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怎么写

1. 小学 寻访记怎么写

河 南 寻 访 记 昌玉荣 四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正是人们劳作、学习和出行办事的最佳时节。

10日,作为中华昌氏宗亲联谊会的使者,我早早登上汽车,离开了桃花飘香的肥城,在泰山站转乘火车,直奔中原大地西部古都牡丹城——洛阳。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汽车-火车-汽车接力跑,夜幕垂下后到达了洛阳市伊川县的彭婆镇。

一下车,早就等在那里的西奇先生紧紧抓住我的手,高兴地说:“你可来了!欢迎你。我在这里和三轮车等了你好久了。”

我们随即上车进入了夜幕,拐下公路向东驶去,这时,乡间小路上已经没有行人,到了昌营村,也是一片寂静,只有路边的小卖部还亮着灯光。走进西奇先生家里,年近七十的西奇夫人已做好饭等着我们。

面对他们的热情,我有一种出远门到家的感觉。 昌营村地处洛阳市西南伊川县的丘陵地带,三面沟河相卫,村子居于岭上,从军事角度看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全村有二百多户,一千多人,昌姓人口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当晚饭后,西奇先生找来了族人昌戊辰,并带来了家谱。我们谈论着工作安排,也翻看着家谱。

突然,两个先人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谱上的二世祖凤鸣、凤歧两位先人的资料与我们老家谱折上的资料一模一样,难道这就是我们多年来找不清下落的二十二世两位祖公吗?戊辰先生立即认同了始祖从山东省肥城市石横村来此落居的历史,并当即写在了家谱上。据分析,洛阳一带族人始祖玄居(分析是字号不是原名)公从山东离家从军后因战功卓著而不断升迁,在坐江南凤阳府都督期间,战事需要带兵来到昌营村处安营扎寨,之后落居于此地,故有了昌营村。

玄居公落居后,原在山东石横村老家居住的凤鸣公和凤歧公也来到了这里,因为,他们当时已为成年人或仍给族人有来往,所以,他们就上了石横的谱折。此时,昌营的族人为找到根高兴,我也为找到了两位先祖的去处,理清世系而欣慰。

到昌营的次日上午,我和西奇、西义、戊钦(村支书)一行四人乘车到村东南七里远的昌家老林扫墓祭祖,又一次追忆了祖史和祖情。他们指着不远处一片有围墙的柏树林说:“那里已成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其实那里就是我们的昌家老林,因风水好,被后来权势更大的家族人占了。

对此,引起了我的深思,原来家族弱了也要被人欺啊。今日的我昌氏族人应该反思什么、汲取什么、干什么呢?!还好,听那里的族人说,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十月一日,附近的杨营村、昌沟村和洛阳市北的昌湾村的族人都派人来上坟祭祖,中午由昌营村族人招待他们,共叙族情。

血缘的爱得到了延续。 下午西义和戊钦都去镇政府开会了。

考虑到他们老谱资料记录杂乱,编修新谱工作量大,不利于《通谱》编辑。于是自己关门办公,以西奇先生一支资料作例,给他们编写了一套垂丝图,以供他们工作参考。

晚上又与他们一起分析了四个村子昌氏族人的情况,拟出了一个由各村代表人参加的洛阳分会11人修谱班子名单,为了有利于开展工作,建议由身为镇人大副主任的西义先生为会长,西奇先生任主编。 12号一大早,我和西义、西奇、戊辰一行四人赶往几十里外的洛阳市老城区后河村,这个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其中一个是我们族人较集中的昌湾村,当然其他自然村也有我们昌姓人居住。

我们在公路旁边首先找到了在那里等我们的治文(曾参加首次会议)先生和(大)治文先生两位重名兄弟,他们立即引我们到了曾参加首次宗亲会,也是本支首领的治民先生家里。他们热情相待,立即通知其他家族重要成员来见,特别是当得知始祖来自山东,与我是本家时,大家的心立即融在一起了。

族史、族事、全国宗亲会、《中华昌氏通谱》、成立洛阳分会班子等等族情大事都议论热烈,兴致昂然,不尽不休,直到一桌菜都凉了,大家才不得不高兴地合影后去吃饭。在那里大家研讨了该村已出的谱书,议定了进入洛阳分会班子的成员。

