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书是什么
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通常互换外交使节。
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有正本、副本之分。
正本由派遣国元首签署,外交部长副署,副本则印上国家元首、外交部长的签名,不签署。国书分为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
派遣国书是派遣国元首的信任状,内容主要是请接受国元首接待所派使节并给予信任和帮助。正本由使节亲自向驻在国元首递交。
在递交正本前,先将副本面交驻在国外交部长或礼宾司长。 外交使节一般在递交国书后方能正式履行职务。
有的国家规定在外交使节向外交部递交国书副本后,即可开始履行职务。同级外交使节的礼宾排列次序(即在先权)一般按递交国书的时间先后而定。
递交国书的仪式各国有繁有简,但都庄严隆重。在我国,外国大使递交国书的仪式在人民大会堂进行。
召回国书是召回使节的正式通知。一般由继任者在递交派遣国书时一并递交,也可由使节在职务终止时亲自递交驻在国元首。
中国将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合一,即在派遣国书中加上召回离任使节的内容。
2. 国书里一般写些什么
国书是国家之间往来文书的名称,是一个国家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级外交代表时,由派遣国元首致送驻在国元首的正式文书。
要由元首亲自签名,外交部长也要在上面签名。国书分为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两种。
派遣国书是国家元首的委任状,里面写明外交代表的任命和等级,并请求驻在国元首对该外交使节代表本国元首或政府的言行予以信任。这种国书需由派遣国元首签署,由派遣国的外交代表亲自向驻在国元首递交。
另一种召回国书同样由国家元首签署,一般由继往者递交派遣国书时一并递交给驻在国元首。我国已将继任使节的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合并为一。
3. 圣旨怎么写
圣旨,是指中国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
今常用于比喻,假传圣旨。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
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或敕命,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清朝的是官职越大颜色越多,多彩圣旨颁发给五品以上官员,发给五品以下官员的圣旨颜色单一,为纯白绫。
最高等的是七色圣旨。同时圣旨的轴柄质地也是按官员品级不同而有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五品为黑牛角轴。
关于圣旨的长度历代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亦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这是“奉天”的来源。至于“承运”,又牵扯到邹衍的“五德始终说”。
邹夫子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个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黄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五德循环往复,朝代便兴亡绝续。
奉天成运皇帝,诏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运之道的皇帝下诏书说”。钦此就是皇家专用名词,就是到这里结束的意思。
其实真实的皇帝圣旨并没有奉天成运,皇帝诏曰和钦此的这些套话,这主要是古代戏文中是这么唱的,电视也这么演,大家就认为是这样的。一般古代圣旨分两种:圣旨开头是昭曰,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写的;而开头为制曰,是由皇帝亲手所写的。
例如:关于毕諴之父赠承德郎翰林院学士母葛氏封恭人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未有躬自累善,而其后不振者也。
朕岂吝于褒贶哉。尔毕矩乃翰林学士,毕諴之父,其性之义,其行之良,允文允武,四方之纲,庆延乃子,翰墨奇香,甚悼尔之,弗躬者也。
是宜褒编,以彰潜德。兹特赠尔:承德郎,翰林院学士。
尔灵不昧,其尚知荣。敕曰:德之在人,亲者父母均也。
故朝廷追锡之典并逮之,尔翰林院学士毕諴之母葛氏,孝敬勤俭,贞静淑懿,笃生哲嗣,克举其官。兹特赠尔为恭人,九原有知,钦承无数。
敕命 大中四年五月二十八日之宝2、关于毕諴授邠宁节度使妻侯氏封夫人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
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尔翰林院学士毕諴,燃薪达旦,破卷通经,授以文职理宜然也。
不意朕访边务,羌贼扰我河西,尔援古今颇牧,近在禁中。兹特授尔为邠宁节度使,锡之敕命于戏,威振夷狄。
深眷元戎之骏烈功宣华夏,用昭露布之貔熏,暂锡武弁,另加丕绩,钦哉。敕曰:大臣有奉公之典,藉内德以交修,朝廷有疏爵之恩视夫皆而并贵,懿范弥彰崇嘉永。
