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碗什么意思
土碗色泽晦暗,表面粗糙,坑洼不平,没有规格的形状。人们喝酒吃饭都爱用土碗。一只酒碗比巴掌还宽大,干酒时一仰脖子就能盖住半张脸。饭碗更大,包谷洋芋饭盛满了,都在半斤以上,村人吃饭一般都是“三碗不过冈”。农村人嘛,力拨千钧的力气,都是那三碗饭撑起的。土碗很便宜,十多年前,才几分钱一只。一桌碗,用几角块把钱就买得来。由于穷,几分钱一只的土碗也爱惜得很。家家都有一个竹编的碗篓子,怕细娃翻下来把碗摔坏,就高高挂在墙上。但总有摔坏碗的时候,大人还要为此怄一场。我的一个小伙伴曾因摔破一只土碗,脚都被打跛了。土碗破了,还舍不得扔掉,做猫碗、狗碗或者用泥巴补一补,做泡菜坛的盖子。实在不能用了,就捶成碎块,栽在院墙上或撒在竹林里菜园边,防贼。
土碗是烧出来的。离我们家不远的箭竹溪有一个陶厂,专烧坛子和碗。做碗时,先把一种很粘的黄土挖出来,堆成小山,四五个穿短裤光脊梁的汉子在那上面踩。大约要连续踩两个时辰,大师傅才过来赶开汉子,抓起跟糯米团一样粘的泥巴往模子上贴,然后用一种叫泥掌子的铁家伙,边往模子上浇水边把泥巴拍匀。模子下边有一个轴,是活动的。大师傅拍泥巴的时候,模子就随着节奏飞快地转,还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那声音破破的,像我家对门祝表叔在推手拉车。取掉模子,坛子和碗的形状就出来了,放在太阳下晒几天,晒成了固定的形状就装进窑子,捂好,用柴火或煤炭烧。烧一窑陶器,前后得一个多月。
2. 土碗起霉怎么消除
土碗其表面粗糙,坑洼不平,通常挂半釉,就是下半身不上釉,以前农村很常见吃饭喝酒都用它。
有大有小,大的5.5寸,小的3.5寸,一般是灰白色为主,也有棕色和黑色的,影视剧里最多见的是棕色和黑色,一般做酒碗用。一只酒碗比巴掌还宽大,干酒时一仰脖子就能盖住半张脸。
饭碗更大,包谷洋芋饭盛满了,都在半斤以上,村人吃饭一般都是“三碗不过冈”。农村人嘛,力拨千钧的力气,都是那三碗饭撑起的。
土碗很便宜,十多年前,才几分钱一只。一桌碗,用几角块把钱就买得来。
由于穷,几分钱一只的土碗也爱惜得很。家家都有一个竹编的碗篓子,怕细娃翻下来把碗摔坏,就高高挂在墙上。
但总有摔坏碗的时候,大人还要为此怄一场。我的一个小伙伴曾因摔破一只土碗,脚都被打跛了。
土碗破了,还舍不得扔掉,做猫碗、狗碗或者用泥巴补一补,做泡菜坛的盖子。实在不能用了,就捶成碎块,栽在院墙上或撒在竹林里菜园边,防贼。
3. 烧碗用的什么土 详细点
做碗的工序先是从山里的原料采集场里挖来一种白色较软的石块,经过水磨房粉碎成小块,再装入里面放着许多鹅卵石的大铁桶里面,放进一定的水,密封后不停的在水糟里转,等那些小块碎石变成很细的泥水后,再把泥水装入布袋里过滤压榨成很软的泥,用这样的泥就可以做碗了。
先是在一个圆板上放一堆泥,再不停的转动圆板,接着用手去捏出一个碗的模型后,用一些铁丝之类的工具细细的修琢,最后用泥刀把做好的碗从一堆泥里切割出来,这样就做出一个碗来了。但这只是完成了一半,下面要先把做出的碗里的水分凉干后,再涂上一层釉水碗就有了光泽了,接着在碗上画或者印上一些图案,最后送到用砖块砌成的窑里烧制而成。
4. 土八碗的做法
白族红白喜事宴客中的八大碗是白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集中表现。宴桌是八仙桌(正方形的大理石雕花桌),一般8个人为一桌,菜肴上8个,俗称“八大碗”。
白族土八碗荤素搭配和理,肥而不腻,素而不淡,营养丰富。炸、酥、炖、煮齐全,有蒸有氽,色泽鲜艳多彩,突出白族饮食酸辣口味特色。席面用料简单,但形式和礼仪隆重,所用器皿一般是本地产的土碗、红竹筷子等,很少用高档瓷器,但并不显得粗糙和简陋。所用餐桌很考究,一般选用剑川土漆雕花八仙桌,餐桌一般摆在婚礼彩棚下,加上菜肴色泽塔配美观,显得古色古香。第一轮先由客人中有声望的老人入席,俗称“开席”。此时,唢呐鼓乐吹奏,主人迎客,气氛热闹,表现了白族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席间,客人可分菜和带菜回家。土八碗中的主菜(荤菜),一般都有定数,每人可吃到两块(片)肉,碗中垫底的素菜可加添多次。因此,客人都备有菜叶子(现用塑料食品袋)竹签将分到的肉包起来或串起来带回家给老人或小孩吃,寓意为带回喜气和福气。
烹制秘籍
白族土八碗的各道菜各有一套烹饪方法。主菜“红肉大炖”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切块,用白酒浸泡的红曲米将肉染红炖熟,红白相间,富有喜气。“酥肉”是将半肥半瘦的猪肉切块上调料,用蛋糊包裹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冷却后在煮,,装碗后撒上些芝麻,黄白相间香气诱人。“千张肉”,即酸菜扣肉,色金红,味酸甜,肉皮呈波纹状,外观爽目。“粉蒸肉”是将较肥的五花肉煮熟切片,拌上调料和炒得喷香的米细粒,装碗上笼蒸熟,肉肥而不腻,香气缭绕。“干香”(拼盘)是土八碗中唯一的一碗凉拌菜,将卤熟的猪肉、肝、肚切片,盖在用酸菜或泡萝卜垫底的碗上,淋上又酸又辣的配汁,其味为酸、辣、凉。“煮白扁豆”、“煮竹笋”、“杂碎汤”是富含碳水化合物、植物纤维素的素菜和汤菜。
摘自/view/178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