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顿的英文名怎么写
Newton
牛顿(IsaacNewton,1642-1727),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1642年12月25日(新历1643年1月4日)生于林肯郡,幼年时就喜欢制作机械玩具。1661年进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数学,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
1667年,他进三一学院当研究生,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顿受到数学教授巴罗博士的推荐,继承他的教授职位。1689年和1701年,牛顿两次以剑桥大学代表的身份被选入议会。
1696年,他被聘为造币厂的监督。1703年起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27年3月20日(新历3月31日)逝世于伦敦。
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从天文学来说,他的主要成就有两方面,即天文光学的研究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1666年,牛顿重复了用三棱镜分解日光为七色光带的实验。他正确地解释说,这是各色光线通过玻璃时折射率不同造成的。但是,他认为各种玻璃的折射本领都是一样的,因此折射望远镜不易制造。
为了解决这难题,牛顿便以铜锡合金磨成一面凹面镜来反聚光成像,1672年牛顿制成了一种新的反射望远镜,一般称为牛顿望远镜。他亲手制造的望远镜现仍保存在英国皇家学会作为珍贵的展品。
1666年,牛顿在家乡躲避瘟疫的时候,曾思考过引力问题。牛顿曾因见到树上的苹果落地而引起深思,引力的概念进入他的脑海。他的结论是,物体都互相吸引,地球上所有物质对苹果的吸引力的合力是向着地心的,因此苹果才向着地心落下。
进一步,牛顿又把物体相互吸引的问题推广到宇宙间。他又想到月球离地球虽然远到地球半径的60倍,但地球的引力也一定会达到月球。那么,月球何以不坠落呢?这一定和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有关。若月球暂停止运动,无疑它会落向地球引起灾难性的碰撞,应该是月球的绕地运动使这灾难得以避免。
天体互相吸引的概念,在牛顿以前就有人想到过,例如,英国物理学家R.胡克等人。他们甚至猜测过,引力是和距离平方成反比的。牛顿的贡献是,令人无可怀疑地证明了地球和其他天体的引力确实是按照这个规律变化的。不过,完成这个证明却需要很长的时间。一个原因是当时所掌握的地球半径数据误差较大,从而使牛顿最初算出的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之比不符合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直到1671年法国天文学家皮卡德测算得较精确的地球半径数据后,才有可能通过计算,证明使苹果落到地面的力量,也就是使月球沿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力量。
既已理解月球绕地球运行的问题,牛顿不难推想到地球绕太阳的运动也是受控于太阳引力的。其他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虽不同于地球,它们绕太阳的运动也必定是受它的引力支配。
开普勒在牛顿之前曾经从观测的结果得出行星运动的三定律,但行星为什么要按这些规律运动,却未能作出解答。牛顿从数学上解答了这个问题。牛顿首先证明若要行星与太阳的联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只需引力的方向是沿着行星与太阳的联线即可,不问引力大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假如行星的轨道为一椭圆,而太阳处于椭圆的一焦点上,那么牛顿的数学推理能够证明引力的强弱必须同太阳和行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绕日运行各行星的物质同样受到太阳引力影响的假设下,数学方法也足以证明开普勒的第三定律,即任何两颗行星周期的平方同它们轨道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牛顿发现了天体力学中的许多奥秘。他认识到不但大天体象太阳、地球、月球按平方反比律互相吸引,而且宇宙间的每个质点和其他质点间也是以平方反比律互相吸引的。
从这一假设出发,牛顿证明了任何均匀的球体,它对外的引力可以用同质量的质点放在它中心的位置来替代。牛顿还用万有引力原理说明了潮汐的各种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朔望有关系,而且同太阳的引力也有关系。
牛顿还从理论上推测,地球的两极较扁,而岁差就是由于太阳对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动而造成的。 牛顿的许多发现都收在他的不朽杰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该书于1687年问世。从此,一个崭新的天文学分支--天体力学便而诞生了。
2. 给牛顿写颁奖词怎么写
牛顿(1643-1727 英国人)
·宇宙观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也奠定了牛顿的机械宇宙观。提出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机械宇宙观统治人类宇宙观达二百多年直至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
·科学观
牛顿在科学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广泛的成就,在数学上发现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方法及切线、级数等成果,在物理上提出很多概念,如质点,惯性,力,引力,重力,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另外在光学上,化学上,力学上都有重要的成就。牛顿以兴趣广泛,成就之多堪称天才性的人物。
