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保障卡和居民健康卡有什么区别
一、用途不同
1、社会保障卡: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
2、居民健康卡:主要用于居民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身份识别、基础健康信息存储、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费用结算和金融服务等应用。是实现居民与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相互之间、医疗机构与社会公共服务等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共享的纽带和关键。
二、特点不同
1、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2、居民健康卡: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须依赖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
扩展资料:
社会保障卡的类型:
从持卡人类型来看,可以分为两类,即:面向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个人)卡,面向用人单位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卡。
我国劳动保障部有关卡规划和规范的重点为社会保障(个人)卡,各地区实际发放的也多集中于个人卡,所以我们所说的社会保障卡,就是指社会保障(个人)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民健康卡
2.居民健康卡有什么用
1、医疗保健一卡通应用:
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统一标准居民健康卡应用后, 可以在不同城市、不同医院间通用,实现医院间信息互通,避免重复检查。
2、优化就医流程应用:
使用居民健康卡,居民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向全国所有可以受理居民健康卡的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预约挂号,按预约时间到达医疗机构后,可通过人工柜台或门诊自助取号。
3、突发医疗救治应用:
居民健康卡储存有个人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身份信息,当遇突发事件时,医疗救护人员可在第一时间通过居民健康卡读取获得必要的基础信息。
4、方便农民就医应用:
农民办理居民健康卡后,如在所属省内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凭居民健康卡即时结算诊疗费用,患者只须支付个人自付费用部分,极大地减轻就医负担。
5、关注妇幼健康应用:
妇女儿童通过居民健康卡,除能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还能及时获得国家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如免费的婚前检查、孕产妇补服叶酸等。
6、社区卫生服务应用:
持有居民健康卡的居民,一旦在医院确诊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疾病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通过区域健康档案信息平台自动获得医院诊疗信息。
7、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应用:
居民个人上网或利用自助设备,可在线查询医院专家号源并预约挂号,查看个人健康档案,及时掌握自己的病史,自助打印预约挂号单、检查化验单、健康指导资料等。
8、支持金融支付应用:
居民若申领将来具有银联标志的居民健康卡,即同时开通合作银行储蓄卡。就医时可持卡在医院付费窗口或便携式POS机上实时支付诊疗费用。
9、支持社会服务应用:
居民健康卡采用居民身份证号作为个人唯一识别号,并将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统一数据接口标准,能方便地与社会保障、民政救助及公安等相关部门业务系统的对接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解读"居民健康卡九大便民服务功能"
3.中国农业银行居民健康卡有什么用
居民健康卡具有身份识别,健康与诊疗信息存储,跨地区、跨医疗机构“一卡通”,新农合结算,金融功能创新应用等多项功能,并能全国通用。
居民健康卡不但是一张能到所有卫生医疗机构的就诊卡、银行的金融卡、新农合的报销卡,还将成为如献血、儿童免疫接种的综合卫生卡。对城市居民来说,未来就诊时需要拿两张卡:健康卡和医保卡。
而农村居民,因为健康卡包含新农合的报销功能,因此只需携带健康卡即可。居民健康卡发放在沈阳试点取得经验之后,将在全省推广。
居民持卡便可异地就医,直接异地转诊结算。[3]。
4.中国银行健康卡有什么功能
社保卡主要的8项作用
1、个人社会保障相关信息记录、电子凭证和信息查询等。
2、记录参保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户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
3、查询本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缴纳情况。
4、可持卡到医院就医,到药店买药。
5、办理医疗、失业、养老、工伤和生育等社保事务。
6、查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累计总额等信息。
7、办理领取养老金等社保事务,进行求职、失业登记,甚至参加职业培训等。
8、将具有一卡多用功能,例如缴纳水电费、公交车乘车刷卡和电子钱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