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亲子阅读读后感家长的话怎么写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亲子活动是少之再少,大多是父母长期工作,工作下班后又给料理饭菜,而孩子放学就是做作业,根本没有一点时间来陪孩子,更不要说在一起学习读书了,所以这次学校组织亲子共读,我们要好好珍惜.读书,是人生的一大积累,它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锤炼顽强拼搏的意志,更能丰富课外知识与大脑的智慧积累,它可能影响我们新一代的一生.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生,是一个难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是一个不称职的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并不能做到每天陪儿子共读,但我每星期至少能陪孩子两次共读.自从开始亲子共读,在与儿子的一同阅读、一同学习中,我又重新找回了那种美妙与神奇,每次亲子共读都是乐在其中,回味无穷!我们在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时,一起享受书中人物的喜怒与哀乐,一起感受到主人公顽强不息的精神和超强的生存能力,给孩子讲解碰到困难时,要象鲁滨孙在困难环境中顽强不息的精神,不可以遇到困难就逃避,而是想方设法的去克服解决它.我在欣赏孩子的成长中也收获了快乐,书中的童真童趣拂去了我心灵上的尘埃,让我有幸走进孩子的世界,懂得如何去亲近这些纯真的天使.。
2. 家长会的感想和收获怎么写
做为一名家长参加了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感受很多,通过此次家长会,对教师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家长在家应该督促孩子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及时检查,认真辅导。通过与会老师的讲解,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实用有效的教育方式。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习兴趣,使孩子能自觉自愿的学习知识。
2、家长辅导时注意帮孩子养成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
3、知答案,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4、避免过度的批评和打击,通过表扬、肯定、鼓励和奖励。
等正面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树立自信心。
5、坚持勤练、勤读、勤算、勤写,持之以恒必能有所收获
二、生活习惯养成
1、早睡早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保证正常的学习。
2、注意写字姿态,保护视力,坏习惯一旦养成则很难纠正。
3、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使用垃圾袋和抹布,从小事做起。
4、养成自己记作业和整理次日使用书本文具的习惯。
只有现在帮孩子打好基础,才不至于耽误了他们的前途,相信总有一天孩子也会理解老师和父母的用心良苦。希望在以后的时间能与老师一起陪伴孩子顺利的走过难忘的学习阶段。
3. 家长的学习心得怎么写
家长的学习心得怎么写
通过几次家长学校的学习,收获很多。虽然我自己也是一名教师,但我从家长学校中也学习了很多东西,受益非浅。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体会:
一、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第一期家长学校聘请的特级教师钱金铎老师所做的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学辅导的讲座,对如何辅导孩子做数学作业大有裨益。尤其是在辅导中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对孩子数学的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听了之后,让人感觉受益非浅。
二、要学会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听了张和珠老师的讲座,对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以及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何入手,有好多收获。
比如要引导孩子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从而发现问题,产生疑惑,萌发求知欲望。要适当满足孩子对读物的兴趣取向。为孩子订购图书、报刊时,要尽量采取指导、建议与商量结合的态度。要多鼓励孩子读书,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些感兴趣的图书,从而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带孩子去书店,让他自己挑选自己喜爱的书。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大有裨益。
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
心理学分析,只有不断地利用外界刺激加以强化,兴趣才能保持持久和稳定。当孩子对某种读物产生兴趣时,要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对孩子的读书活动给予关注。找机会让孩子讲书中精彩的内容,讲他的感想,参与孩子讨论读后感。结合孩子在语文课学过的有关内容“借题发挥”。这样强化孩子的读书兴趣,使之坚持读书热情。
当孩子读了书、增长了知识,产生了感想,提高了能力,获得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在阅读过程中好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常用字,而不是孤立的去识字。正确的引导,孩子从中体验到阅读的愉快从而产生再阅读的愿望,抓住时机,对良好阅读行为进行强化。
最后,为孩子读书创造条件,优化环境。
张和珠老师强调外界环境条件是孩子读书的外因,父母的素质、住房的条件、家庭生活习惯、住地环境的氛围等诸多方面均是影响孩子读书的因素。父母应起表率作用,多读书多看报,不断更新和增长知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生活习惯要注意,如果孩子看书,家长应对孩子读书的干扰;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小天地,有明亮而柔和的光线,舒适的桌椅,实用的书柜,有这样一个适宜放松的环境,使孩子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享受。
