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芨怎么种才好用什么肥料比较好
白芨的从种苗到采收要3-4年时间,人工种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病虫害影响其健康成长。
那么白芨什么时间施肥最好?施什么肥料好呢?下面为大家整理白芨高产施肥方法。 白芨高产施肥技术 一、白芨施什么肥料好 氮磷钾是肥料的主要成份,氮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茎叶的生长,使枝叶繁盛。
当植株缺氮肥时,主要表现就是叶子发黄,甚至茎发黄。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根部的生长,以及对新芽的生育有促进作用。
钾肥的作用是使植物坚挺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并且能促进假鳞茎的长大。 白芨施肥有两种,一是土壤施肥法,二是叶面施肥法。
1、土壤施肥法 腐熟农家肥:农家肥是很好的有机肥,但一定要堆放腐熟一年以上才能施用。可用这种肥液对水10-20倍浇施。
化肥:施用化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平衡,并严格控制浓度。一般采用不低于1000倍的浓度化水浇施。
2、叶面施肥法 叶面施肥可以弥补白芨所需微量元素不足,可以用市场上的液体肥稀释后喷施,15天一次。像采法特的氨基酸叶面肥,喷施后,叶片油亮有光泽,又能补充所需营养。
二、施肥时间与间隔 由于白芨生长缓慢,需肥量较少,多采用薄肥勤施方法进行。在每年的春秋二季,是白芨生长比较旺盛的时候,施肥间隔要缩短,夏秋季则延长或不施。
春季土壤施肥间隔15天一次,叶面施肥15-20天一次,可两种肥交叉开,即每月施3-4次肥,每次间隔10天。 三、注意事项 1、植株吸收养料和水分全靠须根,因此,施肥要在根部的四周,肥液要渗到根部。
2、有机肥要充分发酵、腐熟,追肥时忌用生粪,且浓度宜稀,不宜成块施用。 3、宜在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
阴雨天由于根部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被吸收,而且还会被雨水冲走,造成浪费。 4、叶面肥是通过叶面气孔进入叶片,而后运送到各个器官,一般幼叶比老叶吸收快,叶背面比叶正面吸收快。
所以,喷肥时要喷匀,使之有利于吸收。 5、叶面肥要严格掌握浓度、温度,阴天或晴天上午和傍晚后喷施,高温影响肥效或导致药害。
若有药害迹象及时补喷一次清水。
2.御贵草白芨的使用方法都有哪些啊
一、生长习性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
常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二、整地与施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一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壤20公分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
然后作畦,等待播种。三、播种白芨采用地下块茎繁殖。
播种期分秋播和春播。秋播在封冻之前,春播在清明前后。
南方宜秋播,可在秋季采挖白芨时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块茎,切成小块,每块有芽眼1—2个,稍凉,使伤口愈合后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北方宜春播,将贮藏的白芨种块,于播种时取出,切块,待伤口愈合后播种。
行株距30*20厘米。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故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4次。第一次在3-4月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因此时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出尽杂草,避免草荒;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
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2、水分管理: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
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
3、追肥:白芨喜肥,应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3-4次。第一次在3-4月齐苗后,每亩施硫酸铵4-5公斤,兑腐熟清淡粪水施用;第二次在5-6月生长旺盛期,每亩施过磷酸钙30-40公斤,拌充分沤熟后的堆肥,撒施在厢面上,中耕混入土中;第三次在8-9月,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拌土杂肥2000-2500公斤。
4、与其他作物间作:白芨植株矮小,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可在头两年在行间间种短期作物,如萝卜、青菜等,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所谓间作就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中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比如在玉米、高粱地里,可在其株、行垄上间作穿心莲、菘蓝、补骨脂、半夏等。五、病虫害防治目前,在白及种植上未发现病害,只发现主要的虫害是地下害虫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以幼虫咬食或咬断白及幼苗及嫩芽,造成缺窝断行,影响白及产量。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和蛹越冬。
3~4月为成虫发蛾盛期。4~5月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时期。
以后为害逐渐减轻。防治方法:①在越冬代成虫盛发期采用灯光或糖醋液诱杀成虫。
②为害严重的地块,可采取人工捕捉。③用90%晶体敌百虫0.5千克,加水2.5~5千克,拌蔬菜叶或鲜草50千克制成毒饵,每亩用毒饵10公因子进行诱杀幼虫。
④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六、收获与加工白芨一般于栽后4年的秋季地上茎叶枯萎后采收。
