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后感怎么写
观后感,包括两个过程,先观后感,观者,看也,但为什么不说看后感而说观后感,乃因看与观,有相当大的区别,看者,有正常视力者皆能为也,观者,要将所观之内容经大脑细细过滤以有心得也,故欲写好观后感,必先走好第一步,观好欲写之对象也。如要写游中山陵记,首先去中山陵一游,游前要了解中山先生何许人也,做了些什么,为什么做,历史地位如何,为什么会给他修建这么一个陵墓,修墓前后有一些什么事情发生,然后要好好游一下陵区,注意从大的方面到小的方面都要注意观察,同时记录好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与各种游人的表现与感受, 总之要有意识地看,记,想,走好第一步,才好动笔。观后,就是感了,回家以后,静静思考,动笔写下自己所看所记所想,就是一篇观后感了。
主要还要自己写。
多积累好词好句。
2. 观后感怎么写
一、重点在“感”字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二、离不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火烧圆明园》的观后感,我进行指导后让学生先打草稿,然后收了部分习作,发现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中找了几篇写的好点儿的进行评讲、引路。有个叫王天波的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三、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如观了《四个小伙伴》,我让学生说说丁小东等四个小伙伴他们开始错在哪里?你们也有过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很热烈,认为四个小伙伴错在认为只做一件好事就会成功。有个同学说,他自己原来就有类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认为自己就是雷锋似的好少年了。还有个同学说,他为班级主动打扫过两次清洁,有的一次也没主动打扫,却还被评为“红花少年”。认为老师、同学们偏心。看了《四个小伙伴》后,他和四个小伙伴一样,都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3. 游后感怎么写
1.将自己在旅游中的思想都写出来,最后牵连出你对人生的感悟和哲理
2.交代事件发生时间
3.写出游玩的过程从而引出你的感想
4.论诉自己的观点,将生活中的例子带入加以分析
5.结尾,升化主题
如果你是公司组织
1:开头写首先感谢某某公司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放松的机会等感谢语
2:在旅游途中自己的感受,比如导游是否要你们做什么游戏等等!
3:到目的地后看到风景后给你的触动,比如:山清水秀让人无比留恋等等,大自然的魅力要写
4:中途一定会组织一些小节目,你可以写在节目中看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5:写一下在返程时的心情,注意不要写的过于沉闷,要轻松些,最好写你从中悟道了什么值得学习的事情
6:最后结束语要再次感谢公司,同时向公司表达一下你今后会在公司更加的努力与公司共同发展,等等
4. 怎么写观后感
光阴似箭,日历也穿上了“国庆装”。今天——10月1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的喜庆日子。
此时此刻的天安门前已是人山人海,乐声阵阵。在这喜庆的日子,祖国母亲的儿女把您团团围住,欢庆着,问候着。有解放军战士、学生以及各省和各族的人民,他们都挂着鲜花、红旗。一万多名学生持着红色和黄色的鲜花,组成了四个大字“祖国万岁”。这四个大字的周围是由黄色的鲜花围成的,这红色和黄色不是象征五星红旗吗?……此时的天安门是花的海洋,乐声的海洋,但是吸引我的还是解放军叔叔的阅兵仪式。
“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正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长安街的天安门广场前进。“咚——咚—— 咚”多么有劲,多么锵锵有力的步伐声啊!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脚步声。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来保卫祖国的边疆,无私地向自己的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就是因为有这一群 “威武之师、文明之市、胜利之师”为祖国做后盾,才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
就在这个时刻,一群身穿橄榄绿军装的威武之师走了过来。口号声如雷贯耳,有如开闸流出的急水,有如滚滚而来的大潮,有如在荒原上奔腾的骏马。你看,他们的军资是多么标准,步伐均匀,刚劲有力,每一个动作都一致。行进的时候,这千万个人的行动如同一个人,横直有行,行行笔直,就像刀切一样,个个面目庄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向党和国家致敬,向人民致敬。这一举动,无不牵动和震撼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
当受阅的三军勇士迈着矫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天安门时,国防武器已接踵而来地展现在人民的眼前:新型主战坦克、火炮、核武器以及各种战略导弹。祖国啊,祖国,你让我看到了你50年来的繁荣昌盛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你的人民从此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想到这,我全身每个毛孔如吃了人参果,无一处不激动,无一处服帖。如果时间可以停住,真想能够留住那永恒的一瞬间。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战斗武器,为祖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天,这只跨世纪的军队在天安门广场向祖国和人民展示了他们的风貌、变化和成就,让人民对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充满了信心,对祖国的前程也充满了信心。
面队着威严的阵容,雄壮的节奏,整齐、矫健的步伐,闪亮的枪炮,还有青春般的口号,我真想大声喊:“伟大的中华人民万岁!伟大的中国**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5. 【北京植物园游后感(300字左右
绿色的草,绿色的树.噢! 这里是绿的世界! 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各色鲜艳的花儿聚在这儿.噢! 这里是花的世界! 我漫步在这缤纷的世界———北京市植物园. 走在林间小道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道两旁整齐的梧桐树,它们长得真好,树干那么直、那么粗,树冠那么高.刚出来的叶子,嫩绿嫩绿的,在那新绿上带点儿黄.它们就像忠于职守的卫兵,屹立不动,守卫着这一片美丽的园地. 小道忽然一转,我走进树林里,这里好似搭了个天篷,树那么多.怪不得那边下围棋的爷爷称这儿是“绿色天篷”呢! 瞧! 一棵高大的银杏树矗立眼前,它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可它依然精神焕发.不远处是柏树,最奇怪的是在一棵粗壮的柏树上,又长出一棵小柏树,原来这是一棵母子树,小柏树在母亲的怀里成长着. 穿过绿阴走廊来到山坡上,姹紫嫣红的花铺满了山坡,前面簇拥着一枝迎春花,茎上深而小的花儿,就似被那雪花点缀.后面是一株株盛开的郁金香,那红花、黄花、白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是那样的娇艳动人. 下了山坡. 我偶尔抬头仰望天空,天空多蓝啊,片片薄纱似的白云正在缓缓流动,小鸟儿在歌唱,一阵春风拂过,树叶“沙沙”伴奏,合成了一曲世界上最美妙的歌. 我在这植物园内,尽情呼吸着泌人心脾的花香.离开花圃,我走上一座小桥,俯身往下看:清澈的湖面上游着几只天鹅! 好美啊! 令人不由想起《咏鹅》那首诗来.我仿佛看见了那些天鹅上岸来,脱下一身羽毛,变成了一位位妙龄少女…… 北京植物园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