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物作文怎么写
第一步:确定要写的物品。
在我们身边我们接触到物品太多了。因此你挑选物品时千万别“挑花了眼”,要挑选自己在生活中较常见的、自己喜欢的物品来写,这样便于我们能抓住物品的特点,把它介绍得清楚明白。
第二步:认真观察,找到物品特点。
确定所要选取的物品后,就要对其进行认真的观察。观察时要有顺序(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等顺序)。观察时特别注意这件物品有什麽突出的特点,这是我们将要写作的重点。
第三步:具体描写,结构有条理。
介绍物品时,要抓住其特点来描写。如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以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方面的情况;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在介绍时要合理构思,叙述时要有条理。
一般介绍物品需要叙述顺序:
开头:简要概括物品来历、总体特点。
中间:(1)介绍物品的外形
(2)介绍物品的用法
(3)介绍物品的作用
结尾:对物品总结,借物表情(抒发对物品的情感)
第四步: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
通过对本单元说明文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多种说明方去,如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我们在写这篇习作时。也可将这些说明方法恰当地运用到自已的习作当中。这样有利于把所介绍的物品描述得更加寻体、生动。
第五步:写完文章认真修改。
写完文章后,自己认真读一读,看一看这个物品是否介绍得清楚明白,词语运用是否准确,书写是否规范。还可以让他人读一读。看看是否还存在错词、病句等错误。总之,只有不断地进行修改。作文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2. 作文 写物的写法
人们常说散文神形兼备,然而我们很少从线索、形象、语言、意境、意象、波澜、情感、内蕴、哲理等等各个方面来立体地欣赏散文的这个特点。
散文,透过平凡的现象点示不平凡的本质,用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以生活的琐事表达深刻的哲理,运用象征手法将浅显升华到精警,通过激情的抒发来深化文章的主旨——这些都是增加散文内蕴的手法。
对咏物散文表现手法的欣赏,人们一般用“托物言志”,具体分析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物抒情:用直呼“你”的方式对事物抒情,是一种优美实用的表达技巧,有着直抒胸臆、情意深长、令人回味的表达效果。
2.托物寄意:就是在对某种事物进行足够的吟咏、描述之后,顺势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或观点。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构思写作的方法。作者描绘事物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这种事物,而是为了引出一种见解、一种哲理。
3.写物喻人:其写法往往是先情感丰富地描写“物”,再通过联想颂“人”;对“物”写得多而细,对“人”则点出、点到为止。
4.借物言情:应该说,凡写物抒情的文章,都带有借物言情的特点。这里所说的“借物言情”,指的是一种特别的表达技法。作者对文章中的“物”写得比较略,写得比较虚,不像“托物寄意”类的文章,对“物”进行精心的描画。此时文中的“物”,是抒发情感的一个引子,一个凭借,文章表达的重点在抒情;作者借这个“物”,巧妙地引出自己原想直接抒情的话题。
5.写物忆趣:“写物忆趣”这四个字很有讲究。第一,它点示了文章的大致思路,先写物,再忆趣;第二,它规定了文章的写作方向,一定要写“忆”;第三,它表示出文章的写作情调,也就是要表现出“趣”。所以,这样的文章有着“往昔”与“今日”相联的意味,有着深长的情愫,有着活泼灵动的笔调,散发着清新的生活气息。
6.咏物明理:“咏物明理”不同于“托物寄意”。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咏物明理”之“理”来得直率,来得爽朗。第二,“咏物明理”之“理”的文字更多,情感更强。“咏物明理”的文章是可以这样来写的:选定事物→思考定向→描写蓄势→开掘议论。