饭后由治民先生陪同去洛阳市找制作谱碟的正献先生,在他那里给他们制留了全国两次宗亲会的四张光盘。并带回了他们制作的谱碟。

三点多,我们坐上了寻找“大宋姓氏研究会”和所谓“王教授”的出租车,结果穿行三市县、区,爬行翻岭行程一百多公里却找不到“大宋姓氏研究会”和所谓的王教授。当太阳落山时才好不容易联系上了所谓的王教授。

我们快到洛宁县原杨坡镇门口时,远远看到一个壮实的四十多岁汉子站在那里,下车见面,他面有窘相,说他叔去年在洛阳出了点事去云南了,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回答说要过了“五一”,接着说他只是代卖一些有关姓氏的册子。我们提出前去看看,他支支吾吾,不说什么,我们提出购买有关我们昌姓的材料,他连思索也没有就赶忙说,没有这个姓的。

至此,不言而喻,他这个上午电话中的“王教授”真实身份应该是个地道的庄稼汉,那个叫王教授来接电话的女人肯定就是有点心眼的农妇了。此时,我们也彻底识破了所谓“大宋姓氏研究会”设的骗局。

晚上九点多,历时五个多小时,行程二百多公里后我们又回到了昌营村。 作者:高阳鹤2009-6-7 02:43 回复此发言 --------------------------------------------------------------------------------2 河 南 寻 访 记 因西奇。

2. 红领巾寻访记怎么写

“红领巾寻访春天的故事”小记者采访稿(小记者1)我是西山中学“碧螺”校园电视台的小记者周嘉悦.(小记者2)我是小记者倪晨娇.(小记者1)今天我们的采访活动主题为“红领巾寻访春天的故事”,(小记者2)主要是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小记者1)家乡西山有哪些巨大的变化.(小记者2)好,现在就让我们(合)出发吧!一、采访原西山党委书记:小记者:我们家乡这些年发展变化很快,特别是1994年10月25日太湖大桥的成功建造,可以说大桥对西山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见到了原西山镇党委书记马德芳书记.小记者:马书记,下面,我就太湖大桥向您提几个问题可以吗?小记者:请问当时怎么会想到建造大桥的?马书记:因为西山是太湖中的一个孤岛,历史上,群众的生态、生活相当不方便,特别是群众遇到急事、疾病,要想出去的话,往往会碰到天气阻碍.南方有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还有一句是“大路大发,小路小发,无路不发”,在这种情况下,就趁改革开放的东风,西山的群众和西山的政府,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解决交通问题.小记者:这项工程前后共花了多少时间完成?马书记:整整两年时间,是92年的10月27日正式打桩动工,前期准备工作不算,到94年10月25日正式通车.小记者:您觉得西山成功建造大桥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马书记:最大的收益者应该是西山的群众.小记者:如今,我们的西山已经是改头换面了,那么,您对西山今后的发展有哪些设想呢?马书记:西山是一个以旅游发展为主的镇,这个,现在党委政府对西山的发展前景基本明朗,现在只要按照这个步骤一步步来做,但是发展旅游是需要时间,需要大量的投资,需要时机,这个相对来说,时间要长些.但是,旅游一定要有规模,上了规模,形成气候,那么才能够见到效益.小记者:谢谢马书记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使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大桥的情况,再一次感谢您对我们活动的支持!二、采访太湖大桥游客:(一)采访小记者:您是外地来的游客,您来西山之前,有没有听说过这个太湖大桥呢?游客:听说过.小记者:你听说过的太湖大桥与你现在看到的真正的太湖大桥有什么不同呢?游客:听说过了,才过来转转,大桥还是挺美的.小记者:你今天还准备到哪里去游玩?游客:到几个景点,一路走走看看.小记者:您觉得西山美吗?游客:美!太湖美,西山肯定也美!(二)采访小记者:我是西山中学“碧螺”校园电视台的一名小记者,想向你们问些问题可以吗?游客:好,问什么问题,我可不大会说.小记者:您是第几次到西山来的?游客:我们经常过来,不过不是纯粹的旅游,我们是随便玩玩.小记者:你们第一次来的时候,太湖大桥有没有建成了?游客:已经建了.小记者:那你们经常来,可以说这里交通很方便对吧?游客:对,对!小记者:如果这大桥没有建好,要你们摆渡过来,你们还会来吗?游客:需要摆渡,那肯定不会过来了.小记者:你们觉得这太湖大桥美不美呢?游客:挺美的.小记者:今天你们还会到那边去玩呢?游客:随便,反正自己开车过来的,随便转转玩玩.小记者:也就是说这边很有吸引力罗?游客:对!小记者:希望你们今天玩得比较开心!四、结束语:(小记者1)本次采访活动使我们对家乡西山太湖大桥有了更深的了解,(小记者2)从而使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小记者1)作为家乡的小主人,我们当前应该好好学习,(小记者2)长大了把家乡的明天建设得(合)更加美好。

