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驳论文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议论文是比较常见的文体之一,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其中,论点体现了作者的观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理论和事实,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式,三者密不可分。就论证方式而言,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直接阐明论点,与之对应的是“立论文”;驳论是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主张,与之对应的是“驳论文”。今天,我们要谈的是驳论文。要驳倒对方,须从议论文的三要素入手,可直接反驳对方论点,也可间接反驳对方的论据和论证,使之错误论点无处可藏。
一、反驳论点。行文时,可直接反驳对方论点,也可间接反驳对方论点。间接反驳又分归谬法和反证法。归谬法是就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使之露出马脚,由此进行反驳;反证法是证明与对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驳倒对方。魏巍在《个人与集体》中就使用了归谬法,针对“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的错误论点,做出如下推论:我们的人民在四大家族的压榨下,挣扎在死亡线上,人人都为自己,请问,还有没有人民的解放?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国土的那些年月里,大家抱定“人人为自己
3.
2. 如何写好二、三百字的驳论文
写驳论性的文章,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对准靶子。
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怎样树起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下。
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二是摘引。
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②要抓住要害。
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
③要注意分寸。对于敌人的反革命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
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以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决不可相提并论。 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
破和立是辨证的统一。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
因此,立论和驳论在议论文中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
3. 如何写驳论文
怎么写驳论文 写驳论文,要树立起自己的观点、主张,必然要对对方的论点、论据或论证进行反驳。
常用的反驳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事实揭穿法。
即抓住对方论点的虚伪性,用事实予以驳斥。例如《有钱就幸福吗》一文中作者列举马克思、居里夫妇、舒伯特、巴尔扎克等人的事实,他们都没有钱但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因而是幸福的。
用事实直接驳斥错误论点,可谓义正辞严,一针见血。二、打击要害法。
即抓住对方论点的要害所在,予以分析解剖,揭露其实质。例如《“友邦惊诧”论》在批驳“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时写道:“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车府就怕了……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这段话击中敌论要害。既然不要“国将不国”,国府何以失了东三省不声不响?而学生的爱国行为倒是“国将不国”之举?两相比较,敌论的荒谬绝伦及其卖国真面目就暴露无遗。
作者抓住这一要害,分析解剖,驳倒“敌论”。三、论是证非法。
即独立地论证对方论点相对立的论点。从而反证对方论点是错误的。
例如《俭以养德》是一篇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议论文,作者对“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的错误观点开始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提出一个与之相对立的论点“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加以论证:一论鲁迅的一件袍子穿了好几十年的事实,二论国家干部或先进劳动者的一举一动对周围人发生的影响,三论胡花钱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事实。层层推进,把正确的观点树了起来,错误的观点也就随之而倒。
四、揭穿谎言法。即指出对方论据是一派胡言,从而推翻对方的论点。
例如《“友邦惊诧”论》在批驳诬陷学生“捣毁机关,阻断交通……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论据时,引用《申报》的消息,证实某部员“架去重伤”,某秘书“失踪之事”纯属谣言,而学生倒被镇压,死伤惨重都是事实。这样,是非曲直,一清二楚,事实真相,一目了然。
论敌论据一倒,论点自破。 例文 论“小事”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表扬了一些遵守纪律、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的同学。
会后,张宁同学说:“区区小事,何足道哉。”这个同学平时散漫,纪律松懈。
有一次,他没有做值日,组长批评他,他还和组长吵架,强词夺理。老师知道了这种情况后,批评了他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他却说:“芝麻点儿小事,有什么了不起。”
难道这些真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吗?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而实现四个现代化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我们青少年一代不仅要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从小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就需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从点点滴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日积月累,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中学生的道德规范。
