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正确使用红汞和紫药水
其杀菌、抑菌作用较弱但无刺激性,适用于新鲜的小面积皮肤或粘膜创伤(如擦伤、碰伤等)之消毒。
常用于一般性小外伤和皮肤粘膜创面的消毒,以及外科、五官科小手术前的皮肤和泌尿道消毒。由于它的穿透性很弱,只有较小的抑菌作用,遇有机物和碱性环境均会降低其作用,所以消毒效果并不可靠。
注意:红药水有轻微毒性不能用于口腔内及已感染化脓创面或大面积深部创伤,另外对汞过敏者禁用,且不可与碘酊一起使用。红药水比较稳定,但贮存时易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而析出沉淀,使浓度降低,故应注意密闭保存。
紫药水(又名龙胆紫、甲紫)是甲紫的2%的酒精溶液,呈紫色。具有杀菌、收敛(拔干)作用。
该药对人体无害,无刺激性。由于它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选择性的灭活作用,特别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念珠菌等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所以临床上用0.1%~1%的水溶液治疗皮肤及粘膜创伤感染、湿疹、癣症、鹅口疮、口腔溃疡、舌炎等症,也可用于小面积的烧伤。
注意:紫药水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不敏感,因而对深部感染就不适用。另外紫药水收敛性较强,易使创面结硬痂影响渗出物的排出,同时使痂下细菌繁殖反而会使病情加重,故不能用于较深的创口、化脓性伤口及大面积烧伤、汤伤创面等。
应置于遮光、密闭的容器中贮存以防药效降低。 个人建议: 红药水和紫药水对于外治皮肤擦伤和溃烂曾经“红得发紫”,但二者的缺点也不少,如杀菌力小,污染衣物,影响美观,有些毒性等等,现在已经很少应用。
红药水的主要成分是红汞,对化脓性球菌有杀灭作用,但汞能污染人体和环境,对汞过敏者还可因使用红汞引发接触性皮炎。紫药水的主要成分是龙胆紫,它不但对化脓性球菌有杀灭作用,而且毒性和过敏性也较小,对杀灭念珠菌还有特效,因此比红药水略胜一筹。
在许多基层诊所里,二者常是必备药物。 但是,医学实践证明,消毒杀菌的可靠药物还数碘酒。
它不但可以杀灭皮肤和黏膜上的数百种细菌、真菌和病毒,而且对人的毒性和过敏性极小。它那黄褐的颜色可在数小时内自行消退,不影响美观。
由于碘酒能使伤口灼痛,使人误以为它有腐蚀性,对伤口不利。其实它引起疼痛的时间只不过一两分钟,决不会腐蚀伤口,只要忍痛涂用,就会大大受益。
在涂用碘酒前,医生应对病人说明其重要性,劝病人忍痛配合。对于哭闹的儿童,可换用刺激性较小的碘甘油或碘伏等其他碘剂。
一、红药水。红药水为2%的汞溴红溶液,是一种作用较弱的消毒防腐药。由于红药水对皮肤、粘膜及创面无刺激性,故常用于一般性小外伤和皮肤粘膜创面的消毒。
它只有较小的抑菌作用,因而消毒效果并不可靠。由于红药水是含有重金属汞的有机化合物,故对人体有毒。
为了防止过多的汞离子经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中毒,因此不适宜用作大面积皮肤或较大较深的伤口及口腔内的消毒。另外,少数人对红药水会发生过敏反应,一旦发现要及时将其清洗干净。
二、紫药水。 紫药水是龙胆紫配制而成的稀释溶液,杀菌力界于碘酊与红药水之间。
该药毒性小,对组织无刺激,且能与坏死组织凝结成保护膜,起收敛作用。由于它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白念珠菌、表皮癣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革兰阴性菌和抗酸杆菌几乎无作用,所以常用0.1%~1%的水溶液治疗皮肤和粘膜的化脓性感染、白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炎,也用于烫伤、烧伤等。
面部有溃疡性损害时应慎用,不然可造成皮肤着色。治疗鹅口疮时,只在患处涂药,如将溶液咽下可造成食管炎、喉头炎。
涂药后不宜加封包。大面积破损皮肤不宜使用。
该药不宜长期使用。有实验报告表明动物全身性(或系统性)吸收甲紫可致癌,有的国家规定本品只能用于局部未破损皮肤,严禁内服。
但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甲紫致癌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 三、红药水不能与碘酊混合使用。
碘酊也是常用的外用消毒剂,碘酒含碘,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红汞是汞和溴的有机化合物,汞离子能沉淀细菌蛋白,具有抑菌杀菌作用。
如果把这两种外用药混合使用,碘酊中的碘和红汞中的汞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一种毒性大、刺激性强的“碘化汞”,轻则破坏皮肤组织,发生红肿、水泡,重则引起皮肤中毒,导致伤口化脓,所以不可将红药水与碘酊混合使用。