3. 小学 寻访记怎么写

河 南 寻 访 记 昌玉荣 四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正是人们劳作、学习和出行办事的最佳时节。

10日,作为中华昌氏宗亲联谊会的使者,我早早登上汽车,离开了桃花飘香的肥城,在泰山站转乘火车,直奔中原大地西部古都牡丹城——洛阳。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汽车-火车-汽车接力跑,夜幕垂下后到达了洛阳市伊川县的彭婆镇。

一下车,早就等在那里的西奇先生紧紧抓住我的手,高兴地说:“你可来了!欢迎你。我在这里和三轮车等了你好久了。”

我们随即上车进入了夜幕,拐下公路向东驶去,这时,乡间小路上已经没有行人,到了昌营村,也是一片寂静,只有路边的小卖部还亮着灯光。走进西奇先生家里,年近七十的西奇夫人已做好饭等着我们。

面对他们的热情,我有一种出远门到家的感觉。 昌营村地处洛阳市西南伊川县的丘陵地带,三面沟河相卫,村子居于岭上,从军事角度看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全村有二百多户,一千多人,昌姓人口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当晚饭后,西奇先生找来了族人昌戊辰,并带来了家谱。我们谈论着工作安排,也翻看着家谱。

突然,两个先人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谱上的二世祖凤鸣、凤歧两位先人的资料与我们老家谱折上的资料一模一样,难道这就是我们多年来找不清下落的二十二世两位祖公吗?戊辰先生立即认同了始祖从山东省肥城市石横村来此落居的历史,并当即写在了家谱上。据分析,洛阳一带族人始祖玄居(分析是字号不是原名)公从山东离家从军后因战功卓著而不断升迁,在坐江南凤阳府都督期间,战事需要带兵来到昌营村处安营扎寨,之后落居于此地,故有了昌营村。

玄居公落居后,原在山东石横村老家居住的凤鸣公和凤歧公也来到了这里,因为,他们当时已为成年人或仍给族人有来往,所以,他们就上了石横的谱折。此时,昌营的族人为找到根高兴,我也为找到了两位先祖的去处,理清世系而欣慰。

到昌营的次日上午,我和西奇、西义、戊钦(村支书)一行四人乘车到村东南七里远的昌家老林扫墓祭祖,又一次追忆了祖史和祖情。他们指着不远处一片有围墙的柏树林说:“那里已成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其实那里就是我们的昌家老林,因风水好,被后来权势更大的家族人占了。

对此,引起了我的深思,原来家族弱了也要被人欺啊。今日的我昌氏族人应该反思什么、汲取什么、干什么呢?!还好,听那里的族人说,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十月一日,附近的杨营村、昌沟村和洛阳市北的昌湾村的族人都派人来上坟祭祖,中午由昌营村族人招待他们,共叙族情。

血缘的爱得到了延续。 下午西义和戊钦都去镇政府开会了。

考虑到他们老谱资料记录杂乱,编修新谱工作量大,不利于《通谱》编辑。于是自己关门办公,以西奇先生一支资料作例,给他们编写了一套垂丝图,以供他们工作参考。

晚上又与他们一起分析了四个村子昌氏族人的情况,拟出了一个由各村代表人参加的洛阳分会11人修谱班子名单,为了有利于开展工作,建议由身为镇人大副主任的西义先生为会长,西奇先生任主编。 12号一大早,我和西义、西奇、戊辰一行四人赶往几十里外的洛阳市老城区后河村,这个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其中一个是我们族人较集中的昌湾村,当然其他自然村也有我们昌姓人居住。

