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高碳鱼竿
高碳鱼竿是以碳素纤维布为主要原来制作的一种鱼竿,碳素竿是采用高科技碳维素材制造而成的。绝大部分碳纤维钓竿者是采用无梭纺碳纤维纵向布制管,经浸树脂固化而制造的。
含碳量为30%、90%左右,用碳纤维制造的钓竿具有轻、坚实、抗拉强度高的特点,但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防电。
由于碳纤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雷雨天和低空裸体电线下绝不能使用,渔线卷在电线上也不能用竿去挑。渔竿按材质分为竹木、玻璃钢(玻璃纤维材料)鱼竿、碳素鱼竿三大系列。
扩展资料:
使用注意
上鱼提竿不要太猛,还要尽量避免直接提鱼上岸和将上钩的鱼提出水面。应顺势牵引,大鱼一定要溜鱼,溜乏后使用抄网,处处减少鱼竿受力强度。
垂钓过程中如需调整浮漂位置,一定要先收竿,一手捏紧漂座上部钓线,另一手拉动太空豆和漂座,避免鱼竿受力。垂钓水域如果有大鱼,台钓竿要加装失手线,避免大鱼拉走鱼竿,造成不不要的麻烦。
不论是手竿还是海竿,收竿时最好都用一块干净软布边收边擦。防止泥沙水渍进入鱼竿管壁内,造成鱼竿磨损和划破漆皮。
2. 高碳鱼竿是不是越硬越好
威客旗舰店(天猫卖语句的)小天为您解答: 是的,个人感觉还得根据实际钓鱼的环境来选择杆子的硬度,要是在重草区做钓肯定要用硬一点的竿子,因为你要考虑到中鱼后鱼会拼命的向草里扎,连鱼带草一并拉回来还要配大磅数的线这才有十足的信心,没必要选择那么太硬的。
调性的意义: 调性决定了一根钓竿的基本性能。软、硬、超硬、极硬等调性区分,从大体上划出了钓竿的不同用途。
另一角度或者说另一意义上所指的钓竿“调性”——则是把钓竿的全部性能归于“调性”范畴!调性的划分: 调性的三定义: 其一:最早接触理解并沿用至今的手竿单纯调性定义为:软调、硬调(基本5-5~4-6调),超硬调(3-7~1-9范围),极硬调(基本抖动不弯,其中又有:1~8H硬度区分)等; 其二:日本叫法,分: 本调子——大概雷同于中性调子; 胴调子——4-6调; 先调子——大概雷同于咱们的超硬调范围; 战斗竿——极硬调罗非竿的另一种称呼;也有人说:是指罗非竿中的精品。 其三:大概是前两年某国内钓具专家首先提出,钓竿的调性应包含:自重、钓力、弹性、韧度、手感及恢复性等子内容;并提出:长、细、轻、挺、强、灵、定等七种钓竿性能综合评定的术语。
影响调性的一些因素: A、硬度、钓竿的“硬度”决定和影响着 钓竿的调性!比如:一根鲫竿和一根鲤竿比较,同样都是3-7或2-8的超硬调竿,因为壁厚和硬度的不同,会连带产生钓力、弹力、自重、韧度、手感等方面的不同。即使两款鲤竿之间,也会因为“硬度”的不同,和生产厂家的设计理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认识和定义。
B、弹性、一根钓竿设计生产中,弹性指标是否恰倒好处也很关键!比如:有些超硬鲤竿,抖动时看似2-8,但一控鱼马上一弓到底,是弹性不足的表现!好钓竿的弹性设计应该能体现一种实战感觉:——钓小鱼不硬、钓大鱼不软的高品内涵!而且在控鱼过程中,钓竿自身的反弹力可以在自动化解鱼冲力的同时,节省不少人力! C、韧度、一般指钓竿的抗弯曲强度,和整体连贯特性。局部韧度好不见得就是好竿!举例:某款3.6米鲤竿特点:小鱼上钩2-8调、大鱼来了还是2-8调!俗话称“点头不哈腰”式的假2-8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即是:全竿弹性、硬度分配不均!前边软,后边硬。前后节之间传力脱节!整竿受力完全集中到了前面,大鱼上钩,已全凭前部一二节的局部“韧性”在与鱼抗衡……韧性弹性硬度设计不足,则使整竿“调性”瓦解!硬钓竿 A、硬竿 1、什么样的调性属于硬竿: 硬竿的概念比较混杂,说法不一。
但一般的硬钓竿所指——4-6调竿。而且钓竿的硬度指标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不是调性!比如同样的5-5调竿,由于硬度、壁厚不同,也有软硬之分等! 2、硬钓竿的特点和性能: 硬钓竿的特点是拿到手里轻抖很挺直,不象软钓竿那样有抖“面条”一样的感觉!除自身硬度的原因外,设计适钓鱼种也不同。
