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的通缉令如何写
这古代呢,也一样,发缉捕文书,而且往往附了犯人的头像在上头,形式和现代通缉令一模一样,但是效果上就大大不如了,一是这画像毕竟没照片逼真,假若是那些名人官宦那只怕还罢了,人见得多了,画师综合起来画出来总有几分真的,象伍子胥逃亡时就为了他的缉捕令过不了关苦恼了好一阵,要不是愁白了头外加有相象的人帮忙,那只怕是逃不掉的。但是假若那些不知名的呢,本就没几个人见过,即便见过的人胡诌一通,那画像又能当真才怪;第二便就是这通缉文书的速度,这流窜犯逃的比兔子还快,朝廷的文书有专门的驿站传送,那是挺快的,但终究比不上现在的网络速度,再加上写文书画象那点时间,只怕文书到了人也跑了。说是这般说,但是细细追寻起来,古代的缉捕却是颇有成效,毕竟画像虽不如照片但是终究有几分象的,而论交道能力,那些犯人怎么比得上能动用官方驿站的捕快们。
古代若要缉捕犯人,往往会在各个交通要道和主要人口聚集地发出告示文书,犯人若要是买食物必然要去有人处,而古代人口有限,连坐保甲制度更是使得任何一个新出现的人备加注意,藏匿起来颇为不易,不小心就会暴露行踪。
古代对于缉捕有详细的规定,捕快的一大主要责任便是将逃犯追捕归案,甚至可以长期追踪流窜犯的,假若追捕不利,还要受到一定的责罚。甚至假如在追捕过程中无法逮捕犯人而遇到有携带武器的路人,可以要求路人协同追捕犯人,假如路人有能力帮忙还没有帮忙,可以予以刑罚。此外,便是我们常在小说中见到的悬赏追捕犯人,有以追捕犯人追赃的部分作为赏金的,也有直接朝廷予以赏金的,这类悬赏花红在近现代也依然存在。
2. 古代通缉令怎么写
古代通缉令就是发缉捕文书,往往会在各个交通要道和主要人口聚集地发出告示文书,要附上犯人的画像及犯人特征和所犯之罪,一般还会悬赏追捕犯人,有以追捕犯人追赃的部分作为赏金的,也有直接朝廷予以赏金的。犯人若要买食物必然要去有人处,而古代人口有限,连坐保甲制度更是使得任何一个新出现的人引人备加注意,藏匿起来颇为不易,不小心就会暴露行踪。
3. 通缉令的格式是什么
例:
姓 名: 刘世波 方言口音: 江西口音
性 别: 男 现在身份:
出生日期: 1974-10-05 身份证号: 362203741005001
身 高: 174 其它证件:
脸 型: 下颚较尖 通缉日期: 2006-05-29
体型: 中等 通缉编号: 公缉[2006]59号
曾用姓名: 绰号“牛鳖”
户籍住址: 江西樟树市漉渚路59号
现在住址: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青年路格林小镇4栋2单元104号
身体标记: 该人还持有姓名为“付剑”的假身份证,号码为:360502197509170912
简要案情: 2006年4月,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在侦办一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中发现,该组织头子刘世波自1996年以来,网罗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在当地多次进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对发现线索的举报人、缉捕有功的单位或个人,将给予人民币50000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