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描写蚊子外形
为您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身体和脚皆细长.大小随种类不同,不过大部分小于15mm.体重约为2-2.5mg.只有一对翅膀(双翅目的特征),另一对特化为平衡杆.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1.5到2.5公里,单次飞行可持续4分半钟,一般蚊子飞行时每秒翅膀震动594次左右;这样的振动,使我们在蚊子飞行时会听到“嗡嗡”的声音.口器为刺吸式,特化成细长的喙,大部分种类雌蚊的口器都适合刺吸血液.蚊体表覆盖形状及颜色不同的鳞片,使蚊体呈不同的颜色.这是鉴别蚊类的重要依据之一.翅脉上也有鳞片,翅后缘有缘鳞.多为夜行性动物.。
2. 捉蚊趣事怎么写
写作思路:首先要写捉蚊子的时间和地点,然后写捉蚊子的起因,经过要详细写,写清楚具体是怎么捉蚊子的,你去捉蚊子,蚊子又是怎么防守或者反击的,最后交代一下你是否把蚊子消灭了。
正文:
蚊子是四大害虫之一。尤其是雌性的蚊子专吸人、动物的血维持它的生命。它还传染疾病,所以每次我看到蚊子,手下绝不留情。
记得上周六下午,我来到爷爷奶奶家,正津津有味地看书,突然大腿上像针刺般难忍的痒痛,我悄悄地把书放下,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花脚蚊”停落在我腿上,此时它的肚子鼓鼓的,肯定是吸了我好多血,“嘿……小小的蚊子竟然还敢咬我,看你那瘦小的身躯吧!”
我嘴里嘟囔着,低下身子,屏住呼吸,高抬起手,“啪”的一声,看你往哪跑,我得意地翻开巴掌。“嗯……蚊子呢?”,除了腿上留下的手印外什么也没有,我气呼呼地抬起头。
迅速地向周围巡视一周,瞧!它正在墙角处不停地抖动着翅膀,好像在嘲笑我说:“嘿嘿,小朋友,抓不到我了吧!”我看到它张牙舞爪的样子更加生气了,心想:你这害人精,喝了我的血还想跑,你给我等着,绝不让你去祸害下一个人!
于是,我就悄悄地走过去,像猫捉老鼠般挪动着步伐,瞄准了它的位置,使出我浑身力气又狠狠地打了下去,这次本以为万无一失了,正当我得意之时,它像闪电般又一下子逃走了,而我这一巴掌却打在了墙上,我“啊”地一声大叫起来,随之弹跳起来,抱着自己又痛又麻木的手眼泪在眼睛里打着转。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啊,之前是自己太过于冲动了,细细回想老师说过关于蚊子的故事,蚊子不同于其他昆虫,它是有复眼的,视觉十分敏锐,当有物体靠近它时,它就会迅速地逃跑来保护自己。
想到这我的心情仿佛平息了许多,深深的呼了一口气,就在这时“嗡—嗡—嗡”的声音在我脑袋周围回响,这只可恨的蚊子又来挑衅了,更可恶的是还在我耳边唱起了歌,舞动着四肢,像是想和我单挑。
我也不甘示弱呀,于是我吹吹手,抖抖身子,在屋子里和蚊子追赶起来,它飞我就跑,它停我就打,跑着跑着,我累了,气喘呼呼地转动着脑袋,东瞧瞧,西看看,心想:那个家伙肯定是跑不动了,害怕我躲起来了,这下子我可要谨慎行事,让它绳之以法。
正当我四处寻找的时候,看见墙角处有一个东西在那里不停地抖动,我凑近一看,“哈哈……”原来是蚊子落到了蜘蛛网上,我高兴地大笑起来:“蚊子呀蚊子,让你得意嘲笑我,现在好了成了蜘蛛的午餐了吧!”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和蚊子的这一战正好应了这句话,可真是一只又狡猾又悲催的蚊子。
3. 蚊子的外貌怎么写,要范文150以下,好的加分
⑴ 头部
似半球形,有复眼和触角各 1 对,喙 1 支。触角( Antnna )有 15 节:第一节称柄节( Scape ),第二节称梗节( Torus ),第三节以后各节均细长称鞭节( Flagellum )。各鞭节轮生一圈毛,雌蚊的轮毛短而稀,雄蚊的轮毛长而密。在雌蚊触角上,除轮毛外,还有另一类是短毛,分布在每一鞭节上,这些短毛对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产生反应,对二氧化碳、乳酸等化合物和湿度尤其敏感,起寻找吸血对象作用的是短毛,而不是复眼。
⑵ **
分前胸、中胸和后胸,每胸节有足 1 对,中胸有翅 1 对,后胸有 1 对平衡棒,中胸、后胸各有气门 1 对。中胸特别发达,其背板几乎占据全胸背,由前而后依次为盾片、小盾片及后背片。库蚊和伊蚊的小盾片呈叶状,缘毛在凸叶上,按蚊的小盾片后缘呈弧形,缘毛分布均匀。蚊翅窄长,膜质。翅脉简单,纵脉( V ) 2 . 4 . 5 各分两支(图 20 - 2 ),其余纵脉均不分支。翅脉上覆盖鳞片,翅的后缘有较长的鳞片,称翅繸。翅鳞可形成麻点、斑点或条纹,在按蚊的分类方面是一重要依据。蚊足细长,分别称前足、中足和后足。足上常有鳞片形成的黑白斑点和环纹,为蚊种分类特征之一。
⑶ 腹部: 分 11 节,第一节不易查见; 2~8 节明显可见,有的蚊种在其背面具有由淡色鳞片组成的淡色横带、纵条或斑;最末 3 节变为外**。雌蚊腹部末端有尾须一对,雄蚊则为钳状的抱器,构造复杂,是鉴别蚊种的重要依据。 2.口器(喙)结构 蚊喙为刺吸式口器 , 是传播病原体的重要构造。由上内唇(上唇咽)、舌各 1 个,上、下颚各 1 对,共同组成细长的针状结构,包藏在鞘状下唇之内。上内唇细长,腹面凹陷构成食物管的内壁,舌位于上内唇之下,和上颚共同把开放的底面封闭起来,组成食管,以吸取血液。舌的中央有一条唾液管。上颚末端较宽如刀状,其内侧具细锯齿,是蚊吸血时首先用以切割皮肤的工具。下颚末端较窄呈细刀状,其末端具有粗锯齿,是随着皮肤切开以后,起锯刺皮肤的功用。下唇的表面被覆鳞片,多呈暗色,其末端裂为二片,称唇瓣( Labellae )。当雌蚊吸血时,针状结构刺入皮肤,而唇瓣在皮肤外挟住所有刺吸器官,下唇则向后弯曲而留在皮外,具有保护与支持刺吸器的作用。但雄蚊的上、下颚已退化或几乎消失,不能刺入皮肤,因而不适于吸血。在喙的两旁有触须(下颚须) 1 对,为下颚的附肢。按蚊的雌、雄蚊触须与喙等长,但雄蚊触须的末两节膨大而向外弯曲;库蚊、伊蚊的雌蚊触须比喙短,雄蚊的触须则较缘长或等长(少数蚊种例外)。触须是刺吸时的感觉器官。 3.内部构造 蚊具有消化、排泄、呼吸、循环及生殖等系统。其中,与流行病学有关的主要为消化和生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