硬度与弹性两指标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对应关系,硬度高则弹性强,硬度小则弹性弱,一般有这种控鱼感觉。 3、适用范围: 老说法有:软竿钓大鱼(要具备一定的弹性)硬竿钓小鱼。
但目前市面上超硬竿充斥,硬钓竿的运用则五花八门,但硬钓竿的适用范围很广!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可以作为综合竿休闲使用。
B、超硬钓竿 1、什么样的调性属于超硬调竿: 一般手握竿把,轻轻抖动钓竿,主弯曲部位出现在由前往后2-8~3-7范围的钓竿被称为超硬调性钓竿。 2、特点和性能: 超硬竿的特点是改变、加强了钓竿整体硬度分布,从而使钓竿控鱼力度加强、钓力加强。
其性能表现 为,控鱼更为快捷有力,手感更烈! 3、适用范围: 凡是比较求快的搏鱼场合,超硬竿应该都比硬调软调竿来得干脆,不论是鲫竿还是鲤竿,控鱼更为主动快速是其主要目的。超硬鲤竿在钓力、自重、硬度等方面多被钓友作为——综合性钓竿,意思就是钓混养一般所有品种的通杀竿种。
C、战斗竿、(罗非竿) 1、什么样的调性属于战斗竿: 战斗竿的调性区域一般在极硬调范围。用手轻抖不易弯曲,且根据不同需要,在硬度上又有1~8H不同标准(有的以号数表示:几号基本表示几H) 2、特点和性能: 战斗竿的特点是竿身粗硬,自重比超硬竿大,握把部位自然锥式较多。
弯度判别一般在中鱼以后才能 很好地实现。性能方面是钓力增强,控鱼快速!手感强烈! 3、适用范围: 主钓罗非,而且是飞鱼方式,因为罗非鱼的特点决定中钩后的最初挣扎很剧烈,但一旦控鱼出水,他就基本不动了,由于罗非棘刺较多不适合抄网使用,所以,从快速控鱼和直接飞鱼方面,“非竿”应运而红!除此之外,象淡水白鲳,黑鱼,鲢鱼等中钩后初期逃窜比较剧烈的鱼种都可以运用!现在,不少钓友开始利用非竿快速飞鲫鱼,快速漂鲤鱼等方法,也在某种程度上更新着人们的观念。
相对而言。刺鱼和控鱼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成熟!比如:某些钓友愿意以强悍、相对粗壮的“非竿”作为出战混养的综合性钓竿,已不为怪了!软竿 1、什么样的调性属于软竿: 5-5、4-6调中(甚至包括某些“超硬钓竿”)相对硬度和弹性较弱的钓竿我觉得都可称为软竿。
2、特点和性能: 弹性弱,易弯曲,硬度软。
3. 什么是高碳鱼竿
高碳鱼竿是以碳素纤维布为主要原来制作的一种鱼竿,碳素竿是采用高科技碳维素材制造而成的。
绝大部分碳纤维钓竿者是采用无梭纺碳纤维纵向布制管,经浸树脂固化而制造的。 含碳量为30%、90%左右,用碳纤维制造的钓竿具有轻、坚实、抗拉强度高的特点,但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防电。
由于碳纤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雷雨天和低空裸体电线下绝不能使用,渔线卷在电线上也不能用竿去挑。渔竿按材质分为竹木、玻璃钢(玻璃纤维材料)鱼竿、碳素鱼竿三大系列。
扩展资料:使用注意 上鱼提竿不要太猛,还要尽量避免直接提鱼上岸和将上钩的鱼提出水面。应顺势牵引,大鱼一定要溜鱼,溜乏后使用抄网,处处减少鱼竿受力强度。
垂钓过程中如需调整浮漂位置,一定要先收竿,一手捏紧漂座上部钓线,另一手拉动太空豆和漂座,避免鱼竿受力。垂钓水域如果有大鱼,台钓竿要加装失手线,避免大鱼拉走鱼竿,造成不不要的麻烦。
不论是手竿还是海竿,收竿时最好都用一块干净软布边收边擦。防止泥沙水渍进入鱼竿管壁内,造成鱼竿磨损和划破漆皮。
4. 怎样识别高碳钓竿
1、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纤维(PAN)或者将沥青抽成丝,经高温碳化后制成的极细的碳化纤维,直径在10微米左右,7~8根排列在一起才有一根头发丝那样粗。碳纤维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擦等特点,而且导电性能好。由于太细无法像玻璃纤维那样可以纵横交错织成布,只有全部成纵向排列用胶固定在衬布上,所以真正的碳纤布只有经线没有纬线,这是区别碳纤竿和玻纤竿的重要标志。有时在碳纤竿的竿体上可看到一些网状花纹,那是衬布通过树脂胶印上去的,与玻纤布明显的纵横交织截然不同。
