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字谕纪泽儿+翻译
字谕纪泽儿:余于八月十四日,在湖北起行,十人日到岳州,由湘阴宁乡绕道,于念三日到家,在腰裹新屋,痛哭吾母,廿五日至白杨坪老屋,敬谒吾祖星冈公坟墓,家中老小平安,地方亦安静,合境团练,武艺颇好,土匪可以无虑.吾奉父亲大人之命,于九月十三日,暂厝①吾母于腰裹屋后,俟将来寻得吉地,再行迁葬.家眷在京,暂时不必出京,俟长沙事平,再有信来,王吉云同年在湖北主考回京,余交三百计金,托渠带京,想近日可到.余将发各处讣信,刻尚无暇,待九月再寄,京中寄回信,交湖北常大人处最妥,岳父岳母,于廿五日来我家,身体甚好,尔可告知母,余不尽,涤生手示.(咸丰二年八月二十六日)【译文】字谕纪泽儿我于八月十四日,在湖北起程,十八日到岳州,由湘阴、宁乡绕道,于二十三日到家,在腰里新屋,痛掉我的母亲,二十五日到白杨坪老屋,敬谒了我祖星冈公坟墓.家中老小平安.地方安静,到处办团练,武艺很好,土匪可以不必担心.我奉父亲大人的命令,于九月十三日,暂时安葬我母亲在腰里屋后,等将来找到吉祥坟地,再行改葬,家眷在京城,暂时不要离京,等长沙的事平定后,再有信来,王吉云同年在湖北主考回京,我交他三百二十两银子,再有信来,王吉云同年在湖北主考回京,我交他三百二十两银了,托他带京,想必近日可到.我将发各处讣告,眼下没有空,等九月再寄,京在寄信回,可交湖北常大人处最妥当,岳父岳母,都于二十五日来我家,身体很好,你可告诉你母亲,余不一一写了,涤生手示.(咸丰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2. yu. shi的字怎么写
迂士 yū shì
余师 yú shī 鱼师 yú shī 鱼虱 yú shī 鱼蝨 yú shī 渔师 yú shī 舆尸 yú shī
舆师 yú shī 虞师 yú shī
逾时 yú shí 渔食 yú shí 鱼食 yú shí 鱼石 yú shí 余食 yú shí 于时 yú shí
鱼豕 yú shǐ 谀史 yú shǐ
虞侍 yú shì 逾世 yú shì 愚士 yú shì 鱼市 yú shì 鱼室 yú shì 禺氏 yú shì
娱侍 yú shì 娱适 yú shì 渔市 yú shì 渔事 yú shì 隅室 yú shì 舆士 yú shì
余事 yú shì 余势 yú shì 于氏 yú shì 于是 yú shì
圉师 yǔ shī 羽虱 yǔ shī 雨师 yǔ shī 雨施 yǔ shī 雨湿 yǔ shī 语失 yǔ shī
雨石 yǔ shí 与时 yǔ shí
宇室 yǔ shì 羽士 yǔ shì 羽饰 yǔ shì 雨势 yǔ shì 语势 yǔ shì
御师 yù shī
御食 yù shí 玉食 yù shí 寓食 yù shí 玉石 yù shí 遇时 yù shí 礜石 yù shí
狱史 yù shǐ 御史 yù shǐ 雨矢 yù shǐ
御士 yù shì 御世 yù shì 御事 yù shì 御侍 yù shì 御试 yù shì 玉室 yù shì
驭世 yù shì 寓士 yù shì 鬻室 yù shì 寓世 yù shì 寓视 yù shì 寓试 yù shì
遇事 yù shì 隩室 yù shì 豫事 yù shì 豫视 yù shì 燠室 yù shì 狱市 yù shì
狱事 yù shì 狱室 yù shì 浴室 yù shì 预示 yù shì 预事 yù shì 预视 yù shì
欲事 yù shì 谕示 yù shì
3. 古代书信怎么写
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 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 敬请福祉 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 敬请教祺 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署名—— 对长辈:叩禀 敬叩 拜上 对平辈:谨启 鞠启 手书 对晚辈:字示 白谕 信封的写法跟现在没有多大的区别 不过古代的书写是竖的 注意使用相应的敬语就可以了。
4. 谕纪鸿翻译
勤俭自持,习惯劳苦,可以凭借它处于快乐的境地,也可以处于俭朴的生活。这就是君子。
凡是官宦人家,由简朴到奢侈容易,由奢侈到简朴难。你的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侈享受,千万不可养成懒惰的习惯。不论大家庭还是小家庭,士农工商,只要勤苦节俭,没有不兴盛的,若骄奢倦怠,没有不衰败的。
你读书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败坏我们从曾祖就传下来的家风。我的父亲叔叔,都是黎明就起,这点你很清楚。
原文: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扩展资料:
谕纪鸿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曾国藩写给自己儿子的家书,目的是劝解自己的儿子勤苦俭约,说明“勤俭自持”的益处,告诫其子“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谕纪鸿》作者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谕纪鸿
5. 急求两篇曾国藩的"字谕纪泽儿"的白话文翻译第一篇字谕纪泽儿:十
十九日曾六来营,接尔初七日第五号家信并诗一首,具悉次日入闱,考具皆齐矣.此时计已出闱还家? 尔七古诗,气清而词亦稳,余阅之欣慰.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余所选钞五古九家,七古六家,声调皆极铿锵,耐人百读不厌.余所未钞者,如左太冲、江文通、陈子昂、柳子厚之五古,鲍明远、高达夫、王摩诘、陆放翁之七古,声调亦清越异常.尔欲作五古七古,须熟读五古七古各数十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古人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又云“煅诗来就且长吟”,可见古人惨淡经营之时,亦纯在声调上下工夫.盖有字句之诗,人籁也;无字句之诗,天籁也.解此者,能使天籁人籁凑泊而成,则于诗之道思过半矣. 尔好写字,是一好气习.近日墨色不甚光润,较去年春夏已稍退矣.以后作字,须讲究墨色.古来书家,无不善使墨者,能令一种神光活色浮于纸上,固由临池之勤染翰之多所致,亦缘于墨之新旧浓淡,用墨之轻重疾徐,皆有精意运乎其间,故能使光气常新也. 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俟.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识认,一耻也;每作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致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阁殊多,三耻也.尔若为克家之子,当思雪此三耻.推步算学,纵难通晓,恒星五纬,观认尚易.家中言天文之书,有《十七史》中各天文志,及《五礼通考》中所辑《观象授时》一种.每夜认明恒星二三座,不过数月,可毕识矣.凡作一事,无论大小易难,皆宜有始有终.作字时,先求圆匀,次求敏捷.若一日能作楷书一万,少或七八千,愈多愈熟,则手腕毫不费力.将来以之为学,则手钞群书;以之从政,则案无留牍.无穷受用,皆自写字之匀而且捷生出.三者皆足弥吾之缺憾矣. 今年初次下场,或中或不中,无甚关系.榜后即当看《诗经注疏》,以后穷经读史,二者迭进.国朝大儒,如顾、阎、江、戴、段、王数先生之书,不可不熟读而深思之.光阴难得,一刻干金! 以后写安禀来营,不妨将胸中所见、简编所得驰骋议论,俾余得以考察尔之进步,不宜太寥寥,此谕.。
6. 信怎么写呀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
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
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
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
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
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XX委员会”、“XX公司”。
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
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
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
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
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
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
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
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