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节新闻 文章 怎么写
你是要写新闻还是教师节的文章?要是文章不会写,直接在百度里搜“教师节文章怎么写”,有很多。
把新闻写深,没有什么绝招,关键是深入采访,认真调查研究。深入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新闻报道。所以说,调查研究是客观事实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桥梁,是新闻报道的“接生婆”。没有客观事实就没有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就需要调查研究这一座“桥”。
到基层采访搞调查,首先要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据查,“走马观花”一词,出自明朝于谦的一首诗:“但愿风调雨顺民安业,我亦走马观花归帝京。”所谓走马观花,顾名思义就是骑在马上观看花景的意思。**同志说过:“如果我们观察问题是走马观花的,各样都弄一点,这只是空花费了时间,一事无成。”
为什么新闻工作者要深入采访不能走马观花呢?
第一,记者调查研究不能抽象地了解客观事物的面貌,而要具体地、真切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记者采访是为了反映事实,进行报道,新闻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事实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空洞、笼统的。
第二,记者调查研究不能粗略地观察事物,含糊不清地表述新闻,而要准确地掌握事实,明确地评述新闻。新闻的这一要求,既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反映了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在新闻写作中,是不能用“可能”“也许”“大概”等词语的,要丁是丁,卯是卯;是不能用“估计是”“据推断”的,必须要准确无误。
第三,记者的调查研究不能只看结果,不看原因,而要把原因和结果结合起来分析研究。下马观花,就可以全面系统地看到事物的结果,可以了解事物变化的原因。
总而言之,新闻报道要写深、写活、写透,就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就需要深入基层、深入采访,占有大量的材料,才能写出新鲜活泼、有事实、有观点、有分析,能帮助读者认识事物、启迪思想、指导行动的好新闻作品。深水之中有大鱼啊。
2. 教师节的新闻作文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又迎来了一个教师节。
做为六年级的我们,这是最后一次为小学的老师庆贺教师节了,同学们一改以前那种送礼物、送贺卡的庆贺方式,酝酿着给老师过一个难忘的教师节。 九号下午快放学的时候,同学们把老师请进教室。
当老师推开教室门的时候,只见同学们手捧燃烧的红烛,这红烛不正象征着默默无闻,燃烧自己,照亮我们,给了我们无穷的知识和力量的无私奉献的老师吗?当老师走上讲台时,同学们给老师献上了粉红的康乃馨,朵朵娇艳的康乃馨不仅代表着我们对老师的无比尊敬和钦佩,而且还感谢老师对我们母爱般的关怀。平时,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悉心培育我们这些花园里的花朵,而在我们心里,老师是美丽的康乃馨,那些簇拥在康乃馨周围的满天星就是我们,老师是我们心中永远盛开的花朵。
老师怀抱鲜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接着,全班齐声高唱赞美老师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落下的是泪滴;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歌声荡漾在整个教室里。最后,同学们高呼:“老师,您辛苦了!祝您教师节快乐!”老师眼里流出了激动的泪水,老师明白了孩子们已经长大了,懂事了…… 这个教师节是老师永远难忘的,也是我们永远难忘的,因为这个教师节,我们才真正懂得了“老师”的真谛,真正明白了“老师”的含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 关于教师节的新闻
折了翅膀,仍要高高飞翔--残奥精神激励地震灾区伤残少年 旅美华人说北京残奥会充分体现奥运精神 残疾人亲密接触祥云火炬 感受残奥会精神 赏美景看比赛 观众感受残奥精神与魅力 残奥会新华时评]发扬残奥精神共建和谐家园 残奥会:赛场处处展现运动员拼搏精神 以"涅盘重生"精神勇创残奥奇迹--记中国选手张璐 新华社成都9月15日电(新华社记者)9月11日,当“无臂飞鱼”何军权终于收获自己北京残奥会第一金时。
千里之外成都市的一所康复中心里,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女孩张凤也重新“站”了起来。尽管,她靠的是一双70多厘米长的假肢。
第一次,张凤只“站”了5分钟。就是这咬牙坚持的5分钟,她两条不足半尺的腿已经全部肿了起来,毛细血管一根根爆出,触目惊心。
“刚才我闭着眼、咬着牙,脑子里只想何军权在游泳池里用头撞壁时的情景。”小凤对守在一旁的父亲说,“明天,我‘站’的时间会更长。”
尽管远隔千山万水,但自9月6日晚中国残疾运动员侯斌以震撼世界的方式,顽强“攀登”点燃北京残奥会主火炬的那一刻起,充满勇气和豪情的残奥会,挑战自我、追求梦想的残奥英雄们,深深地激励着像张凤一样数以百计的地震伤残少年的心。 折了翅膀,明天依然可以高高飞翔! 灾难突降,无数孩子遭遇花季之殇。
