要去医院取出,医生还应给你注射破伤风疫苗。最好备有取钩器。
3、如果铃铛响了,但是鱼儿并没有上钩,也应起竿,因为此时钩已不再在饵中。 4、鱼饵应用塑料袋子包好或放在带盖子的小桶内,以免失去水分变干。
5、起风而且风势较大时,可将鱼竿平放,竿稍指向上风,使鱼线顺风且贴近水面,也可在鱼钩连接器上加挂额外的铅坠。 6、有时鱼线忽然松弛垂向水面,而铃铛没有响,应立即起竿,此时鱼儿已经上钩,正向鱼竿处游来。
5.如何使用抛杆
看来你是新手,一楼的方法只是你会抛之后的抛法,我一开始也是不会抛,别人教才会的,自己琢磨了好长时间也没想到,如果你是纺车轮,你先把线杯外的出线环的导线环(就是线杯外的一个铁丝圈边上的一个有点斜的小圈,线从这里可以滑出去)绕到上边来,用食指勾住,同时这只手还要握竿,具体轮脚在你哪两个手指间视情况而定,钩住后,用左手把出线环扳过来(一般是向右),然后把竿子对向身后,用力向前甩180°,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你要抛的东西就会向前飞去,要抛远的话,注意甩出时,竿要与地面成45°,在东西落水后,要及时把出线环板回来,你掌握这些后,就可以按一楼的方法去提高自己啦。
6.抛杆怎么用
先将鱼线缠绕到绕线轮上,绕线轮安装到抛竿上,鱼线要在半圆形钢圈外侧插入每个导环中,拔出每节鱼竿,注意导环对其,鱼线头打结挂爆炸钩或串钩,挂饵。
抛竿前注意,摇轮收线连接环附近,右手握竿食指钩住鱼线和鱼竿,左手打开绕线轮上半圆形钢圈,使抛竿时出现畅通,然后左手握抛竿尾部,抛竿时举起至头部上方,竿尖部在身体后方,瞄准抛投部位,右手向前左手向后同时发力、右手食指松开钩住的鱼线,鱼竿抛出达到钓点,抛竿放在支架上,收紧鱼线,挂号报警装置,等待中鱼。如果我说的不清楚,你可以在网上查询相关内容。
7.钓鱼鱼具的用法本人是生手,请问海竿抛竿再钓鱼时是怎样用的啊
海竿抛竿钓的方法和技巧介绍 抛竿使用方法 本文来自:[渔动中国]社区 [未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 zjl888 日期: 2010-03-05 10:27:40 阅读: 734 人 打印 收藏 大 中 小 技巧 海竿抛竿钓也是常用的钓鱼方法,适合水库、池塘、海水等多种钓场,可以弥补手竿钓的不足。
但是海竿抛竿的方法却和手竿钓的抛竿方法大相径庭,本文详细介绍了海竿抛竿的方法和技巧。 1、抛竿前一定查看竿尖出线环是否缠绕,否则要听小鞭响加切线,您就后悔吧。
2、左手握住竿的底端,右手握住轮,食指压住出线——不说了,在别的文章已经说的较详细了。 看准了欲打出的位置,右手猛推出线,到45度食指抬开即可。
下载 (23。45 KB) 2010-3-5 10:27 3、关键在此。
在此时见食陀降落要进水之前立即用右手连线带竿握住,它的好处我想各位高手立即明白了,对于不明白的朋友还是罗嗦一下,利用竿的弹性卸掉下冲力,以减小入水时的声响,目的是尽可能不惊鱼,多钓鱼。 在岸边也向鱼友介绍过,其觉得特难掌握,其实多练,完全能掌握。
解释一个疑问: 1、请放心,不会伤手,我一直这样打竿,从没伤手。 2、远投用此法。
决不是钓近点的方法。20米以内根本无须投,攥住食团利用竿子的弹性轻轻一悠即可,而且投点很准。
下面接着说一下这样的优点: 1、在攥住线之前,食团和铅陀是自由运动,而且经常在空中是前后滚动,而攥住线后,立刻停止这种滚动,自然形成食陀在前,铅陀在后,非常有续。 2、由于在入水之前攥住了线,从竿尖到前端食陀自然拉直形成一条直线,入水后稍微紧一下线即可。
特别是有大风时,更体现这种方法的好处。 3、在老坑,淤泥较厚的坑塘,更能体现其的优点,由于打竿的前冲力被我们这种方法全部卸掉,不至于深陷泥中,而是轻轻落在淤泥之上。
收藏 分享 评分 → [url= ]本文来自[渔动中国]社区[/url],原帖地址: → [url= ]本文来自[渔动中国]社区[/url],原帖地址: [url= ]本文来自[渔动中国]社区[/url],原帖地址: [url= ]本文来自[渔动中国]社区[/url],原帖地址: [url= ]本文来自[渔动中国]社区[/url],原帖地址: 。
8.用抛竿如何钓鱼
抛竿与手竿,应该是重武器与轻武器的区别,钓鱼中的重武器当属抛竿,下面我仅仅对抛竿的远和近特别是钓近谈谈个人的体会。
钓鱼就要钓大鱼,只有大鱼才会让你体会真正的刺激。所以很多初出道的,或者用抛竿经验不多的人,总是奋力将鱼饵抛向水中央,然后静等鱼儿上钩。
