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 位置 怎么写
位置
人活在世上,总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在人的一生中,位置十分重要,很多人甚至把它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但是,位置有伟大也有平凡,只有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意义。
太阳光芒万丈,万物靠其生长;墙角的小花,能给人以芬芳,它也会自得其乐。廉颇与蔺相如,一个“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一个“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之师”。他们虽然位置不同,但一武一文,各有各的意义,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使得“秦不敢加兵于赵” 更成就了千古佳话。
人的一生,也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真正位置的过程。
陶渊明也曾热衷官场,以为自己的才华抱负能有所施展。但官场的黑暗使他明白了,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傲骨的自己,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勇敢地继续寻找自己的位置,终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这样,历史上少了一个郁闷的官员,多了一个名垂千古的诗人。
鲁迅最终发现从事文学才是他的正确位置,这样才能唤醒民众,继续革命。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仅自己成了享誉中外的文学巨匠,更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可是,大多数人的位置都注定平凡,不伟大甚至卑微。但这绝对不影响他们坚持找到自己位置的决心。
大家都熟悉的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就是一个最平凡不过的人。她从事着最平凡的职业,整天劳累甚至经常会面对不理解的目光。但她从不抱怨,她明白这就是自己的位置。工作上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最终,她赢得了荣誉与尊重,她使自己最平凡的位置显出最耀眼的光芒。这个社会有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脚踏实地,活出了自己的意义。
但是相反,也有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机关里,有的人不适合当领导,天生是块榆木疙瘩,却偏要往那座独木桥上挤,把心置于欲望的磨石下反复挤压,一旦升迁无望,就落魄潦倒一蹶不振。为什么不换个位置试试?平衡心态去寻找人生的另一个突破口,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去体现自己,去发掘人生的另一种快乐与幸福。
是鱼儿就不要幻想蓝天,是鸟儿就不要迷恋海洋。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只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就会走出迷雾,生命之树就会开花结果!
参考资料:位置
2. 关于位置的作文怎么写
位置与价值
无论从那一个视角去看,人都站有一个位置;但不选定一个心态去审视,未必人人、时时都有价值。无论你的价值是否存在,人的位置肯定存在,我的话不是绕口令。
说起位置,人们最先想到的,大多世俗与官场。那里有许多的令人羡慕,常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誓言,其价值那时也令人称道,然而,稍后的财政赤字、修复工程,让人们不敢再对“形象的”、“实事的”承诺感兴趣,也对于价值不愿再谈。比如刚刚报告了GDP的增长,却又经不起绿色GDP的刷新。时代的发展属实太快了,而人们的学习与跟进也真的很慢。在其位成其人成其事者,我们讴歌其有位有为;误其人误其事者,难以迎合其价值的所在。所以,一个人,要与时俱进地学习,你的“位置”才能做出科学决断,也才能在行动中挥洒出对社会有用的人生价值。
人生于世,立身社会,能幸运赶上“以人为本”的时代,应该珍惜和自爱。然而,“以人为本”的理念频繁地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时候,我们会常常困惑那些“没了人“的尴尬。“有困难找警察”,多么好的承诺啊,警察的位置实现着为民安居、世事和谐的行业价值,但是,偏偏有人没困难时也干扰其正常的履职,以至于让他们难以发挥其“位置”的真正价值,听说一些地方的警察,也无奈地取消了这么人性化的承诺。
一个人的处世位置,应该抱以爱心与亲和,才能体现其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以期价值的最大化。古训有: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不误人子弟;童叟无欺等等,为之如此,才有价值。但我们常常闻听官僚的腐败,教师的体罚,市场的失信等等,结果位其左,给人不快乐,位其右时,自己也必然承受那不快乐。
人在社会总有自己的位置,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我所追求的,在社群中,能够给朋友以快乐,给社会以友谊,是最起码的价值。
为价值而存在,为增值而学习
(标准回答,望您满意,还望采纳,谢谢)
3. 以“位置”的话题作文怎么写
思路点拔:
“位置”的含义有三:一是所在或所占的地方,二是地位,三是职位。“一”的位置是具体的,“二三”的位置则是抽象的。
座位有前后左右之分,职位则无高低贵贱之别。
同一个人的位置可以是不变的,也可以是变化的。不同的人可以处在不同的位置,也可以处在同一个位置。
座无虚席,场面热闹;虚位以待,悬念撩人。
十年磨一剑,地位不可撼;一朝须解甲,淡泊而从容。
既可以定位描述,也可以换位思考。
既可以写人民公仆在某一职位上任劳任怨呕心沥血造福百姓而流芳百世万人颂扬,也可以写奸佞小人挖空心思谋取一官半职以致祸国殃民而留下骂名遗臭万年。
换位思考,也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可以是纵向的,如今人与古人换位;也可以是横向的,如不同物种不同角色不同职位不同国家之间的换位,人类与自然,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病人与医生,警察与罪囚,丑女与靓妹,将军与士兵,公仆与百姓,帝王与将相,强国与弱国,等等。
例文评析一:
美丽的季节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高一(10)班 王汝娟
生命赋予万物以“位置”。当婴儿哭着降临人世时,他的哭声便宣告天地间从此有他的一个位置;当花儿开放、小草萌芽时,它们用无声的语言诉说自己拥有了位置;当旭日初升光芒万丈时……万物都有其位置。
位置不可须臾或缺。当老人无声无息地走向天堂时,当残花凋零、枯草飘摇时,当夕阳收尽苍凉残照悄悄走下山去时……它们的位置仍在。
我读过两句话:“悄悄地让出多余的位置,为心灵轻松而宁愿远离。”我当时不解其意,“远离”,为什么要远离呢?又为什么要让出“多余的位置”?难道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有不妥吗?
一天我去散步。正是秋风萧瑟的季节,路边的草木毫无生气,只是一片衰败与凄凉。憔悴的枯叶在风中颤抖着,摇晃着,似乎要用残力去对抗寒风,对抗季节,却不知,冬天已在眼前。我不禁闭上眼睛,因为我不忍看这番毫无意义的对抗。
往前走,似有蝴蝶起舞--原来是银杏树叶。它们在风中轻扬着,悠悠地坠落,那么坦然,那么平静,没有丝毫矫饰与做作。它们把“秋”的内涵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它们把生命的真实演绎得如此精彩生动。
是它们没有留恋吗?不,它们也深知枝头的辉煌;是它们没有依眷吗?不,它们也沉醉母亲的庇护。但它们选择了离开,选择了飘落--坦坦荡荡的飘落。因为,它们更知道“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种更为高尚的举动。于是,它们把位置让给了来年的点点新绿。
我恍然大悟。“宁愿远离”,不是逃避现实,放弃自我,而是顺其自然、追求怡然处得的逍遥。朱敦儒有言曰:“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大概就是说要“让出多余的位置”罢。史铁生说“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这难道不是更为从容,更为安然,更为平静的“让出”与“远离”吗?
银杏树叶飘落的季节,真的好美。
评析:
这篇话题作文与其他话题作文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立意不同凡响,可谓独辟蹊径,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小作者由银杏树叶的飘零感悟出一番人生哲理:“让出多余的位置”“不是逃避现实,放弃自我,而是顺其自然,追求怡然自得的逍遥”。也就是说自然与人事的新陈代谢新老更迭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面对新生事物、新生力量,难道我们还不应该“让出自己多余的位置”吗?全文思路清晰,语言自然流畅,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有内在的节奏感。排比、比喻、设问、反问、引用与拟人等修辞的综合运用使文章颇具文采,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本文实乃考试作文中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