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惕字解释
惕tì Tì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惕的中文解释以下结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0336236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惕 tì部首笔画部首:忄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五笔86:NJQR 五笔98:NJQR 仓颉:PAPH笔顺编号:44225113533 四角号码:960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D5基本字义1. 戒惧,小心谨慎:警~。
~惧。~~。
~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
2. 疾速:“一日~,一日留”。详细字义〈动〉1. (形声。
从心,易声。本义:害怕,放心不下)2. 同本义 [be on the alert against]惕,惧也。
——《玉篇》惕,敬也。——《说文》夕惕若厉。
——《易·乾》。郑注:“惧也。”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国语·楚语》。
注:“惧也。”无日不惕,岂敢忘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行人皆怵惕。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愧惕惭惧。——唐· 李朝威《柳毅传》3. 又如:惕息(忧心戒惧,不敢喘息。
形容恐惧到了极点);惕惕(忧心戒惧;忧劳);惕 虑(戒慎谋虑);惕心(心有所惧)4. 忧伤 [distress;sad]血去惕出。——《易·小畜》。
虞注:“忧也。”抱拙终身,以死谁惕。
——柳宗元《乞巧文》5. 又如:惕然(忧虑的样子);惕想(忧思)常用词组1. 惕厉,惕励 tìlì,tìlì[be on guard against;be vigilant] 警惕,戒惧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易·乾》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后汉书·马皇后纪》2. 惕惕 tìtì[be full of trouble;fear] 忧劳;恐惧心焉惕惕惕 Tì详细字义〈名〉1. 姓。
2. 涛的连笔字体怎么写
1)【连笔字】即行书,草书的俗称,凡笔画首尾相连皆是连笔字。
2)【涛】草书的几种写法
【涛】字的方正字迹-邢体草书简体写法
【涛】字的钟齐流江硬笔草体写法
【涛】字的书体坊米芾体写法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3)【涛】字行书的几种写法
【涛】字的德彪钢笔行书写法
【涛】字的方正硬笔行书简体写法
【涛】字的经典繁行书写法
【涛】字的全新硬笔行书简写法
【涛】字的叶根友毛笔行书简体写法
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3. 风流惕党是啥意思
风流倜傥 词目: 风流倜傥
发音: fēng liú tì tǎng
释义: 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一般形容有才情、潇洒不凡的人。
出处: 明·许三阶《节侠记·私仰》:“羡英年壮节堪多,似冰心在玉壶,散财结客,侠比三河,风流倜傥,名倾六辅。”
示例: 她的男人祖上也是一个满皇后裔,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私下里琴棋书画无所不能。(陈染《私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