其实,抛竿并不是非要抛得很远,抛得远难道不行,我绝对没有这么个意思,但是抛得近又有抛得近的优势,在我看来,抛得近绝对比抛得远的收获要多。原因有四:
原因
1
鱼儿的觅食路线和范围不是在水中间。它一定遵循由深处游到浅处觅食的习性,因为只有在浅水处才会有新的食物补充,不管是雨水的冲刷,河水的上涨,还是外来食物的投喂,都是沉积在浅水处,大鱼小鱼只有到浅水才有可能觅到新鲜的食物。所不同的,大鱼一般白天不会靠边,只有等到夜晚安静的时候,大鱼才会由深处游到浅水觅食。
2
水中溶氧量与水的深度有关。水越深含氧量越低,而且光线越弱。大鱼生活在水不太浅也不太深的地方。
3
鱼儿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胆小,当我们投饵做窝时,很多大鱼其实都会进窝的。我们往往看到平滑如静的水面,起初闹得欢的小鱼,突然停止了骚扰,仿佛一下子就消失了,水面变得安静起来,这时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有大鱼进窝,但它一般都愿意待在距离窝1米的范围内,吃上几口由窝内飘过来的剩饭剩菜,就悄悄地游走了,所以大鱼难钓,难就难在它并不贪图那一口美味。
4
近处往往有奇特的地形,比方有石头堆、有深而密的水草群、有进水口、有鱼塘建设后留下的深坑,里面往往沉积了一些食物碎屑等等。这些地方往往比深水更适宜于大鱼颐养天年。
9.抛竿是怎么抛的
要想把竿投得远些,在一定程度上,竿是起主导作用的,所以选择什么样的竿是头等大事。一般来说,竿长就能投得远些,竿短就投得近些。但竿长阻力较大,竿短阻力小,所以选竿时务必根据个各的体力和习惯去选择。年老体弱者不能选用太长的竿,因为竿太长了阻力会加大,如果再遇逆风就更难远投了。竿的软硬与投远有着密切关系。软竿反应灵敏,但很难投远;硬竿好投一些,但反应较差。其次是线,线越细抛投阻力越小,反之,阻力就大。但细线拉力小,遇到大鱼难以胜任。粗线拉力大,但不好抛投,使用抛竿淡水钓,建议用0.35或0.4线径的线为宜,这样100至5000克的鱼大都可钓上。坠,坠子小了不好投远,投食后也不抗风,过大了则竿头负担过重,也不好抛投,用0.35的线,配以45至50克的坠子,使用0.4的线径配上55~60克的坠子为宜。按以上搭配,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一般一可投60~70米。另外竿、线、坠搭配得当,但投竿方式不对也很难如愿。
所以要想远投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重要环节:一是投竿姿势和方式。要面向抛投点正前方采用劈投式法,放线迟早是投得远近,掌握方向的关键环节。若放线过早会形成“高射炮”状,见高不见远;放线过迟则会出现出门就“叩头”的情形。放线过早还常会出现右撇偏右,左撇健左,容易影响和妨碍左右钓位上的钓手垂钓。二是抛投时垂下线的长度要适中。抛投时如是3米以上长竿,由竿尖到饵料之间的线长度应为60~100厘米为妥,这样抛投时不觉吃力。若是短竿,垂下线过长。会给抛投造成困难,会有一种使不上劲的感觉,尤其牵刀学者更感到有难度。垂下线保持适当长度,有利于抛远,但究竟留多少最为合适,还要依据竿的长短、抛投姿势和钓手钓技熟练程度而定。如果钓位上空有障碍物,竿尖外垂下线均不可留得过长。三是钓位选择要做到既安全又方便抛投。钓手要尽量避开左、右、上方障碍物,尤其要避开高压线,
在垂钓中若发现某水域中某个点鱼类比较集中,需要将饵钩集中投向某个点时,抛投准确率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有时投不准,发生较大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抛投方法不规范所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身体偏离预定目标,抛投时靠转动身体来寻找钓点。在抛投的瞬间,手臂发力和身体转角大小较难掌握,稍有偏差,抛出去的饵钩就有可能远离目标,这就是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2.操之过急,钩饵坠尚在摆动就匆忙抛投;
3.垂下线留的过长,给操作带来困难;
4、抛投用力过大,动作呆板;
5.放线过早,未考虑风速风向,握竿方法不正确等都是导致抛投不准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