我们在公路旁边首先找到了在那里等我们的治文(曾参加首次会议)先生和(大)治文先生两位重名兄弟,他们立即引我们到了曾参加首次宗亲会,也是本支首领的治民先生家里。他们热情相待,立即通知其他家族重要成员来见,特别是当得知始祖来自山东,与我是本家时,大家的心立即融在一起了。

族史、族事、全国宗亲会、《中华昌氏通谱》、成立洛阳分会班子等等族情大事都议论热烈,兴致昂然,不尽不休,直到一桌菜都凉了,大家才不得不高兴地合影后去吃饭。在那里大家研讨了该村已出的谱书,议定了进入洛阳分会班子的成员。

饭后由治民先生陪同去洛阳市找制作谱碟的正献先生,在他那里给他们制留了全国两次宗亲会的四张光盘。并带回了他们制作的谱碟。

三点多,我们坐上了寻找“大宋姓氏研究会”和所谓“王教授”的出租车,结果穿行三市县、区,爬行翻岭行程一百多公里却找不到“大宋姓氏研究会”和所谓的王教授。当太阳落山时才好不容易联系上了所谓的王教授。

我们快到洛宁县原杨坡镇门口时,远远看到一个壮实的四十多岁汉子站在那里,下车见面,他面有窘相,说他叔去年在洛阳出了点事去云南了,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回答说要过了“五一”,接着说他只是代卖一些有关姓氏的册子。我们提出前去看看,他支支吾吾,不说什么,我们提出购买有关我们昌姓的材料,他连思索也没有就赶忙说,没有这个姓的。

至此,不言而喻,他这个上午电话中的“王教授”真实身份应该是个地道的庄稼汉,那个叫王教授来接电话的女人肯定就是有点心眼的农妇了。此时,我们也彻底识破了所谓“大宋姓氏研究会”设的骗局。

晚上九点多,历时五个多小时,行程二百多公里后我们又回到了昌营村。 作者:高阳鹤2009-6-7 02:43 回复此发言 --------------------------------------------------------------------------------2 河 南 寻 访 记 因西奇。

4. 红领巾寻访日记怎么写

今天是2月4日,我们“红领巾假日小队”的10位同学集体在9点到齐,大家满怀信心地准备向“红领巾寻访”的第1站——老红军王颖奶奶家进发。

来到王奶奶家,老远就看见她乐呵呵地对我们招手招呼我们进来。她红光满面,一身的刁皮大衣,显现出她的气宇轩昂。

柯:奶奶好,我们是玄武外校初一(7)班“红领巾假日小队”的小队员,我们今天是来采访您的。

颖:哦,好好好好,谢谢你们!

正说着我跨上前去一步,先敬了一个标准的队礼,就将事先准备好的红领巾系在了奶奶的脖子上。说时迟,那时快。一声清脆的“卡嚓”伴随着白光,已将这美好的、难忘的一瞬间定格,留在了相机里也留在了我们心里。

翔:奶奶,请问你在几岁时参加了红军?

颖:我在12岁就参加了红军。那时,我爸爸去前线打仗,我就留在了部队的文艺团,演戏,为战士们在无味的战争中解解闷,解解压。

顾:奶奶,你们当时的衣服、食品、住宿怎么样?

颖:我们当时很苦。吃的是黑豆,黑豆很不助于消化,吃进去是黑豆,拉出来还是黑豆;衣服一年只发一套,夏天一件衬衣,冬天一件棉衣,冬天只能把衬衫穿在里面,棉衣罩着,鞋子又大只好用布绑好,久而久之腿都肿了;睡的也不是床,用稻草铺一铺,便是很好的了!

多:您在当时那个战火烽飞的年代有什么愿望吗?

颖:战争早日结束,可以有个安稳的家就是我当时的愿望了。

奶奶话音刚落许嘉臻就迫不及待地问:那么您现在有什么愿望?

颖:当然是健康、长寿咯!

说完,奶奶就“呵呵”地笑了起来,在奶奶如花般绽放的脸上我读出了一位老红军,一位85岁的老人那乐观、开朗的品质。

全:奶奶,祝您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颖:谢谢,慢走!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上午的采访内容,来到这位老红军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他们就连一条象样的红领巾都没有,没盐的羊肉是最大的美味!