采收前先割去地上茎叶,再刨出地下根茎,去净泥土,再放入箩筐内,置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用脚采去粗皮,洗净,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钟,至块茎内无白心时捞出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出售。亩产量150公斤。
3.白芨怎样使用可以避邪
第10
唾液。人阳气最为鬼之所惧,人之阳气最重在于唾液,古代驱魔师常用此法击鬼。
缺点:但威力不大,对厉鬼不太管用。但仍是必不可少之物。
第9
大蒜。此物烈性,气味香烈,百虫不招。且有避鬼妙用,西方人更是把它和十字架并列在一起避鬼。
缺点:威力对猛鬼效果不太显著,仅对一般的鬼有效。而且大蒜的气味并不是所有人可以接受。
第8
狗牙。狗儿夜间狂吠,必定看到了人看不见的东西,狗却可以保身而退,关键在于狗牙有慑邪之威气。
缺点:同上,对付一般鬼有效。威力对猛鬼效果不太显著。
第7
桃木剑。古代驱魔师的必备用具,桃木有辟邪之气,且有正运气。大的桃木剑,小的剑形桃木饰物都具有辟邪之用。
缺点:容易失效,(受潮,弄脏等)威力中等。
第6
钟馗像。钟馗乃捉鬼圣人,百鬼见此人,如同小偷见警察,不敢近身。要请人专门画的才行!印刷品无用,废纸一张。
缺点:携带不方便,而且容易被人说迷信。威力中等。
第5
父母所赐之物。必为父母(只能是父母!!!如于父母不和则无用或失效。亲情越浓,正气越大)曾经经常戴过的东西,然后赠与你佩带。贴身衣物,饰物都可(妈妈的项链,爸爸的皮带,年轻时穿过的风衣等)。亲情的盛阳之气可抱做一团,化为烈火,令鬼胆寒。
缺点:偏偏就有人和父母关系不好,甚至反目成仇。此招只对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家庭管用。
第4
玉。越是天然的纯玉,其品质越为高贵,在地底埋藏多年,集浩然君子正气于一身,此物之威力,可保人畜平安。令众鬼胆寒,不敢近身。但但市面上用塑料和玻璃假冒的不在少数。
缺点:价格昂贵,而且易买到假品(玻璃的,塑料的。汗~~~~)。
第3
玳瑁。辟邪之不可多得极品!乃龟科动物“玳瑁”之精血凝固而成,和玉有不相上下之地位。古代富贵人家必佩带。在我国海南盛产,但市面上用塑料和玻璃假冒的不在少数。
缺点:价格昂贵,而且易买到假品(玻璃的,塑料的。汗~~~~)。
第2
阳光。没有哪个鬼敢在烈日之下肆虐的,鬼遇阳光,必定叫它形神俱灭,化为乌有!!!阳光之烈,令全部的鬼魂飞魄散。并且增加人的阳气,驱走邪阴之。所以平时要让屋内多进阳光,引正气避邪气。
缺点:但因受时间限制,不可能24小时有阳光,所以有局限性。
第1
阳刚正气。自古邪不压正,正气乃烈性,避鬼。尤其是刚正之人血气更为阳刚,为鬼之所惧。所以古人云:“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所以平时多做善事,便积累一身正血。相反若是做伤天害理苟且之事,内心发虚,阳气自损。还有,身体越是健康,心情越好,人越精神,阳气越旺。很多人半夜过坟地,走荒山,住阴地,一点事情没有,就是因为此。一个人气正了,心里就亮堂,问心无愧,鬼见了也敬畏。是不敢近身的。一身正气是可以陪你一辈子的,这是其他辟邪器物远不能及的,当之无愧排名第一。
缺点:不正之人大有人在,心不正气则虚。气虚则阳弱,鬼也欺软怕硬,你气虚,它自然欺负你了。
此为常用辟邪之十大法则
4.白芨有什么用途
白芨,名称来源: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白芨》:“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芨。”类别:收敛止血药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置沸水煮至无白心,除去外皮,晒干,切片生用。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用法用量:6~ 15g,研粉吞服 3~6g。外用适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性味归经: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药典依据:《神农本草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
《本草纲目》:“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芨粉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芨粉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用白芨、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用白芨、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中,觉腹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4、疔疮、肿疮。用白芨粉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5、跌打骨折。用白芨粉二钱,酒调服。
6、刀伤。用白芨、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7、冬季手足皲裂。用白芨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8、汤火伤。用白芨粉调油涂搽。
9、重伤呕血。每日服白芨末,米汤送下。
10、肺、胃出血。
11 鼻衄:将白芨末,过100目筛备用。血衄患者在全身药物治疗的同时,用白芨末散布于凡士林纱布或纱球表面,填塞鼻腔出血侧,每次用白芨粉4-5克,填塞物保留72小时,治愈率达90%以上,少数病人需要填塞2次痊愈。
12 百日咳:白芨川贝散(白芨,款冬花,川贝各等分),1岁以下百日咳患儿,每次服1克,每日3次,总有效率为98.2%。
13 口腔粘膜病:将白芨粉和白糖按2:3的比例混匀。将该粉涂病损部位,用棉球压迫15分钟,暂禁食及漱口,每日涂3次,有效率为98%。
14 皮肤结核:有人用狼毒,白芨细末加凡士林调成30%的软膏,按常规消毒皮损部位,将药膏均匀涂于纱布上约0.2厘米厚,贴敷患处,1天换药2次,治疗25例,结果治愈16例好转6例,无效3例。
15 痤疮:采用中药白芨,白芷进行面部皮肤按摩和石膏倒模治疗痤疮。将白芨,白芷各等分研成极细粉末,用开水按1:6比例冲调成稀糊状,用此药做按摩霜做面部皮肤及穴代替按摩,按摩完毕,在薄涂一层药,纱布遮盖眉,眼,口部,将石膏粉300-400克用温开水搅拌成糊状,均匀地覆盖于面部,20分钟后揭去,每天2次,5次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98%。
16 **皱裂:白芨,白矾各30克,金银花20克,水煎3次,浓缩至100毫升。用棉球蘸药涂于患处,每天10次,治疗**皱裂患者,总有效率为88.24%。
17 白带:用白芨30克,鸡冠花10克,茯苓皮20克,党参15克,白花蛇舌草10克,水煎服。治疗妇女白带,服2剂后,白带明显减少,7剂痊愈。
18 肛裂:将白芨粉和医用滑石粉各半,装入瓶内高压消毒后使用,患者排便后洗净肛门,用药棉或纱布将白芨滑石粉涂于肛门裂处,继而用手轻轻按摩长强穴数次,至肛门周围有发热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