牛顿和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都是卓越的数学家,但不同于开氏和伽氏,牛顿并不以为宇宙就是数学,认为一个理论必须经过实验证明。牛顿在研究中使用归纳法和反复论证法。以数学构想和物理现实间反复交流为特点,不断修改数学构思,引领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当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和预测各种现象皆十分有效时,就确认引力为真实存在。牛顿并没有对引力的原因加以说明。
·信仰
牛顿是基督教英国圣公会教徒,这个大科学家竟然用后半生时间研究神学,留下130万字的圣经论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有神论者。
3. 牛顿的作文六百字怎么写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牛顿发现地心引力是苹果砸到他的头上?(众人:肯定听说,他可是物理学家呢)呵呵,那就来跟你们说说牛顿的秘密——砸在他的头上的不是苹果而是梨!这可是我历经千辛万苦知道的!我是住在22世纪是个穷人,只能买得起时光机,当时我想投海自杀前(当时我不会游泳),当我浮在半空中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何不买个时光机来到牛顿那个时代过把物理学家瘾?“啊,救命啊,我不会游泳!”当我准备坠入海中,是小狗救了我,我说:“等我成为个Millionaire,我要开个‘孤狗所’。”
我又冲向百货大楼买了时光机,坐上时光机冲向牛顿那个时代。一天星期日上午(我已经住在这个时代的第二年),我和我的同学牛顿约好在他家门前的树下看书,“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哼着歌来到的牛顿家门前,说:“牛哥,我来啦。”
(牛顿家里,他妈妈说:“喂,牛儿,你朋友来找你啦,太阳都晒屁股啦!”)他妈妈开了门,就、说:“你……你就来坐坐,我去叫那个懒散的家伙来。”“不用了阿姨,我和牛顿约好在你们家门前的树下看书,您就去叫他吧。”
我说。心想:想不到一个物理学家竟是怎么懒!“喂,牛儿,起来啦!是不是想尝尝老妈的新绝招?”呼……牛顿一瞬间从床上跃起,看来是怕了他妈妈的新绝招。
“来,牛儿,吃早餐,跟你朋友出去玩吧。”他妈妈说。
他饱餐过后,拉着我冲向他家门前的树下,我坐在梨树下,他坐在苹果树下。他还很好学,常常问我这个好学生问题。
他妈妈突然跑过来,说:“牛儿,来看呀,你期待已久的动画片到啦!”我转过头说:“我们不看,对吧,牛哥?”转过头的一瞬间,牛哥已经一溜烟冲向家里,打开电视机看起了动画片。倒!在这也不好,我索性也去看看吧。
看完后,他又冲向树下,这回他坐的位子不同是坐在梨树,嘿嘿(奸笑中!!!)我马上冲向苹果树下等待我成为物理学家的到来。他转过来问我:“请问这个数学怎么写?”当我转过来的时候苹果掉下来了,不对,是梨掉下来了,正好砸在牛顿头上,我当场晕(众人:你又没被砸到怎么晕了?我:我是怕牛顿就因为梨砸到他头上想到地心引力。)
我醒来后发现苹果家族正在和人类投诉,当苹果家族敌不过人类的时候,不知道是谁把牛顿前两天的0分试卷。从此,“发现地心引力的是牛顿,但是,是苹果让牛顿知道的。”
这个话题就这样传到现在。
4. 关于牛顿的小故事 一定要简短150字左右
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牛顿,在科学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对现代 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顿为什么能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就?他怎样由一个平常的人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禁要联想到 他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的几个故事。
“我一定要超过他!” 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其实不然,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 并不聪明。
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
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
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 。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为是出现了彗星。
尽管如此,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还是经常受到歧视。 当时,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
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 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
他想,我俩都是学生 ,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
经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篱笆下的乐趣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的家境是清贫的。
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与困苦的境遇作过顽强的斗争。牛顿少年时代 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顿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牛顿出生前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
母亲在他两岁那年改嫁了。当牛 顿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父不幸故去了,母亲回到家乡,牛顿被迫休学回家,帮助母亲种田过日子。