三、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健康关系一个民族的未来。如果自私、冷漠、孤僻、只讲索取不愿奉献占了上风,真让我们为未来捏一把汗。知心姐姐告戒我们家长不要片面看待孩子的分数,只抓分数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这样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心理问题:敌对情绪、心理负担重、脾气古怪、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等。因此,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实事求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置目标,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4. 家长感言怎么写
举例:家庭教育心得——我们与孩子同成长 五年级XXX家长 从孩子呱呱落地那时起,我们就承担了教育子女的重任。
希望他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身体健康,善良并富有同情心、有成就,为人处世有原则。转眼间孩子已经十岁,步入了小学五年级。
在这十年中,因为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爱,当然孩子也带给我们家庭数不清的欢乐和烦恼。我们共同成长,共同感受,共同分享成长过程中的泪水和甜蜜、失败和成功。
我们也是第一次升任父母,第一次当家长,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下面是我们家庭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心得一:及时沟通,平等交流。
平等沟通和交流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沟通是钥匙,能够打开父母和孩子的心扉,使二者亲密无间;沟通是桥梁,可以连接父母和孩子的心灵,让双方相亲相爱,因此,良好的沟通是成功家教的基础。
孩子处在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时代,以往 “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已真正成了浮云,拿过去的观念对话教育已很难达成默契,必须以他们的思想、视角去平等的地位对话,以他能够理解的语言、喜欢的沟通方式及愿意接受的方式,及时沟通和交流。加强沟通,多与孩子接触,参加孩子的日常活动,关注孩子的变化,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考虑,设身处地为孩子考虑,与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焦虑和想法,真正体会孩子心里的想法。
不能一味地用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让孩子听你的话,一方面只能让孩子泯灭天性、锐气,变成“克隆”的自己,另一方面,孩子必然产生反感。记得有一次,给他布置家庭作业时,当儿子气愤地反问我:“就因为您是爸爸,您就可以这样吗!”我沉默一会后,给他讲解为何布置家庭作业的缘由。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让我们和孩子融为一体,没有间隔,相互理解共同成长。 心得二:以身作则,率先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现在的独生子女们,作为新新人类,一个孩子全家宠着、爱着,个个都是家里的“小太阳”。
有时用软的不行,用硬的也不奏效,不好管理,真可谓“江郎才尽、无计可施”,所以要求他做到的事情,我们尽量的也要做到,例如:要求他不要经常打电脑游戏,那首先我们也要做到不玩儿,努力去做他的榜样。孩子是有思想、有血有肉的,我们为孩子所付出爱心、所付出的耐心、所付出的关心,他们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
家长的言传身教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会感动孩子,会教育他们无论何时,对社会,对老师,对家庭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带着一颗诚实、善良、感恩的心去努力创造光荣,享受光荣。
心得三:培养自信,树立信心。自信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孩子充满自信就会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超越,获得最终的成功。孩子在弹琴、语言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从四岁开始学电子琴,起初妈妈和他一起学,常常一起唱谱、练琴,在过程中鼓励、指导他。
学琴的过程非常枯燥,期间曾一度想放弃。我就问孩子有没有信心通过努力学习完善自己在弹琴方面的天赋。
“有信心”他回答地很响亮,表示决不气馁。通过家教一对一的辅导和每天一次每次1小时的训练,他终于有了一定的进步,并顺利通过了电子琴五级考试,拿到了证书,参加全国星星火炬杯电子琴大赛获奖。
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每个假期都选购一套适宜书籍作为礼物送给他,通过阅读文学、历史、天文、军事、卡通等方面书籍,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了求知欲,更增强的自信。当家庭闲聊出现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等争执时,他就会如数家珍地予以解答,那感觉很爽,很自信。
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多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每当遇到困难,多鼓励安慰,帮他培养自信,树立信心。
以恰当的方式批评孩子所犯的错误。孩子是夸出来的!心得四:夯实基础,养好习惯。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从正面影响人的一生。
好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好习惯也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孩子是一张洁白的纸,关键是您往这上面如何写。
一旦养成好习惯,孩子将受益终身。从孩子一出生,每个家长都能意识到好习惯和坏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家长都能意识到习惯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培养孩子好的生活和学习的良好习惯,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恒。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的关键阶段,一旦基础夯不实,以后很难改变局面。所以在这个阶段,要加倍严格要求孩子,从细微之处做起,不过分溺爱,用学校、家庭的制度去约束,继而形成习惯,培养学习的自觉性。
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爱清洁讲卫生、自己整理房间、对人有礼貌等一些生活习惯。学习上培养有计划、循序渐进、永不妥协的好习惯:每周在我们的帮助下孩子自。
