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牧童捉鸣蝉怎么写短文
一天下午,有一位牧童兴高采烈的下山来到一个大森林里,他身披一件深绿色衣服,穿着一条白裤子,骑着一头老黄牛边唱歌儿,边跳舞.
突然,他看见一棵大树上有一只鸣蝉,他连忙跳下牛背,闭上嘴巴一步一步向树走,他一摇树蝉掉到地上惊醒了,蝉正想起飞,忽然,牧童一跳,然后用袋子一盖,再用绳子一捆,蝉就出不来了,他高兴的跳来跳去,兴奋的说:“我捉到了!我捉到了!”牧童心想:以后我带弟弟、妹妹来捉,合起来一定很多,那么就可以开唱歌大会了!牧童就这样想着,他一边想一边高兴的回家了.
2. 写一篇一个小孩捕一只鸣蝉的作文
夏天,总是可以在艳阳高照的时候听见知了在叫,好像在抱怨夏天的炎热,但你如果在茂密的树林里听到知了叫的话,那一群知了有规律的叫声就像一曲耐人寻味的旋律,成了夏天里最有特色的一支歌曲。
有一天,我觉得有点无聊,便和哥哥约好去公园里捉知了。不过白天太热,所以我们便约在傍晚。到了约定的时间,我们在公园里见面了,我看了一眼哥哥准备的“捕蝉用品”,哇,准备的好齐全啊!有笼子,杆子,还有用铁丝、网和木条制成的捕捉用品等等。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分头行动:我虽然比哥哥年幼,不过,我的视力可不差,所以就由我来寻找树上的知了。而哥哥比我高,手和脚也比我更有力气,所以就由他来捉知了。我们来到一棵大榕树旁边,听见有许多的蝉声,因此,我断定上面应该有不少知了,可等我们靠近时,那上面的知了突然不叫了,可我认定上面的知了还没有飞走,所以便开始行动了。我用手电筒在树上仔细地寻找着,但还是找不到。我不灰心,又继续找着,突然在大树枝上发现一个黑不溜秋的东西,哈哈,原来是只蝉。接下来该哥哥出马了,只见他先专注地盯着那只知了,然后用网兜打了下去,正好逮住,哥哥行动敏捷、手脚利落,我真佩服他,他把蝉套到网兜里之后,我便用手去抓,没想到这小小的蝉,力气还不小,它居然用小小的爪子死死的叮着我的手,唉,疼死了!我忍着痛,用另一只手把蝉抓起来,放进笼子里。虽然被蝉抓了一下手,不过能捉到蝉,令我开心地忘记了疼痛。
后来我发现蝉都喜欢躲在大树分叉的地方,最后哥哥捉了好几只呢!不过那些蝉被关到笼子里之后就都不叫了,我看它们这么孤单,好像很伤心,就和哥哥一起把它们放了,看着它们飞走的身影,我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3.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所写的景象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4. 鸣的繁体字怎么写
鸣字的繁体与简体写法对照图片如下:
鸣的拼音:
míng
鸣的注释:
(1)(动)(鸟兽或昆虫)叫:鸡~|蝉~。
(2)(动)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雷~|耳~。
(3)(动)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谢|~冤。
鸣字的繁体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