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喻中的喻词是什么
比喻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而又常借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论证。喻手法,就是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们去思考。或者是把一些较为抽象的名词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形象去感染人。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
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隐喻(暗喻) 及借喻三类。
明 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例子:他 动也不动,彷如 石像。
(本体) (喻词)(喻体)
隐 喻 [暗 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母亲啊!你 是 荷叶, 我 是 红莲。
(本体)(喻体)(本体)(喻体)
借 喻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子:天上张著灰色的幔。
(喻体)
(「灰色的幔」是喻体。本体是「黑云」,但不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