7.物我交融:“物我交融”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人们在生活中往往能想到、谈到、看到、遇到能触动自己情怀的事物。在这种事物面前,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遭遇、自己的成长等等。于是有的人就会把这种联想化作文章。这种笔法的特点是:先写物,然后写自己也成了此“物”。“物”在文中经历了由实到虚、由物到人的转换,作者的经历、情感也就同时渗透在了这种“转换”之中。
8.即物抒怀:我们常常说到“触景生情”,而很少听到“即物抒怀”这样的话。其实,后者也是一种构思写作的笔法。面对能够激动自己心灵的事物,人们也许会感悟,也许会沉思,也许会联想;面对事物,人们心中的火花在跳跃,人们要形象地抒写自己的“心灵”感受,这就是“即物抒怀”。
9.运用“象征”:“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有人说,象征,是变平凡为深刻的催化剂。可以说,象征,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构思方式。原来,生活中有些事情比较复杂但又有深刻意义,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得清楚,有时则又是不便明说的。此时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让人既能体会到事物的意义,又能体味到文章语言的深刻与美好。
10.演绎“内涵”:事物本没有什么内涵,比如说,雪就是雪,本没有什么深刻含义。但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却赞美着雪的质朴与纯洁。这种“有意识”“发掘”事物品质的写作技法,就叫做“演绎事物的‘内涵’”。
3. 写物散文怎么写
散文的艺术特点是情景交融,作者的情感是寄托在具体的景物之中,因而作者在处理这些景物时,常常有多种处理手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相应地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散文理解散文,作用是非常大的。现归纳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1、优选
景物各异,其营造的情境自然不同,但选取何种景物应与全文情感基调一致,才能使文章情景交融。
如,《荷塘月色》中的第2、5、6自然段用很多笔墨写路上、塘边的树,但有名称且多次提及的只有杨树和杨柳,而有的却只字不提,或"不知道名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因为,本文要表露的是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的淡淡哀愁和难得偷来片刻消遥的淡淡喜悦,其氛围是静谧清幽,因此选取属阴柔美类的植物杨和柳,用以表现素淡朦胧的意境是最合适不过了。
又如《故都的秋》,由于作者追求的是清、静、悲凉的特定情调,所以作者不写暖色调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公园商场,而偏偏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而且以为花的色彩是蓝色或白色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其余的景,也都以冷色调为主。由此可见作者的苦心。
2、组合
单一景物的组合当以全景取胜。如《故乡的榕树》第4自然段,以小溪、鹅卵石、少女、鸭子、石桥、石碑、小石狮子组成了特有的农村风光,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有的文章以单调的自然景烘托人的活动,如《风景谈》中的"石洞雨景"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使促膝谈心的一对男女的内生活得以展现,也使大自然顿时生色。其实,古诗词中更多此类名句。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以六个典型意象勾画出乡村东方破晓时分的意境,把"早行"写的极生动逼真,真可谓诗中有画。又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个名词点染出萧瑟苍凉凄怆的氛围,漂泊在他乡异地的游子形单影只、孤单寂寞的形象跃然纸上。以上诗句不用动词,全用名词组合。
3、设境