但灾难也见证了坚强,一个又一个孩子让生命重新“站”起来。 4个月过去了,梦魇渐渐远去,灾区的父老乡亲纷纷搬进板房、自建房,回归正常的生活。
只有灾区孩子们被折伤的翅膀,记录着那场灾难造成的巨大伤痕。 但是,灾难也见证了坚强。
这些昨天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面对伤残的残酷现实时,表现出令人震撼的毅力和沉稳,让一个个受伤的生命重新“站”了起来。 走进地震极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的红白中心学校板房区,正值课间休息时分。
操场上,一名小男孩用左手拍着篮球,身体略有倾斜,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男孩叫赵昌粒,12岁,是红白中心学校六年一班的学生。
这所学校在汶川地震中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教学楼瞬间变成了残垣断壁,159名孩子永远离开了红白。而小昌粒在地震中失去了右手,那只投篮很准的右手。
地震发生后不久,小昌粒被从学校废墟里挖了出来。他没有哭,一个人坐在路边,用左手托着露出骨头的右手,满脸是灰,连从一旁经过前往废墟救人的老师都没认出他来。
小昌粒很坚强,失去右手的他在医院里就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刚开始时手抖得很厉害,但他坚持了下来。现在,装上假肢的小昌粒仍然不太愿意让别人看他的右手,总是把左手亮出来。
但是,他仍然很自信:“其实我和别人一样,只是右手不太好使而已。” 北川小姑娘李月在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可她凭借着对芭蕾的热切渴望,苦苦支撑了70个小时,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我身边的同学都不在了,但是我一直想着跳舞,就坚持了下来!”这是接受截肢手术醒来后,李月对家人说的第一句话。 据四川省民政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因“5·12”大地震造成的伤残截肢青少年多达数百人。
9月份开学后,地震中伤残的孩子们,大多数人像小昌粒那样接受完治疗、回到学校。还有少部分伤非常严重的,仍在医院治疗或在康复中心安装假肢,进行康复训练。
这些可爱的孩子,像春风夏雨中的雏鹰,刚刚学会展翅,就被无情的灾难折伤了翅膀。但是,他们都没有倒下,没有失去活泼的笑脸,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爱。
有梦就有力量,有梦就有方向。超越自我,振作隐形的翅膀,明天依然可以高高飞翔。
折伤了翅膀,还能不能飞翔? 残奥会开幕式上,坐着轮椅的“芭蕾女孩”李月,依靠双手再次翩翩起舞,用一曲倾心演绎的《永不停跳的舞步》,向世界、向伤残的小伙伴,也向自己证明:地震可以折伤我的翅膀,但它折不断我的梦想,超越自我,就仍能高高飞翔。 雷瑶是都江堰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
地震后在江苏无锡接受治疗期间,她的坚强感动了那里的医生。“高中三年要努把力,无锡的江南大学,就是我的目标。”
雷瑶说。 在四川省肢体伤残康复中心,张凤每天除了“穿”假肢训练6个小时,就是学习英语。
这个16岁的漂亮女孩告诉记者,她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一名翻译。 这两天,为中国队夺取首金的独臂游泳运动员杜剑平成了孩子心中的偶像。
失去右手后,曾经想学习父亲当一名军人的昌粒,对人生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我虽然不能打球了,但可以练跑步。班上没有一个同学跑得过我。
我瞄准残奥会了!”孩子的眼中,充满着自信。 映秀小学的小思雨正在安徽的医院安装假肢。
教师节那天,她特意给在地震中救了自己的校长发来一条短信:“虽然失去一条腿,但我会向参加残奥会的英雄们学习,坚强地活下去,而且相信会活得更好”。 残奥会上,当残疾运动员实现自己的足球梦、游泳梦、篮球梦的时候,在地震灾区,伤残少年们也正在一步步地向自己的“大学梦”“翻译梦”“奥运梦”迈进。
这些地震灾区的伤残少年身体里都涌动着磅礴的生命力量:直面磨难,超越自我,生命就会充满奇迹,隐形的翅膀也可以让梦飞翔! 爱,可以支撑人走过灾难,引领人享受美好生活。无论是残疾运动员,还是。
4. 教师节新闻消息怎么写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QZG843baby 新闻消息怎么写1、消息是一种新闻体裁,有短平快的特点,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讲究真实、及时!2、消息的要素一般包含五个“W”,即以下五个词的英文的第一个字母都为“W”: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
3、消息的结构:标题(有的会加上引题或副题)、消息头、导语、主体、结尾。例:某某公司张三荣获“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标题)本报讯记者李四报道(消息头)某月某日,省政府在某某会堂召开省第某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会议总结了……,并对……进行了表彰。
