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都字的笔顺怎么写
都的拼音:dū dōu
笔画数:10
笔顺、笔画:
横、竖、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基本释义:
[dū]:1.大都市:~市。~会。通~大邑。 2.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 3.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 4.总:~为一集。 5.居:“~卿相之位”。 6.古代称头目、首领。 7.姓。
[dōu]:1.全,完全:~要。功课学得~不错。 2.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不动。
2. 都的繁体字怎么写,都的繁体字
简体汉字:都
繁体汉字:都
汉语拼音:dū,dōu
汉字注音:dū,dōu
都的部首:阝
都基本解释
1. 都 [dū]
2.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
3.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
4.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
5. 总:~为一集。
6. 居:“~卿相之位”。
7. 古代称头目、首领。
8. 姓。
9. 都 [dōu]
10. 全,完全:~要。功课学得~不错。
11. 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不动。
12. 都详细解释
1. 全部 [all]
2. 表示全部包括在内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你的话并不都对;都子(乞丐);都把势(总头目)
4. 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如:都是你老磨蹭,害得我们来晚了
5. 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某事物极端的、异常的或不大可能有的情况或事例 [even]。如:今天天气真怪,中午比早晨都冷
6. 表示已经 [already]。如:茶都凉了,赶快喝吧!
7. 另见 dū
参考资料
查字网:
3. 字怎么写好看
我想提出一些写字的建议,便于家长在家指导孩子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另外,写字是个长期的练习过程,目前正是起始阶段,孩子写字不好看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注意写字好习惯的培养,慢慢来,孩子的字会越写越好!
1、写字姿势一定要正确
写字儿歌: 写字时,要坐直, 头要正,肩要平, 眼离本子有一尺, 手离笔尖有两指, 身离桌边有一拳。
写字首先要保持一个端正的坐姿:两脚放平,两腿并拢,身体坐直,两肩放平,头要放正。其次,握笔姿势要正确(见上图),我发现一些孩子在写字时握笔太下面了,所以手遮住了眼睛的视线,头部就会歪着,也希望家长多提醒孩子注意。最后,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就是本子要放在自己的正中间,用自己的两个胳膊压住本子的两个角,人要离桌子有一个小拳头的距离,不要整个人趴在桌子上写字,否则本子也会翘角、弄皱了。保持本子的平整、干净也非常重要。特别是2号本,是带回家的练习本,学生不大珍惜,希望家长能提醒孩子认真书写,保持本子干净平整。
2、写字的注意点:
(1)写字前仔细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个很重要,曾经有这样一位家长跟我说过:可能刚开始时很麻烦,不过写得多了,练得多了,孩子就养成了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字也会越写越好。因此,我在课堂学习生字的的时候,都是让学生先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才来按照笔顺描红,加深笔画的位置的印象,为课堂写字做好铺垫。
(2)能自己看着书上的提示说出笔画顺序,如:“方”,第一笔是点,第二笔是横,第三笔是横折构,第四笔是撇。知道了笔画顺序再写字,才不会写倒笔画的字,特别是现在的字笔画越来越多了,一定要注意笔画的顺序,还有记忆字形的好办法。比如说左右结构的字,都有偏旁,如:“村”是木字旁加一个“寸”。"们"是单人旁加一个“门”等等。
(3)字要写得漂亮,就一定要写好顿头、捺脚、撇尖,每一个笔画要一笔写成(一气呵成),不能反复描笔画,笔画不能歪歪扭扭,笔迹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淡,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太细容易划破本子),每个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不能“顶天立地”撑满田字格,也不能踩在田字格的下面的线上。
(4)如何擦橡皮:其实一开始就应该让孩子养成不依赖橡皮的好习惯,一次就能把字写好最佳,节约时间,这就离不开写字前的认真观察字的位置、笔顺,争取一次过关。不过因为课堂上写字时间紧张,老师看到学生字没有写好只好让孩子擦掉重写,导致现在不少孩子严重依赖橡皮。因此,现在建议在家写2号本时,家长让孩子不用橡皮,字没写好就先在别的本子上练,写到好为止,争取让孩子早日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书写好习惯。
4. 墓碑上的字怎么写,都写什么,有一定的格式吗
碑文
--------------------------------------------------------------------------------
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
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蔡邕,一个是唐朝的韩愈。蔡邕曾对卢子干、马日碑说:"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唯郭有道无愧于色矣!"因为只有《郭泰碑》是颂当其人的,其它的碑文则都颂非其人,可见他作墓碑大多是对人溢美过誉的。韩愈撰《柳子厚墓志铭》,转弯抹角地批评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改革集团一事。这批评虽然全是出于韩愈保守的个人偏见,很不持平,但是,作为碑文,他采用褒贬兼用的方法,打破只称人之善、不称人缺点的传统做法,却是值得提倡的。总之,不管褒也罢,贬也罢,以不失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古人的墓碑、墓志都有定制。碑多是长方形,螭首龟趺。碑头用篆体书写某朝某官某人墓碑,叫做"篆额"。墓志较小,多为方形,刻石加盖,上写某官某人墓志,叫做"书盖"。有了"篆额"和"书盖",碑文、志文的前面就不必再刻题目了。
墓碑文的题目。称墓碑铭并序的,是先序,次碑,后铭;称墓志铭并序的,先序,次志,后铭;称墓志或墓碑的,有志或有碑而无铭;称墓铭的,有铭而无志;也有虽只名志或碑,却各项都具备的。
墓碑文的体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墓志的内容也包括姓名世系、籍贯、行为事迹、年寿、逝世年月、子孙大略、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铭文是总括性的赞语,多为韵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骚体都行。墓碑、墓志所包括内容大体相同,只是志求简明而碑尚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