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相依。
释义: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形容国家、地区、人际之间的关系。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近义词:唇亡齿寒、辅车相依。
反义词:不共戴天、势不两立。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国家地区、人际之间等。
灯谜:唇齿相依,打字一。谜底:呀 。
典故:春秋时期,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但要打虢国,晋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虞国的大夫宫之奇谏劝虞国国君说:虢国是虞国的依靠,虢国和虞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岂能自保,一旦晋国灭掉虢国,虞国一定会跟着被灭亡。这唇寒齿亡的道理,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虞国国君不听劝谏。结果,晋军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乘胜归来,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就灭掉了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