在思考中,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与**同姓,同家乡的毛银河老爷爷家。

翔:爷爷,我来为您系上红领巾吧。

毛:好哇,谢谢咯。

查:爷爷,您是是什么官职,是干什么的?

毛:我呀,是师级,原来是炮兵部部长。

莹:您说您是炮兵部部长,我听说炮兵和别的兵并不一样,是吗?到底什么方面有差别呢?

毛:是不一样。我们炮兵是以敌人的飞机飞来为信号的,由于不知道飞机什么时候来,就只好睡睡起起,夜里最多起来了7、8次,从起床到开轰只允许用1分钟。

吕:爷爷,天那!你们要起来那么多次,而且还只用1分钟,真厉害!你们作战时发生过什么危险的事吗?您还记得吗?

毛:要说最为危险的事就是一颗炸弹在离我们30米远的地方炸了,当时我在车上吓得一动不动,脸都白了,可我居然一点伤都没受。

曹:爷爷,你退休后都有什么爱好?

毛:我的爱好可多了,画画、刻章、书法……

说着,爷爷就从书房拿来了印有他自己作品的书刊送给我们。

琳:谢谢爷爷,你的爱好可真多!爷爷在书上为我们题几个字吧!好吗?

毛:当然!没问题。

爷爷边说边拿起了一枝笔,凝神思索了一番就在扉页上挥毫泼墨。“卡嚓,卡嚓”无数闪光灯在这一刻对准了爷爷。

最后一张集体照为今天的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次采访,我们明白了如何与环境做斗争,如何在逆境中活下来,他们让我们明白了红领巾的意义,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斗志,还有赤诚的心!

5. 五年级寻访日记怎么写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值得令人称赞的英模,他们的事迹固然让大家感动,但也有一些无名英雄,虽然他们身上没有耀眼的光环,却也是我们非常崇敬的英模。

首先请看我们尊敬的班主任施老师,夜深人静,月明星稀,施老师还在夜空的照耀下写教案。为了我们,为了她喜爱的教师岗位,这又算得了什么?第二天一大早,施老师那黑眼圈和精彩的课堂,让我们明白了上述的那一切。正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以及那爱生如子的敬业精神,施老师赢得了全体同学的尊敬和信赖。

再说我身边的好朋友沈越。沈越的同桌是一个后进生,成绩总是提升不上去。但沈越丝毫没有嫌弃他的意思,而是尽全力地帮助他,每天下午第三节课都要督促他完成好应该做好的作业。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帮助,那个后进生的成绩才有了很大的进步。还有一次,我和沈越正玩得起劲。突然,沈越踢到一个钱包,那钱包里有好几千元呢!沈越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把钱包送到广播站,不敢有一点耽误。正因为如此乐于助人、拾金不昧,沈越才多次被选为“三好生”。现在,我愈加佩服这位的好朋友了。

还有一位不知姓名的老爷爷也一样让我不能忘记。在我上学必经之路有一个年过半甲的清洁工老爷爷。还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傍晚,我放学后一个人走在路上,不时打着寒颤,无意间看到一个橘黄色的身影。呵,这不是清洁工老爷爷吗?瞧,在这冰冻三尺的三冬季节,他的手已冻得乌青乌青的,但他还是咬牙坚持着,为大地的整洁作出自己的贡献。出于好奇,我上前询问他:“老爷爷,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还出来扫地呢?”

老爷爷笑了,皱纹涌上眼角:“俺看地面脏兮兮的,让人看着不舒服,总得有人来扫呀,不是吗?”我一下子怔住了,平凡的话语中让人体会到老人家心地是那样的善良、纯朴,短短的一句话,让我心中萌发由衷的敬重。

还有那风雨之中的邮递员,坚守岗位的警察,医院勤劳的护士……许多平凡岗位上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英模,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个世界之所以这么温暖,是因为有着这些平凡岗位上的英模们的无私奉献。我要向他们学习,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6. 寻访日记的作文怎么写

上个星期四,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跟随吴老师一同去龙降桥村采访了抗美援朝时期的革命家——方斌生老爷爷。

方斌生老爷爷家的房屋外观简朴,令我们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生活朴素的老革命家。

