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谁

莫泊桑,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过普法战争,这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主题。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其犯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经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拥有作品《羊脂球》、《修软椅的女人》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谁

知识

关于秋天的成语都有什么如秋高气爽

阅读(147)

梧桐叶落: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西风落叶:形容秋天景象,比喻事物已趋衰落。西风残照: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金风送爽:秋风带来了凉意,春生秋

知识

有云有日求成语

阅读(162)

拨云见日、就日瞻云、瞻云望日、云开日出、披云见日、就日望云、冬日夏云、浮云翳日、浮云蔽日、概日凌云、干云蔽日。

知识

虚张声势的意思.

阅读(149)

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出自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知识

成语“沽恶不浚”的解释

阅读(1092)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也可称作“讳恶不悛”、“怙恶不改”。出自《左传·隐公六年》中的“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用作宾语或定语。近义词有死不改悔、罪大恶极等。反义词有翻然悔悟、痛改前非等。

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阅读(178)

标志是铁器的广泛使用以及牛耕的普遍推广。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技术,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青铜器的产生和制造,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逐步广泛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知识

“普天同庆”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阅读(171)

成语释义: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今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使用例句:大街上搭起几坐彩坊,中间还有四个字道:“普天同庆”,据说这算是过年。--选自鲁迅《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

知识

化学中的标准状态是什么意思

阅读(1158)

标准状态,是在指定温度T和标准压强p下该物质的状态,简称标准态。状态函数中,热力学能U及焓H和吉布斯自由能G等热力学函数的绝对值是无法确定的。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状态时它们的相对值,规定一个状态作为比较的标准。标准态只规定了压力p,而没有

知识

酸包菜肉泥的做法

阅读(532)

一、准备材料:酸包菜、红薯粉丝、蒜头、洋葱苗、辣椒。二、制作步骤:1、酸包菜切丝,蒜头切末,粉丝泡软,葱苗切段,辣椒丁适量;2、起油锅,下蒜头末爆炒;3、下葱苗和包菜丝辣椒翻炒,然后放粉丝炒;4、最后加少许酱油,盐,糖调味。三、注意事项:如果酸包菜咸

知识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及原因

阅读(713)

变化: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住房、健康、教育、休闲、交通、通信等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原因:1.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2.导致人们生活水平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

知识

春天的柳树像什么

阅读(437)

1.春天的柳树像优雅的舞者般舞动着。2.春天的柳树像一头浓密的头发。3.春天的柳树像一个婀娜的少女,垂下柔顺的头发在湖面上划过。4.春天的柳树像个披着长发的小姑娘,轻柔的柳条随风飘扬。5.春天的柳树像一条条丝带。

知识

在中国是否有“侧写师”这个职业

阅读(663)

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的特殊职业。侧写师通过对作案手法、现场布置、犯罪特征等的分析,勾画案犯的犯罪心态,从而进一步对其人种、性别、年龄、职业背景、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乃至下一步行动等做出预测,以便警方缩小搜捕范围

知识

用几个词语来描写眼前的景象有哪些词语呢

阅读(254)

1.万物复苏:到了春天,天地间的万物重新发芽、生长,就好似苏醒了过来。形容到处生机勃勃,十分有生气的景象。2.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3.百花齐放: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

知识

加入团队的好处

阅读(386)

有如下几种:1.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2.你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大家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也算是团队的意义;3.可以与团队里的团员交流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分享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和工作生活参中的收获;4.可以参加问问活动获得奖励,问问的

知识

"曾何春而何秋,亦忘朝而忘暮"是什麽意思

阅读(223)

译文:什么时候如此忘乎所以,无论春秋,甚至朝朝暮暮?出自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镜花缘》。其中的春和秋代指时光流逝,朝和暮代表一日的时间,可以理解为不在乎兴衰更替,不在乎今昔何夕.表达了一种很淡然,又有点不羁的生活态度。小说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