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餐面捞制作方法 平时汁酱打芡常用的面捞是怎么开的
杂酱所用料:猪后腿肉350克、生姜1大块、花生油7汤匙、大葱2段(食指长)、榨菜1包、甜面酱1汤匙、酱油2汤匙、黄酒1汤匙、冰糖3粒汤面所用料:猪大骨头700克、鲜面条100克、生姜1小块、花椒粉1/2咖啡匙辣椒油2汤匙、酱油1汤匙、细香葱花1/2咖啡匙、蒜末1/3汤匙、盐适量、空心菜尖5个、熟白芝麻1/2咖啡匙1.锅里烧足量清水,把猪大骨头放进锅内烧开,氽1分钟,捞出洗掉浮沫2.电饭锅放入大骨和拍破的生姜,加能没住大骨的清水,按吃的时间预约煮好(用砂锅炖也可以)3.生姜去皮,拍破,大葱切成末,榨菜切细粒4.猪肉剁成肉碎,加入2汤匙花生油拌匀5.净锅烧热,放5汤匙花生油,油温后加入生姜两面各煎20秒6.中火,放肉碎炒散,然后加入黄酒7.待肉出油时,加入榨菜和葱末8.出香味后调入甜面酱,翻炒均匀溢香气9.放入400毫升开水,调入酱油,加入冰糖10.待水开后,用小火熬1小时至汤汁收浓稠,关火11.面碗,放红油、适量盐、酱油、花椒粉、蒜末、葱花12.起锅烧水,水开后,放入鲜面条13.同时往面碗里调入煮好的大骨汤(如果冷的要烧开)14.面锅煮约1分钟,断生后放入空心菜尖,复开后往锅里2汤匙量的冷水关火15.快速把面捞到面碗里,浇上杂酱,再撒点香葱花和熟芝麻,赶紧吃。
2. 白面河捞做法 用什么水和面
河捞是一种古老的面食品种,大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多在北方人家尤其山西民间和陕北流行,在不同的地方名称有些不大一样,有叫河捞面的,有叫床子面的,有叫饸饹面的,还有叫压河捞或叫轧河捞的。制作河捞时,有专门压河捞的工具,称为“河捞床”,床身用粗壮而弯曲的木料制成,现在也有用铁制机械做的,中间有一木芯象活塞一样可上下穿动。老的木头制的河捞床是在一根木头上挖个杯口粗细的圆坑,坑上下通透,在坑底下钉一块扎满小孔均匀分布大小适中的铁皮或铜板。在河捞床上方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35326133有一根圆柱体上面连接在一个轴上,将河捞床架于锅上,把和好的面搓成长圆形,在水里沾一下,将面添满圆洞,放入河捞床坑内,木芯置于洞口,然后按住河捞床的床把,手板木杠用力下压(挤压),将面从小孔中压入开水锅中,把面压尽后,用刀将河捞床底的面丝割断,煮熟后从锅里捞出来即可,再浇上不同口味的臊子(也就是吃面条的时候在面条上浇的卤儿。山西人一般都说臊子),就可以吃了。大的河捞床,要用两三个人的力量才能操作。 但家庭也有用小河捞床的,形如大河捞床,只是尺寸小的多。
口味:河捞面比拨鱼面硬,比刀削面要软,食感滑溜柔软,自有妙处。河捞面结构紧密、粗细均匀、长度适宜、筋柔利口。是美味的面食。 详细的做法 找不到
材料: 玉米面,(高粱米面也可以)榆树皮 (榆树皮磨成面,没有榆树皮 用白面代替也可以)
工具: 河捞床(就是木板中间订个铁皮,铁皮全是眼)
做法:锅里面谁烧半开,玉米面榆树皮面和成面团,用河捞床子把面团压成面条,和捞面煮好了捞出用凉水吧面条拔凉。
卤子:可以做芸豆肉丁卤子 韭菜鸡蛋卤子 黄蘑瘦肉卤子 成品蒜蓉辣酱 都可以做卤子。
口感润滑,面条劲道,这是老人的老式做法。如果有想尝试的不防试试看。
3. 捞面的正宗做法,捞面怎样做才好吃的做法步骤
食材用料
面饼1块
盐少许
酱油适量
蚝油适量
番茄酱适量相克食物
胡椒粉少许
花生油少许
捞面的做法
捞面的做法图解11.准备面饼一块,用开水煮开,不用煮太久,不然太烂吃起来会没有嚼劲
捞面的做法图解22.煮好的面捞起沥干,加入花生油、酱油、蚝油、番茄酱、盐和胡椒粉,搅拌均匀
捞面的做法图解33.美味的捞面就可以吃啦
捞面的做法图解44.再来一张
用手机看这道菜做法
小贴士
根据个人口味,调料可以适当增减。
4. 干捞面怎么做
想吃手擀面,和面是关键。须用温水,才便于擀得开。凉水,擀时费劲,往一块儿抽抽。水先温后凉,温者量稍大,凉者量甚小,一是为的互补,二是为的手尽量少粘面。有个说法,软面饺子硬面汤。擀面,不管是捞面,还是热面汤,用水量都要从严掌握。宁硬勿软。吃捞面,软了最没嚼头。尤其年轻人更喜欢吃和得硬点煮得嫩点的面。这就不能一下子倒很多水。眼睛要机灵迅捷,手感要敏锐灵活。面和得稀和得软,就得想办法补救:再搀些“拨面”揉,擀,再搀,再揉,再擀。
和好后要“醒”一会儿,或将面盆盖上盖,或将和好的面放到面板上,用盆子扣上。这叫“醒面”。待擀前再揉一揉,使之匀,使之柔,使之乖巧,使之听话好使唤。“醒”到不出裂缝为好。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难判断“醒”多长时间。这是功夫,这就是技术。
擀时手劲由强到弱,一开始用劲最大,几乎是手掌、肘、肩,都使劲,头、身子也要向前倾,胯、膝、踝都要默契配合。弱女子或体能稍差的老人,最叫劲,会上气不接下气呼哧呼哧喘。万事开头难。擀面也如是。有道是,心急吃不了热黏粥,我的体会是,心急吃不了手擀面。前者是刚熬好的粥太烫,后者是手擀面全过程,须耐心耐性,着急不得。一边擀一边欣赏,成一泓塘面,平整无波,细腻匀亮,似一团荷叶,团圆活泼,清新娇嫩,这时便有美感在心中潜滋暗长。然后,再匀撒“拨面”,操刀切割,诚是一种技艺的显示,待条分缕析的面条切好时,更觉得是一种收获的喜悦。切面时,倘旁边有人在焉,则如弹钢琴一样,故意不低头看键,跟别人谈笑风生,以显示自己切面技艺的潇洒自如。煮时,待水开成沸泉,撒下面条,然后点几次凉水,根据“嫩”、“老”的口感需要,一拨一拨地捞,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