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生学术背景包括什么
学术背景是过去从事的学术活动以及取得学术成果。
一般包括发表的论文,承担的课题,以及获得的专利等等。如何参加竞赛 ——增加学术背景之竞赛篇 学术背景是申请研究生的关键,是招生委员会关注的核心因素。
每个人都有最基 本的学术背景-GPA 。但是如果你的 GPA 不够高,怎么办?光靠 GRE 、TOEFL 是不 行的,因为它们无法有效的体现你在专业方面的学术潜力。
要增强学术背景,可 以从两个方面:学术竞赛和科研。学术竞赛在大学里面相对普遍。
大到世界级的,小到校级的。但是对申请有用的 竞赛,主要是大范围的,比如世界性的,全国性的,或者省级的。
对于理工科的 学生来说,世界性的竞赛如美国数学建模大赛,ACM 程序设计竞赛等,全国性的 如“挑战杯”。这种大规模的竞赛获奖,对申请是很有帮助的。
你写一堆校内的 竞赛,就算都是一等奖,一般也用处不大。下面我就学术竞赛中会遇到的一些问 题给些建议。
怎样找队友?很多竞赛都要求组队参加,比如 ACM 程序设计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都要求3 人团 队,“挑战杯”的团队人数可以多达十几个。一个好的团队应该分工明确,每个 人有不同的背景,有自己的特长。
而光找身边的熟人,可能难以满足要求。所以,建议可以在学校 bbs 发帖组队。
发帖的时候,应该明确的写出已有成员的背景和 特长,并列出希望找什么样的成员加入。也就是说,帖子要写的正式一点。
我以 前在学校 bbs 看到不少“组队帖”,大部分都写的很简短,比如“招募计算机系 牛人参加数模比赛”。首先,你得写明是什么样的“牛人”,得擅长什么技术?其次,你也不具体写一下自己的情况,人家牛人为什么要和你组队呢。
怎样找指导老师?找老师的时候,要比较详细的写明比赛要求,初步想法 (比如说 “挑战杯” 比赛,你需要先有一些初步的 idea ) ,成员背景等。一般来说,只要你写的比较具体,态度真诚,比赛内容与老师的研究方向一致的话,老师一般是会接受的。
找什么样的指导老师?从3 个方面来考虑。1 ,老师人要有时间指导你们。
比如学院院长很可能就没有 足够的时间给予指导。2 ,老师要“专业”,他的研究方向或授课内容,得与你 的项目保持一致,这样才能给予有效的建议。
3 ,老师尽量要对你将来申请有帮 助。指导老师是非常合适的推荐人 ,因为通过竞赛,他对你的学术能力有较深的 了解。
如何与指导老师沟通?每次正式讨论之前,必须先把一些问题想好。与老师讨论的时候,要善于表达自 己的看法,即使你的想法不成熟,也要表达出 “我已经认真的想过了这些问题” ,而不要总是等着老师提建议。
另外,在没有正式讨论的时候,也要尽量每周或每 两周发一封邮件(以团队的名义),汇报一下进展。指导老师之后很可能成为你 的推荐人,所以要多沟通,增进彼此了解。
对转专业的帮助。参加学术竞赛对转专业很有帮助,它能够提供你相关的经历。
我有一个朋友,他 计算机的背景,申请到了很好的金融的研究生 program ,因为他本科时候参加了 “花旗杯” 全国金融科技应用大赛,拿到了全国第3 名,还因此获得了花旗的实 习机会。另外一个朋友,电子系的本科,申请到了商科的研究生 program ,得益 于他参加 “挑战杯” 创业大赛的时候与队友一起完成了一个很好的商业策划。
这 些经历都可以 “包装” 到自己的文书中,充分体现自己在新的专业方向上的潜力。拓展成论文或专利 另外,学术竞赛的不少成果,经过拓展,是很容易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的。
这些 论文和专利,也许对指导老师来说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对你申请学校可说是一大 亮点。所以竞赛之后,也可以与老师多交流,看看有无拓展的可能性。
2. 关于保研和考研,华东理工大学,急
我有个保研的同学跟你情况差不多
首先不要着急,现在再补发论文肯定来不及,建议不要去做了。
这样,填表时学术背景和研究工作简单带过,怎么带过?
首先强调一下你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优秀,(具体内容自己可以详细补充补充)专业基础扎实;
至于研究工作,除了把你跟老师做的那个课题重点写上外,还记得你的专业学年论文或者期末论文的内容吗,可以把那些润色一下,写上。
认真写读研的学习和研究计划,把它和你要攻读的专业紧密结合。 最后,校方老师推荐方面要争取到你们系的权威老师的推荐。
最好去找你的老师谈谈问问看还需要做些什么,不见得要找要带你研的那个老师,任何一个你们专业的了解你们学校情况的老师都行,毕竟是本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