锡尔翰林院学士毕諴之妻侯氏,坤仪毓秀,月室垂精,锦线穿云,佐夫子以青灯,肃针偃月,赠良人以征袍,治行有声,亦宜荣宠。是宜赠尔为夫人,锡之敕命于戏,徽着兰房委佗,如山河之足式仪隆桂殿儆戒若翱翔之不遑,金笺甫贲,紫诰遥临。
敕命 宣宗十年九月三十日 之宝3、关于毕言封亚中大夫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忠孝之家,庭训早膺乎节义绳武之胤堂谕切凛乎纲常,光前无沗,贴后有方,爰申疏爵之荣,用章式谷之报。尔毕言,乃先王相国毕士安之子,耀州太原毕仲游之父,英资俊爽,目光如电,惠族睦宗,类晏婴之贷众,解衣推食同范纯之好仁笃启亢宗之嗣茂显体国之忠,兹以覃恩,加赠尔为亚中大夫,锡之敕命于戏,麟趾超群,青锁彰义方之训,班衣焕采,紫宸表余庆之光。
龙章远绍马鬛题旌敕曰:龙楼彩焕遡大母之恩,斯凤阁诏书,表皇朝之霈泽,尔知耀州太原毕仲游之母严氏,四德咸备,三从无忒,秀毓干城,徽音载着于史管,宠宣纶挬介福昆耀于彤章,兹以覃移,赠尔为淑人。锡之敕命于戏,辉增宝册,纯禧集于兰房庆溢,寰宇景福,凝于月殿,壶范弥昭,金花永诰。
敕命 宋元佑五年八月十八日 之宝。
4. 王字行书怎么写
王,读音:
1. [wáng]
2. [wàng]
3. 释义: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
4. 大。
5. 姓。
6. 相关词语:
1. 王音[wáng yīn]
王言。
5. 孩子的童言稚语怎么写
1. 盲道=忙碌的道路。睿睿说“妈妈,你来走盲道吧”;妈妈答“这是盲人走的,我不走”;睿睿接着说“我就是想着你上班太忙了,让你来走走“忙道”。
2. “ 男孩子应该保护女孩子,因为男孩是国王,女孩是公主。爸爸是大国王,妈妈是大公主。”
3. “妈妈,七星瓢虫拉出来的屎是绿色的。那它拉出来的尿是什么颜色的呢?“
4. 以前每当看到小兄弟的画面睿睿总会让妈妈给他生个小弟弟。某日,看到同样的画面时,睿睿说“妈妈,你不用给我生弟弟了。我长大要结婚的,我会自己生的”。
5. 妈妈问睿睿明天想吃什么早餐?睿睿答“吃煮鸡蛋吧,带壳的那种”。妈妈说“要不要吃花卷”?睿睿答“不要啦!给你早点睡,花卷太麻烦了”。
6. 睿睿要求妈妈给他做豆沙包吃,妈妈只好临时抱佛脚,现翻书学着做。到了睡觉的点,他主动要求爸爸来陪,让妈妈去做包子。早晨醒来第一句话“妈妈,你昨天晚上做到几点”?好温暖的问候。看到妈妈做的实在没什么看样的豆沙包,居然赞美道“太漂亮了,像朵花一样”。
7. 睿睿住院了,妈妈的朋友打来电话,要来看睿睿。挂了电话,睿睿在一旁说“你告诉阿姨,不要带哥哥来,医院里的病毒太多了,传染给哥哥怎么办呀”?
8. 睿睿出院后,家人决定给他调养一段时间,所以暂时没有送幼儿园。周五的下午有彩泥课,老师让把他送过去,妈妈问他的意见,睿睿说“我不去,万一传染给我的同学怎么办”?妈妈赶紧解释“让你在家不是你会传染别人,是想让你把身体调养的更健壮,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9. 带睿睿看绘本,里面有啄木鸟正在练习飞行的画面。睿睿问到“它们为什么要练习飞行呢”?妈妈说“因为它们想要飞向蓝天”。睿睿说“可是它们的爸爸妈妈会想它们,会难过的”,说完眼泪就下来了。细腻的孩子,已经能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不舍了。
6. 中国画的落款格式该如何写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中国画的落款一般分为三种,即短款、长款、双款,具体格式如下:
1、短款
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例如短款中的六字款落法,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2、长款
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 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例如加作者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3、双款
双款 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例如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等。
扩展资料:
中国画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内容: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做“题”。题画文字,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
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一般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岁阳、岁阴) 题款。
至于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风尚。特别是古书画多采用岁阳、岁阴(即所谓大干支),故列表附于卷末,以备检索。常用落款用词有:
1、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
2、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
3、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