红药水、紫药水和碘酒, 都是常用的外用消毒药, 受了伤或者生了小疮, 涂上一些, 可以起消毒防腐的作用.但是使用不当, 不但达不到目的, 还可能产生不好的效果. 红药水是红汞的水溶液.红汞有消毒防腐的作用, 一般每100 毫升水加2克红汞, 配成2%的浓度.红药水的优点是对身体没有什么刺激, 涂在伤口上不觉得疼.但是它的消毒和防腐的力量很弱, 穿透力也很小, 适合用在范围小的表皮烫伤和碰伤、刺伤上, 受伤后马上涂才有效.如果伤口已经发炎红肿, 甚至化了脓, 它就不起什么作用. 紫药水是龙胆紫的水溶液.龙胆紫也有消毒防腐的作用, 一般配成1%的浓度.紫药水的优点是刺激性很小, 对人没有毒, 杀菌力量强, 特别是对常见的化脓细菌, 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很有效.这些病菌通常在皮肤上和口腔里比较多.所以生面疮, 。2. 怎样使用红药水、紫药水和碘酒
红药水是红汞的水溶液。
红汞有消毒防腐的作用, 一般每100 毫升水加2克红汞, 配成2%的浓度。红药水的优点是对身体没有什么刺激, 涂在伤口上不觉得疼。
但是它的消毒和防腐的力量很弱, 穿透力也很小, 适合用在范围小的表皮烫伤和碰伤、刺伤上, 受伤后马上涂才有效。如果伤口已经发炎红肿, 甚至化了脓, 它就不起什么作用。
紫药水是龙胆紫的水溶液。龙胆紫也有消毒防腐的作用, 一般配成1%的浓度。
紫药水的优点是刺激性很小, 对人没有毒, 杀菌力量强, 特别是对常见的化脓细菌, 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很有效。这些病菌通常在皮肤上和口腔里比较多。
所以生面疮, 嘴唇上长小疱疹, 嘴里生疮发炎, 都可以涂紫药水。如果烫伤了, 水泡破了以后, 涂上紫药水可以使伤面干燥结痂。
碘酒是碘和碘化钾的酒精溶液, 一般用的碘酒含碘百分之一到五, 浓度越大, 杀菌消毒力量越强, 但是刺激性也越大。所以, 把碘酒用在疮面上或口腔和嘴唇的粘膜上都不合适。
疮口破了皮, 涂上碘酒就会很疼。医生开刀、打针的时候, 经常用碘酒来给皮肤消毒。
疖子初起的时候, 或者受伤后肿了起来没有破皮的时候, 也可以涂碘酒, 对消肿和防止发炎有帮助。身上长癣, 脚上长癣, 如果只发痒不流水, 也可以涂碘酒止痒杀菌。
有些人可能对碘酒过敏, 涂上一点, 皮肤就起疙瘩、发痒, 甚至红肿、起水泡、脱皮、发烧。遇到这种情况, 就不要用。
还需要注意的是: 碘酒和红药水不能一起用, 用了红药水的地方就不要再用碘酒。因为红药水里的红汞和碘酒里的碘碰到一起, 会变成一种毒性大、刺激性强的`碘化汞', 使人皮肤红肿、起泡, 甚至引起中毒。
以上这些药, 要用药棉或干净的棉花蘸着涂, 不要用瓶塞子直接在疮口上涂。用完以后, 要把瓶口塞紧, 放在阴凉的地方, 不要让太阳晒。
盛碘酒的药瓶更要盖得严, 不然很快就会蒸发掉。
3. 紫药水作用
紫药水紫药水是由龙胆紫和水配成的1%-2%的溶液,又叫甲紫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皮肤、粘膜消毒防腐剂。
由于其杀菌力强,有较好的消炎作用,还有收敛作用,所以临床上常外用于药水,常用于面疮、鹅口疮、嘴唇上的疱疹,也用于粘膜消毒与口腔溃疡等病的治疗。半个多世纪来,人们都确信它无刺激、无毒性,因此在涂抹口腔溃疡时,民间有“紫药水吃下去也不要紧”之说。
然而,近年来英国药理学家一项毒理试验却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紫药水是一种潜在的致癌剂。紫药水之所以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其秘诀在于所用的原料龙胆紫属于阳离子碱性染料,能与带阴电荷的病菌相结合,还能抑制病菌与细胞壁上的肽链合成。
这种双重作用,可将病菌置于死地,可是,问题也出在龙胆紫身上。当英国药理学家将紫药水均匀地涂抹在动物皮肤上,让其系统地全身吸收龙胆紫,结果发现这些动物全被诱发致癌。
那么,病人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吸收一定量的紫药水后,是否也会致癌?为防止遭到类似厄运, 英国卫生部特地发了一则通报来限制紫药水的应用范围,明文规定只能用于局部未破损的皮肤,而严禁涂抹于粘膜或开放性的伤口上.希望帮助你。
4. 紫药水用什么用途
紫药水(含甲紫1%),为消毒防腐药,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对组织无刺激性,且能与粘膜、皮肤表面凝结成保护膜而起收敛作用。
可用于表浅创面、溃疡及皮肤感染,如小面积烧伤、湿疹、疱疹、咽喉炎、鹅口疮等. 你可以在药店买到就几毛钱一瓶,给你介绍一下治疗使用中注意事项: 龙胆紫,其1~2%溶液俗称紫药水,是人们所熟悉的外用药。龙胆紫为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因其阳离子能与细菌蛋白质的羧基结合,影响其代谢而产生抑菌作用。