优秀售票员李素丽,热情对待每一位顾客,搀扶盲人上下车,为老人、病人让座,主动为外地人介绍站名。这些看起来是很平凡的小事,但处处体现了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好事可以看出一个人高尚纯洁的心灵,小事不小。张宁同学认为“区区小事,何足道哉”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
难道一个人高尚的品德不是在日常平凡小事中培养成的吗?轻视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怎能干好建设祖国的大事?轻视每一块砖瓦,怎能盖好高楼大厦?轻视每一滴水,哪会有浩瀚的汪洋呢?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须从平凡小事做起,一个人犯错误,也往往是从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俗话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坏事虽小,但它腐蚀了一个人的灵魂。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最后就会跌进犯罪的泥坑,成为人民的罪人。
我校有一个学生就是这样,他平时不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身坏习气,迟到、旷课,甚至结交一些社会痞子,老师多次教育,拒不接受,置若罔闻,终于发展到到社会上打群架,拦路抢劫,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受法律的制裁。
这样的事例使人触目惊心。如不防微杜渐,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古人说的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它,也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它,从发展的观点看,小事和大事是紧密相联系的。
有关思想道德的事,决不是小事,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评析:这是一篇驳论文。
作者按着先引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再进行分析批驳,最后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的思路来完成的。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的引出了张宁的“区区小事,何足道哉”和“芝麻小事,有什么了不起”的错误观点。
第二、三、四自然段是分析批驳部分,这部分是从正反两个方面,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批驳错误论点的。二、三自然段是从正面入手来分析批驳,先是讲道理,然后引出李素丽的事例,来说明平凡小事,可以培养人的性格,李素丽的事迹,正说明了她是从平凡小事做起,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表现了她高尚的道德情操。
紧接着连用反问句,语气强烈,不容置疑,强。
4. 谁可以告诉我驳论文要怎么写啊
从正确的论点出发或者以正确的论点为指导揭露、驳斥错误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称为驳论性议论文。
驳论性议论文中,批驳是文章的主体。批驳对方的论点一般有三种方法:⑴,驳论点。
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者中,论点的错误是要害,论据和论证是为错误的论点服务的。反驳错误的论点,是写驳论文的主要的一种反驳方法。
⑵,驳论据。错误的论点总是依靠站不住脚的或荒谬的理论、虚假的事例作为论据来支撑的。
只要把这些论据推翻驳倒,论点就失掉了它的支撑,也就会不攻自破了。⑶,驳论证。
错误的论点不仅依靠荒谬不实的论据来支撑,而且常常利用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错误论证、推理来作诡辩。驳论证就是要揭露错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不合理联系,指出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混乱和荒谬。
写驳论文首先要分析对方的错误言论,找出它的要害,并选准批驳的“突破口”;其次要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掌握确凿的事实作为反驳的依据。驳论性议论文虽然以批驳为主,但破中有立,而且归根到底破还是为了立,所以在把对方的错误见解和主张驳倒之后,仍然要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
5. 驳论文怎么写
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就是驳论。
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 驳论是通过驳斥敌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
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 驳论与立论一样,是一种议论和说理的方式。
在进行驳论时,应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以理服人的原则。在一篇文章里,立论和驳论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进行驳论,事先必须占有材料,对错误言论进行周密的分析,弄清它的症结所在,集中一点,才能一针见血,击中要害。“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是驳论的要领。
驳倒了错误的论点,正确的论点才能确立起来。 进行驳论,还要选准角度。
如同打仗一样,进攻的角度选得不好,就不能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驳论的方法,最基本的仍然是摆事实、讲道理,立论的各种方法都可以在驳论中使用。 驳论的一般方法包括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
驳论点是就文章的论点中的根本性错误,与相关基本原则冲突的部分进行反驳。 驳论据是对文章的支撑——论据进行反驳,既可以直接反驳,也可以通过归纳论据中的谬误的办法反驳。
驳论证是对文章的论证方式进行反驳,针对举例论证可以是找出例子与事实,情理不符的部分,针对排比论证,可以指出 排比中不合理的部分,针对道理论证(马克思主义原理)可以采用哲学知识指出其错误的方法进行反驳。 常用的驳论方法有直接反驳、反证法、归谬法等。
(1)直接反驳,就是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证明敌论点是错误的方法。 (2)反证法,为了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反证法。
例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就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然后运用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从而驳倒了反面论点。 (3)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
例如:如果按那些政治“精英”们所述的理论来分析,只会产生这样一个现实:即凡是走上资本主义私有化道路的国家,全部或至少大部都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但可惜的是,这种现实还不存在,这种材料在现实的世界上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