母亲想培养他独立谋生,要 他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伤心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 的意愿去学习经商。
每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非常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 经办,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时光渐渐流逝,牛顿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所喜欢的只是读书。后来,牛顿索性不去镇里营商了,仅嘱老仆人独去。
怕 家里人发觉,他每天与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每当下午老仆人归来时,再一同回家。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
舅舅一 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舅舅一看他所读的是数学书,上面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 到感动。
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 回到家里后,舅舅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弃商就学。
在舅舅的帮助下,牛顿如愿以偿地复学了。 在暴风中研究和计算风力 时间对人是一视同仁的,给人以同等的量,但人对时间的利用不同,而所得的知识也大不一样。
牛顿十六岁时数学知识还很肤浅,对高深的数学知识甚至可以说是不懂。“知识在于积累,聪明来自学习”。
牛顿下决心靠 自己的努力攀上数学的高峰。在基础差的不利条件下,牛顿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难而进。
他从基础知识、基本公式重新学起,扎 扎实实、步步推进。他研究完了欧几里德几何学后,又研究笛卡儿几何学,对比之下觉得欧几里德几何学肤浅,便悉心钻研笛氏 几何学,直到掌握要领、融会贯通。
遂之发明了代数二项式定理。传说中牛顿“大暴风中算风力”的佳话,可为牛顿身体力学的 佐证。
有一天,天刮着大风暴。风撒野地呼号着,尘土飞扬,迷迷漫漫,使人难以睁眼。
牛顿认为这是个准确地研究和计算风力 的好机会。于是,便拿着用具,独自在暴风中来回奔走。
他踉踉跄跄、吃力地测量着。几次沙尘迷了眼睛,几次风吹走了算纸, 几次风使他不得不暂停工作,但都没有动摇他求知的欲望。
他一遍又一遍,终于求得了正确的数据。他快乐极了,急忙跑回家去 ,继续进行研究。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牛顿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不久,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 二十二岁时发明了微分学,二十三岁时发明了积分学,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万有引力和光的秘密 牛顿二十三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
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 肯郡乡下。
在乡下度过的休学日子里,他从没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万有引力、微积分、光的分析等发明的基础工作,都是这个期 间完成的。
那时,乡下的孩子是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抛得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掉下 来。
这些事实使他怀疑起来:“什么力量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以及。
5. 老师让写一篇小练笔、写牛顿是怎样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
万有引力是怎样被发现的 1666年,23岁的牛顿还是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三年级的学生。
牛顿一直被这样的问题困惑:是什么力量驱使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为什么月球不会掉落到地球上?为什么地球不会掉落到太阳上? 坐在姐姐的果园里,牛顿听到熟悉的声音,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62353963“咚”的一声,一只苹果落到草地上。他急忙转头观察第二只苹果落地。
第二只苹果从外伸的树枝上落下,在地上反弹了一下,静静地躺在草地上。这只苹果肯定不是牛顿见到的第一只落地的苹果,当然第二只和第一只没有什么差别。
苹果会落地,而月球却不会掉落到地球上,苹果和月亮之间存在什么不同呢? 第二天早晨,天气晴朗,牛顿看见小外甥正在玩小球。他手上拴着一条皮筋,皮筋的另一端系着小球。
他先慢慢地摇摆小球,然后越来越快,最后小球就径直抛出。 牛顿猛地意识到月球和小球的运动极为相像。
两种力量作用于小球,这两种力量是向外的推动力和皮筋的拉力。同样,也有两种力量作用于月球,即月球运行的推动力和重力的拉力。
正是在重力作用下,苹果才会落地。 牛顿首次认为,苹果落地、雨滴降落和行星沿着轨道围绕太阳运行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人们普遍认为,适用于地球的自然定律与太空中的定律大相径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沉重打击了这一观点,它告诉人们,支配自然和宇宙的法则是很简单的。
牛顿推动了引力定律的发展,指出万有引力不仅仅是星体的特征,也是所有物体的特征。作为所有最重要的科学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及其数学公式已成为整个物理学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