2、碳纤竿的制造工艺与玻纤竿一样,都是将浸胶布裁成一头宽一头窄的梯形卷在圆锥形钢模芯上,而后用透明玻璃带成螺旋状从头到尾将其卷紧,再放在电炉中将胶烘干,再从炉中取出将横芯退出,去掉竿体上的玻璃带,经修整、打磨、拉漆、装配后即成鱼竿。由于刚浸过胶的布柔软、玻璃带又卷得很紧,将竿体勒成高低不平的螺旋状,而不是碳纤布或玻纤布成螺旋形卷成的。有些鱼竿表面看来平滑,这是用机器将竿体凸出的部分磨平后再拉漆制的,这样做多少损坏了纤维的整体性,对竿的强度有所影响,如果打磨时操作工人不慎,将管壁磨得太薄,那么竿的质量就太差了。所以买竿时还是挑选有螺纹的为好。
3、目前国内渔具市场上的碳纤分为全碳和半碳两种,由于碳纤维价格昂贵,故生产全碳鱼竿时尽量将竿的直径做得很细,以减少碳纤布的用量,故全碳竿直径较细,重量轻,一支7节7米长的全碳手竿的外径只相当于玻纤竿5节5米的外径,从外表上很好辨识。袖珍竿收缩长度较玻纤竿为长,一般在70厘米左右,直径也很细。
4、半碳竿又有两种之分:一是将碳纤布附在玻纤布外面卷在模芯上,竿做好后里面是玻纤布外面是碳纤布打开后盖可以明显地看到管壁内部有网状花纹,质地粗糙,且颜色深黑,管壁外面无花纹,质地细密,颜色银灰,这样的竿通常竿体较粗,袖珍竿与普通玻纤竿一样,收缩长度在58厘米左右。
另一种是将最易折断的前几节用全碳布制成,后几节用玻纤布,这种竿即具备了碳纤竿的优点,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售价,深受广大钓友的喜爱。
区分碳纤竿和玻纤竿有两种方法:
一是看。打开竿体后盖,若是碳纤竿即可看到竿体未拉漆部分呈银灰色,与电机上的碳刷颜色一样,质地细密无纬线。用碳黑粉染色的玻纤布则颜色较深,有明显的纬线,竿体粗糙。
二是测。将万用表拨到K字档即电阻档,将两个测试竿同时搭在未拉漆的竿体上,若是碳纤竿,表针向右摆动,反之则不动。
5. 长鱼竿怎么用
更多鱼竿怎么用在小黄鱼竿网 了使修订后的标准能够同国外先进标准相接轨,此次修订参照了韩国产业标准KS G9111-1993和美国OTG公司等国外先进企业的标准。
1、外观质量。尽管外观质量对钓鱼竿的使用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却严重影响了它的商品性能和美观程度。
所以,标准中增加了其它零配件的质量要求与试验方法。另外在外观质量上增加了两项比较重要的质量要求,即:整竿目测无明显的弯曲和扭曲;配套件装配正确牢固,投竿和两用竿鱼线轮座必须符合使用要求,目测时轮座卡箍、全部导眼瓷环之间互成一直线。
2零部件。某些零部件对钓鱼竿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标准中增加了对导眼、轮座、尾件、堵头等一些零部件的质量要求与试验方法。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国外某些大公司的订货质量要求,经过大量试验验证,在第5.2条中对这些配件的质量要求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在第6.2条中制订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3使用长度。在使用长度指标中考虑到如果出现钓鱼竿的长度长,是生产方将超出的长度送给了用户,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所以不应视为不合格,也不应该将竿节的配合质量与使用长度放在一起限制,所以在本标准中取消了对使用长度上限值的限制,同时加严了对使用长度下限值的限制。
4竿节配合质量。钓鱼竿竿节的配合质量,对钓鱼竿的使用性能如振动强度、静负荷量和使用长度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此次修订在第5.4条和6.4条中将此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作了修改和补充,即:将钓鱼竿各竿节配合紧密,双手握住把手部位轻轻抖动,各配合部位无响动;同一型号的两支钓鱼竿,配合紧密后,其相同竿节的相对尺寸偏差不超过30mm。
