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卷首语怎么写
形式有散文、篇幅短小的故事或几句话。 卷首语:可以增添人性的关怀,每日更新20字左右,一段产业感言或者流行车评,题材内容涉及广泛。 《读者》的“经典卷首语”始于 1985 年第 1 期。本刊的老读者可能记得,那 一年的“卷首语”基本上是主编写的“本期导读”。1986 年,编辑部发现, 读者对“卷首语”的希求已在导读之上。于是编辑部决定,将“卷首语”的 版面让给名家和名篇。从此,《读者》的“卷首语”逐步演化为一个知名的 栏目。在编辑看来,每期的“卷首语”应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 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
例如:
幸福的柴门
栖云
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金碧辉煌的大门,我们没有理由停下脚步;但假如通住幸福的门是一扇朴素的简陋的甚至是寒酸的柴门,该当如何?
我们千里迢迢而来,带着对幸福的憧憬、热望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带着汗水、伤痕和一路的风尘,沧桑还没有洗却,眼泪还没有揩干,沾满泥泞的双足拾级而上,凝望着绝非梦想中的幸福的柴门,滚烫的心会陡然间冷却吗?失望会笼罩全身吗?我决不会收回叩门的手。
岁月更迭,悲欢交织,命运的跌打,令我早已深深懂得什么是生命中最最值得珍惜的宝贝。只要幸福住在里面,简陋的柴门又如何,朴素的茅屋又如何!幸福的笑容从没因身份的尊卑贵贱失去它明媚的光芒。我跨越山川大漠,摸爬滚打对求的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宝杖。
幸福比金子还珍贵,这是生活教会我的真理。
参考:?si=1&wtp=wk
?si=4&wtp=wk
2. 卷首语怎么写
引言:本帖尽管谈的是《档案管理》这本杂志如何写卷首语的情况,但从对该实例讨论也可以领悟到其他杂志如何写卷首语。搜索引擎对于“卷首语 写作”的资料有限,欢迎网友跟帖补充。
主题:卷首语到底该登什么?
《档案管理》的卷首语几经变化,最初是由千树以本刊编辑部名义写的短文。他老兄的文字天上地下,东西南北,八面来风,最后降落到档案工作的平台上,独撑七年之后笔力减弱,改由基层作者轮流上台表演。基层作者大多以人生感悟走笔。文章风格清新朴实,另有田野之韵。中间插花般登过专家组成员的一些文章,比如郑州大学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主任、河南省写作协会副会长夏海波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王星光教授,都先后写出精彩文字
去年初夏,杂志社千树总编会同几个专家到南方的几所大学给档案系的研究生开讲座,席间,师生都提到杂志的卷首语还是由学者写为好。而基层的读者则希望继续刊登由基层作者写的短文。当然,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阅读口味。现在有了《档案界》平台,杂志社希望进一步听听会员们的意见。《档案管理》的卷首语究竟登什么为好?
回复1:
总编写“卷首语”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0 I8 }; [4 F5 ?1 x# c; x
( 既然有了”卷首语“,我觉得还是由总编写好。这话有些老套,但杂志毕竟有它自身的编刊规律,我说这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是说每期”卷首语“不宜事前定调,如果让刊外学者或基层专家写,就得有个提前量,这个”提前“,有可能使得”卷首语“的内容游离本期。虽然是“卷首语",但它有”滞后性“,因为它不能脱离本期来说话。至于登什么为好,我的意思是:本期都有满意的重头理论(实际经验)文章,紧紧围绕这些文章说长道短,我想是有话可说的。
回复2:
总编怕是嚼透的甘蔗,早已没汁水了。指望他怕是不行吧。
回复3:
卷首语如何定位?
要想说卷首语登什么,首先必须说清卷首语的定位,卷首语定准什么位子后,然后按照定位去组织文章。卷首语是定位人生感悟?还是哲理短文?还是全刊总揽?还是学术展望?……定位不明就不好说卷首语究竟登什么为好。
回复4:
学者与读者轮流坐庄
学者与读者轮流坐庄。我是一名年轻的档案工作者,正是在总编的鼓励下,我写了卷首语。我很感谢总编给我这样的机会,真的是对读者一种很大的鼓励。不仅是一次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机会,使我增强了信心。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到了一种信任、一种培养。让我从心底感到《档案管理》是我们自己的杂志,是我们可以更深入参与的杂志。我真的很热爱这本杂志,以致于《档案界》的开通,使我在网上找到了自己家园的感觉。作为一个青年后学,才学有限,文笔稚嫩,可是我对《档案界》充满热情,满怀信心,我渴望自己能多为《档案界》做点事,通过努力一起去把我们自己的网上家园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