踏进门,方斌生老爷爷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当年的事迹。“1951年5月1日,我参加了军队,那年我27岁,至今已有几十多年了。当时,工兵团有十几个团,我参加了工兵三团,工兵三团被称为“中国工兵第一团”‘,是当时技术最高的工兵团……”方斌生老爷爷边回忆边说。

有位同学问:“方斌生老爷爷,你怕死吗?”方斌生老爷爷神态自若地说:“我不怕死,因为在我的一生中,我已经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每次,我都会想方设法地坚持下来,因为我知道只要你有坚定的意志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听了方斌生老爷爷的话,我们受益匪浅……

从方斌生老爷爷的身上,我不仅看到了革命家那种简朴的生活作风,更看到了他坚定的意志力。

正因为有像方斌生老爷爷那样的老革命家,才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7. 红领巾寻访记怎么写

“红领巾寻访春天的故事”小记者采访稿(小记者1)我是西山中学“碧螺”校园电视台的小记者周嘉悦。

(小记者2)我是小记者倪晨娇。(小记者1)今天我们的采访活动主题为“红领巾寻访春天的故事”,(小记者2)主要是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小记者1)家乡西山有哪些巨大的变化。

(小记者2)好,现在就让我们(合)出发吧!一、采访原西山党委书记:小记者:我们家乡这些年发展变化很快,特别是1994年10月25日太湖大桥的成功建造,可以说大桥对西山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见到了原西山镇党委书记马德芳书记。

小记者:马书记,您好!下面,我就太湖大桥向您提几个问题可以吗?小记者:请问当时怎么会想到建造大桥的?马书记:因为西山是太湖中的一个孤岛,历史上,群众的生态、生活相当不方便,特别是群众遇到急事、疾病,要想出去的话,往往会碰到天气阻碍。南方有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还有一句是“大路大发,小路小发,无路不发”,在这种情况下,就趁改革开放的东风,西山的群众和西山的政府,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解决交通问题。

小记者:这项工程前后共花了多少时间完成?马书记:整整两年时间,是92年的10月27日正式打桩动工,前期准备工作不算,到94年10月25日正式通车。小记者:您觉得西山成功建造大桥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马书记:最大的收益者应该是西山的群众。

小记者:如今,我们的西山已经是改头换面了,那么,您对西山今后的发展有哪些设想呢?马书记:西山是一个以旅游发展为主的镇,这个,现在党委政府对西山的发展前景基本明朗,现在只要按照这个步骤一步步来做,但是发展旅游是需要时间,需要大量的投资,需要时机,这个相对来说,时间要长些。但是,旅游一定要有规模,上了规模,形成气候,那么才能够见到效益。

小记者:谢谢马书记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使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大桥的情况,再一次感谢您对我们活动的支持!二、采访太湖大桥游客: (一)采访小记者:您是外地来的游客,您来西山之前,有没有听说过这个太湖大桥呢?游客:听说过。小记者:你听说过的太湖大桥与你现在看到的真正的太湖大桥有什么不同呢?游客:听说过了,才过来转转,大桥还是挺美的。

小记者:你今天还准备到哪里去游玩?游客:到几个景点,一路走走看看。小记者:您觉得西山美吗?游客:美!太湖美,西山肯定也美! (二)采访小记者:我是西山中学“碧螺”校园电视台的一名小记者,想向你们问些问题可以吗?游客:好,问什么问题,我可不大会说。

小记者:您是第几次到西山来的?游客:我们经常过来,不过不是纯粹的旅游,我们是随便玩玩。小记者:你们第一次来的时候,太湖大桥有没有建成了?游客:已经建了。

小记者:那你们经常来,可以说这里交通很方便对吧?游客:对,对!小记者:如果这大桥没有建好,要你们摆渡过来,你们还会来吗?游客:需要摆渡,那肯定不会过来了。小记者:你们觉得这太湖大桥美不美呢?游客:挺美的。

小记者:今天你们还会到那边去玩呢?游客:随便,反正自己开车过来的,随便转转玩玩。小记者:也就是说这边很有吸引力罗?游客:对!小记者:希望你们今天玩得比较开心!四、结束语: (小记者1)本次采访活动使我们对家乡西山太湖大桥有了更深的了解,(小记者2)从而使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小记者1)作为家乡的小主人,我们当前应该好好学习,(小记者2)长大了把家乡的明天建设得(合)更加美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寻访怎么写