5. 家长会的书面感受怎么写
要点:首先说明通过开家长会收益颇多,然后逐条论述心得体会,最后通过谈一下未来孩子教育应该怎么做。
正文:
今天我参加了学校的家长会,对教师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下面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一个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受益终身,一个坏的习惯,会徒增许多弯路和挫折。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也就不会产生依赖思想。早晨晚起,怪父母没叫,学习用具没带,怪父母没提醒等诸如此类现象,在许多家庭都是司空见惯。
如果每天都有一个规律,习惯成自然,我想孩子想发生此类情况也难。当然,我们家长自身应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多支持,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十分聪明,孩子的“行”与不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怎样看待孩子——是多鼓励?还是给他们泄气?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潜能,而潜能的发挥与对他们的赏识是分不开的。多给他们鼓励,多给他们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记得有一位科学家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并不是财富,而是自信心。”可见,自信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永远不要说自己孩子笨,不要把自己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相比,不要作横向的对比,只要孩子与自己比,哪怕有一点进步和提高,都值得赞扬。
第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
当一个好家长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与孩子一起共同进步。家庭里到处都是一个学习的氛围,我相信孩子也会学得很开心,很轻松。多陪陪孩子,陪他看书,陪他学习,多与他沟通也教他与别人沟通,这样就可以在生活、在学习中学习。
第四,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这一点上,校长就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发表讲话,让我们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特别是怎样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确实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前,我可能和大部分宠爱孩子的家长一样,对孩子包办的太多。
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己经有一定的自立能力了,他有自己的想法,有展示自己并期望得到赞美和鼓励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与孩子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孩子做选择和决定。
放手让孩子接触生活,体验生活,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经受磨炼,提高能力,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相信他们,相信我们早一天放手,孩子就会早一天长大。
第五,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需要学习和用心,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意识到了将来孩了在社会上将面临激烈的竞争,所以对孩子的学习都抓得很紧,这样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要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与孩子交朋友,做到平等对待。不讲大道理,让他亲身体会一些人生哲理,保持身心及心理健康。
第六,要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我们要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孩子,要努力成为孩子信赖和尊敬的好朋友。只有和孩子养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会乐于和我们沟通、交流,我们才能更好的影响和引导孩子。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次家长会后的感想。总之,通过这次家长会,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一定要站的更高些,看的更远些,想的更深些,做的更实些。
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只要我们做父母的能够注意方法,多和学校老师沟通,双方共同关注教育孩子,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成功,未来一定很精彩!
6. 家长会过后家长的感悟是什么怎么写
家长会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这次家长会,收获很多,也学习了很多东西,受益非浅。
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体会: 一、注重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特别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平时的言谈举止,每一件事的处理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都会对孩子产生较大影响,最能对孩子数学的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学会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何入手,有好多收获。
比如要引导孩子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从而发现问题,产生疑惑,萌发求知欲望。要适当满足孩子对读物的兴趣取向。
为孩子订购图书、报刊时,要尽量采取指导、建议与商量结合的态度。要多鼓励孩子读书,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些感兴趣的图书,从而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带孩子去书店,让他自己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