它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对白色念珠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它杀菌力强,对组织没有刺激性,也没有毒性和副作用。
外用可治疗皮肤与粘膜的创伤感染及溃疡、小的烫伤、口唇疱疹、溃疡性咽喉炎、鹅口疮、霉菌性**炎、外阴炎等。以1~2%水溶液或酒精溶液外涂于患处皮肤,就可以防止细菌感染和局部组织液的外渗。
它也能与坏死组织结合形成保护膜,起到收敛作用,内服可治蛲虫病。 龙胆紫于外用治疗时,如果伤口已经化脓,就不应再抹了。
因为龙胆紫能使伤口表面结上一层痂,看起来干燥清洁,但干燥的硬症下面细菌还在繁殖。在痂皮保护下,细菌可能继续蔓延,向深部侵入反而使病情加重。
因此,化脓伤口不要用龙胆紫,而应请医生清洗创口,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紫药水是临床常用的皮肤粘膜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及收敛作用,但使用不当时也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对婴幼儿而言更是如此。
紫药水的毒副作用通常表现为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两种。前者可使婴幼儿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怒、哭闹、夜寐不宁、严重的可有流涎、音哑、吞咽困难、气促甚至呼吸困难;后者则表现为涂药周围皮肤潮红、搔痒或皮疹,若涂于口腔可见牙龈、舌头、口腔粘膜潮红溃疡,或出现灰白色斑块样病变,擦去斑块后局部有渗血创面,有的甚至出现舌体肿大、增厚等。
造成上述反应的原因是: 1.紫药水使用浓度过高; 2.用量过大,如涂抹面积过大、涂抹次数过多; 3.婴幼儿皮肤娇嫩,对外界刺激适应能力差; 4.过敏体质,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婴幼儿最好不用或少用紫药水。
必须要用时,则应注意紫药水的浓度不可过高,应限于0.5%-1%,用药次数为每天1次-3次,涂抹范围局限于病灶周围,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此外,过敏体质及已有过过敏反应者不宜再用。
5. 红药水和紫药水各有什么用
红药水和紫药水对于外治皮肤擦伤和溃烂曾经“红得发紫”,功不可没。
但二者的缺点也不少,如杀菌力小、污染衣物、影响美观、有些毒性等等。 红药水的主要成分是红汞,对化脓性球菌有杀灭作用,但汞能污染人体和环境,对汞过敏者还可因使用红汞引发接触性皮炎。
紫药水的主要成分是龙胆紫,它不但对化脓性球菌有杀灭作用,而且毒性和过敏性也较小,对杀灭念珠菌还有特效,因此比红药水略胜一筹。目前在许多基层诊所里,二者常是必备药物。
但是,医学实践证明,消毒杀菌的可靠药物还数碘酒。它不但可以杀灭皮肤和黏膜上的数百种细菌、真菌和病毒,而且对人的毒性和过敏性极小。
它那黄褐的颜色可在数小时内自行消退,不影响美观。 由于碘酒能使伤口灼痛,使人误以为它有腐蚀性,对伤口不利。
其实它引起疼痛的时间只不过一两分钟,决不会腐蚀伤口,只要忍痛涂用,就会大大受益。在涂用碘酒前,医生应对病人说明其重要性,劝病人忍痛配合。
对于哭闹的儿童,可换用刺激性较小的碘甘油或碘伏等其他碘剂。 在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上外涂碘酒似乎有些“不人道”,但从可获得较好疗效的角度来说还是值得的。
现在该是让碘剂登场,而让红药水、紫药水退休的时候了。 紫药水是由龙胆紫和水配成的1%-2%的溶液,又叫甲紫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皮肤、粘膜消毒防腐剂。
由于其杀菌力强,有较好的消炎作用,还有收敛作用,所以临床上常外用于皮肤和粘膜的擦伤、感染、溃疡等。它还可以口服治疗蛲虫病,与百部浸膏制成蛲虫膏挤入肛门内治疗蛲虫感染。
近年来国外医学家对紫药水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它有极强的致癌性,是一种潜在的致癌剂。 英国的药理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把紫药水分批分期地涂抹在小白鼠的皮肤上,让小白鼠系统地全身吸收龙胆紫。
结果这些小白鼠全部被诱发癌症,其诱发率高达100%。 为此,英国卫生部发出了通报,限制紫药水的使用范围,新规定了紫药水只能用于局部未破损的皮肤,严禁涂抹于破损的皮肤伤口上及口腔、肛门、尿路等粘膜处。
并严禁内服,以防诱发癌症的危险。 青岛大学皮肤科教授秦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