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釜溪两字的拼音怎么写
釜
拼音: fǔ , 笔划: 10
部首: 金 五笔: wqfu
基本解释:釜
fǔ
古代的一种锅:釜底抽薪。破釜沉舟。
中国春秋战国时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标准不一。
笔画数:10;
部首:金;
溪
拼音: xī , 笔划: 13
部首: 氵 五笔: iexd
基本解释:溪
xī
山里的小河沟,泛指小河沟:山溪。清溪。溪水。溪涧。溪谷。溪壑。
笔画数:13;
部首:氵;
2. 决心书怎么写
决心书是为了表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决心和意志而写的一种专用文书。
当个人或集体参加上级组织的重要活动或接受某项重要任务时,为了表示坚决完成任务的信心、决心,往往向上级和同志写一种表态性的书信,这就是决心书。写决心书一般是为了鞭策自己,鼓舞别人,创造一种同心同德完成任务的气氛,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决心书一般不必经过邮递员传送,它是用信封装好直接呈送领导,或是在动员大会上当众宣读,或是用毛笔抄在大型的纸张上张贴出来。 决心书的正文部分主要是两大内容:一是说明理由,即该任务的目的、意义。
这部分要求简明、扼要,不必分析和论证。二是参加活动或完成任务的态度、措施等等。
这部分要写得较为具体,并且最好一条条地摆出来,让人听得明白,看得清楚。决心书的格式,也要像一般书信一样,有称呼、正文、结束语、署名、时间等因素。
如果是当众宣读张贴的决心书,可以不写“此致敬礼”之类的结束语,其它成分则必不可少。 决心书 校团委: 听了**书记关于开展学习抗洪救灾英雄事迹的动员报告后,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人 民子弟兵在抗洪抢险中的光辉形象时刻在我们脑海里闪现,他们那舍己为人,在关键时刻敢 于冲向最危险的地方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全班同学决心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响应 团组织的号召,投身到学习抗洪英雄的活动中去。
为此,我们表示决心作到: 1、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不息 。 2、学习人民解放军忠于党、忠于人民。
3、在学习和生活中顾全大局,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关心他人,为集体多做好事。 请领导和同学们随时监督我们。
***中学*年*班全体团员 1998年*月*日 决 心 书 决心书是一种常用的书信文体。决心书是某个人或者集体接受了某项重要任务时,为了表明自己的信心、意志、态度、决心而写给上级的一封公开信。
为什么要写决心书呢?是为了鞭策自己,鼓励别人,创造一种同心同德完成任务的气氛。 写决心书一般是呈交给上级领导或者在大会上宣读。
所以它有自己的特点。它的正文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写决心书的理由,而这理由就是接受任务的目的和意义。
这部分要求简明、扼要、不必分析和论证。二是参加活动和完成任务的态度、措施等等。
这部分要写得具体,并且最好一条条地摆出来,让人听的明白,看得清楚。如果是递交的书信式的决心书,也要象一般书信的格式一样有称呼、正文、结束语、署名和日期。
如果是当众宣读志愿,可以不写致敬礼之类的结束语。其他部分则不变。
写决心书还应注意: 1.要实事求是,表决心是为团结大家,鼓足干劲,更多更好地完成任务。但也要实事求是,一般决心书上的内容是不能轻松达到,但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2.决心书有目标还得有措施。措施应具体,步骤应分明。
措施是保证目标实现的手段,表达措施的文字越简洁越好。 3.决心书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不要太长,一般多用短句,以便把“决心”表达出来。要短小精悍。
4.如果是集体的决心书,还应该通过会议的讨论,使大家统一认识,共同努力,达到团结奋进的作用。 范例:尊敬的校领导: 为了开展教学改革,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为了培养我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加强培养我们自我管理的意识。根据教学大纲学工、学军的要求,我们即将要去军训了。
听了校领导的动员,我们全班都很兴奋,认识到这是我们锻炼的一个好机会,也是对我们集体的一次考验。全班同学经过认真的讨论,大家一致表示积极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向学校领导和家长汇报。
我们决心做到: 一、听从学校和指导员的指挥,克服懒散的习惯,决不做有损学校荣誉的事。 二、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我们一定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配合军队指战员。保证严格执行各种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不单独行动。按时作息注意安全。
以顽强的毅力发扬不怕苦的精神,完成一切训练。 三、坚决无条件地听从班排长的指挥,虚心向指战员学习,在生活上也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挑食、不浪费、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
四、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保证全班同学团结一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使我们的班集体在团结友爱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要把决心化为行动,个个争当“五好战士。”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打好思想和能力的基础。
我们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请校领导看我们的实际行动吧。
3. 釜底抽薪的拼音怎么写
釜底抽薪
fǔ dǐ chōu xīn
[释义] 釜:锅。薪:柴。在锅底下抽出柴火。比喻从根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语出] 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正音] 抽;不能读作“zhóu”。
[辨形] 釜;不能写作“斧”;薪;不能写作“新”。
[近义] 抽薪止沸 批郤导窾
[反义] 火上浇油 扬汤止沸
[用法] 用来比喻做事非常彻底。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这个方案不可取;它不是~;难免养痈成患。
[英译] take out burning wood from under the p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