知识

人的英文怎么写

阅读(1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的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人的英文全写怎么写,没有人的英文怎么写,“我最爱的人”英文怎么写。人 1, human being/mankind 强调作为人类 (总称)2,person 不分性别的(某)个人3,people 强调人们

知识

年度考核结果怎么写

阅读(23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年度考核结果怎么写,内容包括年度及任职期满考核结果怎么写,2011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年终总结开头和结尾怎么写,年度及任职期满考核结果怎么填。原发布者:hg7518101学年度及任职期满考核结果该同志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

知识

售后服务体系怎么写

阅读(1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售后服务体系怎么写,内容包括什么事售后服务体系情况该怎么写现行文件是啥该怎么写,售后服务体系怎么做,售后服务体系。所谓先行赔付,就是当经营者不在时候,消费者可以向市场主办单位提出赔偿,然后再由市场主办单位对经营者进

知识

人英文怎么写

阅读(18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人的英文全写怎么写,人的英语单词怎么写,人的英文单词怎么念。人 1, human being/mankind 强调作为人类 (总称)2,person 不分性别的(某)个人3,people 强调人们

知识

晨曦怎么写

阅读(1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晨曦怎么写,内容包括晨曦的作文怎么写,日文的"晨曦"怎么写啊,晨曦的曦字怎么写。很久没有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仰着头望天空看了。阳光是那样耀眼,穿过空气中的湿气形成一道道光束。站在医院九楼的阳台往外望去,远处的水塔、高

知识

简笔画怎么写

阅读(1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简笔画怎么写,内容包括怎样用简笔画表示"盐"这个字,可以让不认识字的人一看就懂,作,张晓毅简笔画怎么写,请问中秋节简笔画怎么写。打开手机WPS软件。

知识

怎么写除夕

阅读(1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么写除夕,内容包括我的除夕夜怎么写,除夕作文怎么写,除夕夜的作文怎么写。在每一年的新年尾声,我总会盼望着另一个的除夕到来,在2009年充满期盼的我,终于已经等来了2010年的除夕。除夕总是多姿多彩的,我最喜欢

知识

灵魂怎么写

阅读(1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灵魂怎么写,内容包括以“灵魂”为题该怎么写作文有类似的文章吗,灵魂的繁体字怎么写,高处绽放的灵魂作文作文怎么写。落叶的灵魂 初秋的黄昏也许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景色,在认真享受美好景色的那一片刻,一片枫叶幽然悠然的飘

知识

眼字怎么写

阅读(13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眼字怎么写,内容包括眼睛的眼字怎么写,眼字笔画顺序怎么写,眼字的繁体字怎么写。眼的繁体字怎么写 ( 眼 | 眼 ) 眼的QQ繁体字是什么 ( 眼 | 眼 ) 眼的拼音/眼的音标 yǎn 眼的意思→眼是什么意思→眼的

知识

除夕怎么写

阅读(15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除夕怎么写,内容包括除夕作文怎么写,作文,《我的除夕之夜》怎么写,斯妤写的除夕1、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腊月二十九是日子是的日。列个提纲吧:可以从除夕的来源写起,这个百度上有2、以前的除夕你们家有的美好的回忆,表达你对今

知识

鸿字怎么写

阅读(34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鸿字怎么写,内容包括鸿字的笔画顺序怎么写,鸿字怎么写才好看,鸿字分开怎么写。

知识

沙字怎么写

阅读(15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沙字怎么写,内容包括沙这个字怎么写好看,沙字繁体怎么写,古代沙字怎么写。

知识

狮怎么写

阅读(1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狮怎么写,内容包括狮子的英语单词怎么写,狮子的狮字怎么写,狮字怎么写。狮的笔画:撇、弯钩、撇、竖、撇、横、竖、横折钩、竖

知识

堂单怎么写

阅读(3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堂单怎么写,内容包括出马仙堂单怎么写,老式堂单怎么写的,,保家仙堂单怎么写。一定要在仙家名字边上注明(领兵, 大报马,跑堂,扫堂,押堂,护堂,看堂,护法金刚,引路人等主要职位写上就可以了,这是四梁八住的详细分工。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