5振动强度。振动强度比原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振动频率和幅度,以每秒1个来回的频率,130~150°的角度,上下、左右各连续挥动5个来回,要求竿体无裂缝和断裂,配合部位、粘接部位和缠线固定部位无松动、变形和脱落。
6静负荷量。原标准对静负荷量指标所作的划分过于简单。
从理论上讲,应当根据钓鱼竿不同的软硬程度,来规定不同的静负荷量。所以,此次修订根据试验结果,将钓鱼竿按其不同的软硬程度进行了等级号的划分,然后,根据等级号,规定了对应的静负荷量,制订了等级号的划分和静负荷量的试验方法。
由于国外各大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调性表示方法,很难得到统一,而且,大都是根据钓鱼竿的各种用途和模拟使用状态来划分,所以如果根据调性划分界线不清楚,将会有较大范围的重叠,难以对静负荷量作出明确规定。如调性最硬的手竿,可能比调性最软的投竿或两用竿还要软。
所以,此次修订草案规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试验方法,排除了钓鱼竿不同种类、不同用途和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仅用等级号作为钓鱼竿的软硬程度来定义,排除了不定量和不规范的成分,把各种特定的、复杂的钓鱼竿看作一个简单的力学模型,来统一划分调性等级,使静负荷量的规定更加明确和便于执行操作。7弹性恢复率。
该项指标在原标准中没有规定,由于该指标可综合反映钓鱼竿材质的质量水平和设计制作水平,所以此次修订在第5.7条重新提出技术要求,并在6.7条中规定了试验和计算方法。8金属镀层耐腐蚀性。
原标准中对耐腐蚀性方面的规定,主要是针对漆膜性能而言,对金属镀层等并没作明确规定,因此,此次修订增加了对金属镀层耐腐蚀性的要求,在试验方法上,为了更加科学和规范,此次修订采用了QB/T3826-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 中性盐雾试验(NSS)法》和QB/T3832-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耐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的相应规定。9碳纤维含量。
针对国内市场上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一些厂商将染色的玻璃纤维或将添加了碳黑的树脂制成的玻璃钢竿,冒充玻碳竿(包碳竿)或碳纤竿(碳素竿);也有的厂商将只含有少量碳纤维的混碳竿冒充碳竿或声称碳含量很高,给消费者在选购钓鱼竿产品时造成很大的困惑,有些消费者上当受骗也无法申诉。为了我国的钓具市场能够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应当针对以上问题制订一系列的规范,以打击欺诈行为,保护名优产品。
所以,此次修订草案时规定了碳纤维含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并编入附录A。
四、检验规则:在标准的出厂检验项目中,除原来规定的使用长度、振动强度和外观质量外,此次修订增加了竿节配合质量、导眼质量、轮座质量和其它配件质量。根据各项技术指标对产品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此次修订在7.1.3条和7.2.3条中,将不合格品分为B和C二类,对出厂检验项目的合格质量水平AQL,按GB/T2828-2003重新做了规定。
周期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的不合格质量水平RQL,按GB/T2829-2002做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