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访记录怎么写啊
家访记录
12月14日 星期日 晴
星期五晚上,我和孙老师去家访了五位同学。
R同学,家里非常有钱,父亲给她买一件衣服要一千九百多。父亲对女儿没有高的要求,只求与女儿能平平安安度一生。在他眼里,女儿是绝对的OK。在我们老师眼里,作业拖拉,成绩落后,当然,她也有优点,人缘比以前好了,见老师不再逃跑了。面对父亲的这一番话,我们本想对家长提一些希望,经他这么一说,真的是难以启齿了。
C同学,我们去的时候她在一位老师家学英语。父亲对她比较重视,与女儿相处上比较平等。
H同学,母亲经商看来是失败了,她现在在给别人打工,工资不固定,应该不会高吧。以前开了几家店,都盘掉了,还欠了债。儿子很懂事,为自己的学习费用担忧,母亲为儿子的前途担忧。
G同学,我们去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母亲刚从杭州赶过来。G同学与姐姐由一位老人家带着。这位老人已经管了他们好多年了,他们自小由她带,所以叫她“小外婆”。G同学的父亲更忙,外面开着几个厂,常年在外地跑,一年中难得回家,儿子连父亲的面都见不了。
最后,我们去了Z同学家,去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多了。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最不理想的。我们与他父母一起分析成绩差的原因,还看了他的回家作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Z同学有很多常用字不会写,文章写不通顺,标点符合不会正确使用,字写得一塌糊涂,一个六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恐怕不如三年级普通学生的水平,在许多方面我觉得比不上二年级的同学。父亲在经商,母亲在做会计,大家都很忙,儿子总是送到老师家,现在送在一个培训中心,本来晚上是接回家的,因为完成作业动作慢,培训中心提出延长时间,家长干脆提出住在那儿了。但是,就我来看,辅导的效果几乎没有,作业照样有很多错误,字照样写不好,写日记照样是一点也读不通,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辅导的,怎么给他把关的。他落下的实在太多了,他先得过好字词关。所以,我们提出在下学期还是由母亲自己带。本学期,我们决定给他做一些额外的基础性的抄写、听写作业。
从Z同学出来,我一看表,已经二十二点多了。来到自家楼梯下,电话响了,是妻打来的,她不会想到我们会家访到这么晚。
2. 家长怎么写家访心得
主要就是感谢老师在那个方面帮助了你,可以是很虚的东西。比如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可见某某老师是多么关心自己的学生,多么在乎某某学生的学习,进步。。。还有也可以说具体的,比如某某老师提出的要加强作业,这个建议很好,我们平时忙没有多关注孩子的作业。。。
不过,学校可能更想知道的是,老师还有那些方面做的不够。不过,还是多说好话吧,因为你提的意见老师不一定会接受,学校也不一定会改变。
这个心得只是您作为第三方督促老师完成学校的任务。
3. 家访记录怎么写
家访目的: 小明 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不及时。并且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是自卑心理作怪?是盲目自负心理的原因?还是由于焦虑、抑郁、嫉妒或是逆反心理的缘故呢?不能任由这种学习状态继续下去,因此我决定进行家访。
家访内容:经过深入与该生妈妈交谈,基本摸清她的问题所在。父母都在菜市场工作,时间比较紧张,环境不适合小学生。父母把她放给年迈的奶奶照顾,老人家过于疼爱孩子,基本不过问其学习方面的事,长期以来造成学生对学习不重视,作业完成不及时。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以下措施帮助该生:
1、多与该生进行沟通,及时掌握她的想法,鼓励其扬长避短。
2、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建议父母多抽点时间对其在学习方面进行关心,结合家校两方面的力量帮助转化。
家访效果: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决定下学期更加努力的学习。
4. 幼儿家访过程怎么写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还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只要幼儿不听话就打一顿再说.有的家长无法理解幼儿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助长了子女依赖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长对幼儿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幼儿园家访记录: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 这学期农场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我作为一名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对于今后的保教工作、幼儿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在园领导的指导下,宋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极大的热忱积极参加家访活动,而这次家访活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触颇多. 我们小班全班共有11名幼儿,家访11户,访问率达100%.而此前我们做了充分准备,制定了家访计划,针对每一名幼儿的特点,设计好内容,预先通知家长,约定时间.我们不怕天冷路滑,自始至终没叫一声苦,没说一句怨言,按照园里的部署,认真完成了任务.家访时我们做到了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简洁易通,不让家长感到拘束,不随便在幼儿家里吃饭,不收家长的馈赠,做好家访记录.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有礼节、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肯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儿缺点,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幼儿的情感和品德.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通过家访,不仅弘扬了师德正气,还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家园配合,深层互动,和谐一致,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还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只要幼儿不听话就打一顿再说.有的家长无法理解幼儿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助长了子女依赖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长对幼儿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通过家访我感到,教师与幼儿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使我学到了许多,也领会了许多,而一名青年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领会中才能迅速成长、成熟起来,因此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地,抱着极大热情参加家访活动,使自己迅速成长起来,同时我坚信,家访活动是对我园、对教师、对幼儿都有益的活动,领导的积极组织,教师的积极参加,家长的积极配合,今年我们走千家,坚持不懈,以后定能走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