即把所绘之景设置在某一特定氛围,用带有特定底色的背景使画面境界全出。如《天山景物记》中的"迷人的夏季牧场",落日、红光给群山、草原、蒙古包、牧群、牧女镀上了金碧辉煌的暖色光芒,表现出千里牧场的富丽安祥和牧民的欢乐。这里的落日、红光便是黄昏时的背景底色。《风景谈》中"桃林即景"选定花时已过却没有一个桃子的特定时段,景物本身平淡无奇、土气十足,但茶社中的青年却使风景值得留恋,这样便表现出人类的崇高精神填补自然的贫乏,突出内生活充实的人对风景的点染和主宰,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主题。
4、对比映衬
散文中的景,有时直接描写难以表现出那特有的情韵,因此作者往往借助对比映衬的方法来曲尽其妙。如《绿》以北京什刹海拂地绿杨的太淡、杭州虎跑寺绿壁的太浓、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水太暗来反衬梅雨潭之绿的浓淡相宜、明暗适度。还有《风景谈》"沙漠驼铃"选取漫漫黄沙、哄哄火响的热空气、驼马的枯骨等极其单调平板的意象与驼阵、猩红的大旗、悦耳清脆的铃声构成鲜明的对比,使境界全活,令人鼓舞。此外《天山景物记》以日影衬森林枝叶茂密,以水声衬幽静,以鸟鸣衬幽深,以红火光衬幽暗,借以表现天山森林的树高林密,也是异曲同工。
5、想象与联想
有些景物较为平常,也无特别引人之处,画面是静态的,可拓展的思维空间较小,但散文家却可以不囿于狭小的时空,巧为安排以化腐朽为神奇,使画面动起来,活起来了。这里,想象和联想就成了必要的处理手段。《荷塘月色》中以"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句将作者和读者一下子由北京清华园带到了遥远的江南水乡,带到了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之中。正是凭借着想象和联想,作者营造了诗意般的艺术氛围,读者才能得到美妙的艺术享受。
此外,想象和联想还常常表现为引用神话传说。因为单纯的景色本身多是静态的,现时性的,而古老的神话传说因其历史的久远更富神奇浪漫色彩而使文章具有历史纵深感,内涵也更为丰富。如《天山景物记》由天然湖想及哈萨克少女的眼泪,既点出湖的神奇又使不幸和幸福相对比,表现天山牧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江三峡》中的巫山神女、大鱼驮屈原、《雨中登泰山》的洗头盆、虬在湾也是明证。
散文以景取胜,以情动人,而找到进入散文宫殿的钥匙是准确理解文意所不可缺少的,掌握散文描写的方法其作用也在于此。
4. 写物的文章,用日记怎么写
我家养了两只小乌龟,体形小的一只叫“豆豆”,体形大一点的叫“贝贝”。它们是我最喜欢的“小伙伴”。
瞧,它们多可爱啊!豆子似的小眼睛,“V”字形的小嘴巴,四只短短的小脚,一条只有一厘米左右的小尾巴。最有特色的就是它们身上披着的“盔甲”——背壳了。椭圆形的硬壳上整齐地分成13块棱形的图案,中间一行三块,其余的十块围成一个大的椭圆形,另外还有一圈装饰边是由小块图案组成的椭圆形。看上去十分惹人喜爱。
别看小乌龟嘴巴小,食量可大哩!一天的早上,我切下六小块瘦肉,拿起一块放到“豆豆”嘴前晃了晃,它伸出头来嗅了嗅,立刻张开嘴巴一口咬住瘦肉,圆圆的小眼睛警惕地向四周望了望,看见反应迟钝的“贝贝”正在悠闲自得地闭目养神,丝毫没发现它那块“宝贝”。便把肉叨到离“贝贝”较远的地方放心地品尝起来,只见它先用前爪把瘦肉“蹬”着,然后用嘴咬住瘦肉的另一端,使劲向外扯,瘦肉很快被分开两边,它立刻把口中叨着的那一半“啧”一声吃了,接着又把爪子上的另一半也吞了下去……“哼,你这个自私自利的小家伙,独吞美食,一点也不给自己的同伴吃!”我在一旁生气地想。为了惩罚“豆豆”,我便把另一块瘦肉放到“贝贝”面前让它吃,使“贝贝”也美餐一顿……吃饱喝足后,小乌龟便把头缩进它的“盔甲”里舒舒服服地睡大觉了,它们可懂得享受哩!
看乌龟游泳是最有趣的了。我把盆子里的水装得满满的,它们就在水里撒起欢来了,四只小爪子就像两对小桨,不停地划动着,小尾巴也随着有节奏地摆动起来,游过的地方留下一条淡淡的痕迹,不一会儿就消失了。小乌龟还不时地把头露出水面,微微张开嘴,好像在换气,然后又钻进水中。
看到这些情景,我想:小乌龟是不是也像人一样在水里时间长了,也要透出水面换一换气呢?我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书本,知道了乌龟是用肺呼吸的,弄明白了它在水底呆久了就要游上水面换一口气这个道理。
我听哥哥说小乌龟在冬天会冬眠的,现在冬天就要到了,我要给小乌龟喂得饱饱的,让它们美美的睡上一个冬天。
我爱各种小动物,更爱这貌不惊人、默默无闻的小乌龟。它们给我带来了乐趣,成了我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