某某公司张三等45位同志被授予“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导语)。评选省劳动模范,是省政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的有力举措……(主体)。
据了解,……。(结束语)]具体的消息写法把握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遵循消息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一篇消息要求达到“凤头、猪肚、豹尾”。
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2、导语: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用最简明的语言把消息的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告诉读者;像诱饵一样把受众吸引住,使他们有兴趣往下看,欲罢不能。
这就是所谓的“凤头”。3、主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
要毫不矫柔造作,极少形容雕琢、清晰无误地把事情说清楚;。
5. 大学生通讯社怎么写教师节的新闻
“教师节是我一生中的好日子教师到了,我已88岁高龄。在30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对这个即将到来的节日,倍感亲切,内心不平静,好像这就是我一生中的好日子,我一生中永远不会磨灭的特别日子。
爱做教师,培养下一代,有的教育是父母所不能做到的。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身教要重于言教。近几年社会上盛于家教,家长不惜重金,聘请老师来家辅导。记得上世纪60年代,小学升中学要统一考试,教师的压力很大,那时我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暑假中有半个月时间,校方要求我们给学生补课。因为这关系到学校录取名额的多少,特别是要突出重点中学的录取差额。我们毫不犹豫地服从需要,不管天气有多热,不管自己的孩子单独在家。只是默默地工作,全心全意地为培养学生付出一切。每个学生写的作文,一面批改,一面一个个地给他们提出不够好的地方,如中心思想没有抓到,或用词不当,或语句零乱,我们就这样面对面指导,改了又改,直到满意。我们不拿一分钱,不吃一点饮料。现在有许多学生走上社会,有的当了干部,有的做了医生,有的做了企业领导。直到现在,我们还保持着电信来往或聚会。教师这个职业,实在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所谓桃李满天下,心里是暖烘烘、甜蜜蜜的。”
原杭州长生路小学退休教师、88岁的方吟采回忆年轻时无偿帮学生补课的情景,叮嘱年轻后辈们——珍惜教师职业,为人师表。
孩子送的杯子让她很幸福
文琼现在是天心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之前曾在幼幼小学等学校任教。让她至今记忆犹新的教师节礼物是一个杯子:“10年前的教师节,一个小姑娘送的杯子,粉红色,有个柄,彩色的图案和文字,非常温馨、精美。” 让文琼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孩子将礼物递给她时说的一句话:“老师,你以后喝水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当时听这句话还不以为然,但每次用这个杯子时,我就很自然想到那孩子的话语和纯真的笑脸,就像是刚发生的事情一样。”后来工作调动后,文琼就不舍得用这个杯子了,将它用包装盒包好,收藏在柜子里,每年翻出来看的时候,觉得当老师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这个杯子我会收藏一辈子。”
礼物不在于贵重在于心意
最让芙蓉区东郡小学梁娜老师感动的礼物是两幅漫画:一幅画是她站在讲台上课的场景,一幅画是一个孩子自豪地举着两个灯笼,上面分别写有“你想更有才吗”和“就找我的班主任吧”两句话。梁娜说:“刘佳艺和杨雅涵在去年教师节将漫画送给我时,我看后笑了半天,这群孩子太有才了。”梁老师将漫画仔细裱好后,放在办公桌前。“工作累了、烦了,看一看漫画,心情就会好。”从教七个年头的梁娜说,教师节的礼物不在于贵重,在于心意,低年级学生一般会自制玫瑰花、小卡片,高年级同学画画或书信,看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用心制作的礼物,常常在心中涌起很多感动。
老师不会以“礼”区分学生
1990年,陈烨大学毕业,在邵阳一个乡镇中心小学度过了第一个教师节,“当时很多家长学生都不知道教师节,有的老师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9月10日是自己的节日,现在整个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很浓厚,三尺讲台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陈老师在雨花区枫树山小学工作,从教21年,对于教师职业的社会美誉感的变化有深切感受。“最让我感动的教师节礼物,是一个精美的小册子,那还是2005年毕业的4个孩子送的。4个孩子都学习了古筝,在韩国参赛获了金奖,她们将参赛时的照片、奖状以及一些师生交流的故事,做成小册子送给我。现在这些孩子上高中了,我还记得她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