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先秦文献中有关爵制的记载,主要见于《孟子万章下》,所举周代爵称,有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年代稍晚的《礼记王制》,则将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谓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文献反映的先秦爵制是否准确,学者尚存异议,但参照甲骨、金文资料,可以肯定的是夏爵制不详,商制细节难明,只有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爵制尚可大致判明其爵称与爵序。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公侯伯子男是从哪个朝代开始分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