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间如何列式计算
以24小时制计算:
今天的下午3::40=15:40,
第二天的9:20=33:20,
所经过的时间段=33:20-15:40=32:80-15:40=17时40分。
在24小时之中的时间书写的格式为“小时:分钟”(例如,01:23),或者为“小时:分钟:秒”(01:23:45)。
不足10的数字前面要补充一个零。这个零在小时部分并不是必须的,但却非常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有很多具体规定的计算机应用中(例如,ISO 8601)。
在精确度高于秒的环境下,秒后可使用十进制来表示,小数点后面的部分跟在小数点或者点符号的后面,例如01:23:45.678。在24小时之中,一天开始于午夜,(12:00)24:00,每天的最后一分钟开始于23:59而结束于24:00。
扩展资料:
二十四小时制比起十二小时制有很多优点:
不会混淆上午的时间和下午的时间(在十二小时制中7点钟既可以指上午也可以指下午)。在日程表或类似的文件中,一眼就可以看清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这对于需要全天24小时运作的机构尤其重要,例如航空公司、铁路的时刻表和军队。
能够精确描述某一天的时间。例如:“2月3日午夜12:00”就很难确定是“2月3日00:00”还是“2月4日00:00”(即“2月3日24:00”)。
24时制在电脑领域中较易按时间顺序排列。十二时制的时间需要转换成24时制才能照正确顺序排列。
例如上午12:30(00:30)若按字符顺序排列会被排在上午11:30(11:30)后。在英文中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因为英文将区别上/下午的AM/PM写在最后,这会造成上/下午的时间在照字符排列时更进一步的被混在一起。
24时制则可以轻易的按照字符排列又同时照时间顺序排列而不必使用额外的程式码修正顺序。
缺点
受到传统的行针式钟表影响,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习惯上,都是使用十二小时制称呼及理解时间,例如下午5:00(17:00),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以下午5:00称呼及理解,甚少会用17:00。
当使用二十四小时制,提及下午1:00(13:00)至下午/晚上11:59(23:59)时,大部分人都需略作思考,将之换算为十二小时制,才明白所指的时间,稍为不便,甚至可能换算错误而出现误会,例如误以为18:00为下午8:00(正确为下午6:00)。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时间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24小时
2. 时间的数学周记能怎么写
给你几篇数学周记范文,你参考一下吧.处处都有数学 这几天,数学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快一步算出一些题目的结果,教我们除、乘法的简便算法.我心想:竖式计算我也很快.难道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让计算更快捷吗?我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认真听钱老师讲课,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要简便运算还要先弄懂乘除法的根据.乘法根据是: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除法根据是: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我来举一个例子说吧:25*16=25*4*4,=100*4,=400.怎么样?这个算式如果用竖式计算还要花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可这个算式如果用简便算法来做的话,很快就可以算出结果来了.在我简便计算刚学不久时,爸爸给我出了一道题,我一下子就回答出来了,我是这样计算的:35*12=35*2*6=70*6=420,爸爸听了我的回答,表扬了我.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知识:后面带有5的数,最好找一个和这个数相乘得整十或整百的数来相乘. 简便算法很容易吧! 点评:“学数学、用数学”是新课程所追求的.小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0的重要性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习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点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作者能征对错题查找错误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反省,从而领略到“0”的重要性,并由此引发今后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见地,实属难能可贵.骄傲的“χ” “χ”这个数长得很有特别,它长得很像“X”. 有一天,“1”、“2”、“3”、“4”等几个数字好朋友在一起比大小. 突然“χ”出现在它们面前,说:“你们不要再比啦!你们谁也不是我的对手!”“1”说:“你怎么能和我们比呢?你连自己是几都不知道,还敢来这里和我们比赛.哼,真是自不量力的家伙!” “χ”非常不服气,就跳到“1”的面前,大声说“我才是最大的:“χ-1=9,χ=9+1,χ=10,看,我比9还大!” “0”在洞里听见了,就滚了出来,拉着数字“1”,跑到“χ”的旁边,说:“χ*1=0,χ=0÷1,χ=0,这不,比谁都小.” “χ”听了“0”的话,从此就不再骄傲了.(评:这是一篇很有趣的数学日记,充分发挥了同学的想象力,认识了“χ”这个特殊的数.)数学让我回味无穷 数学,数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数学呢?因为数学它有魅力,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学了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我的计算速度快了许多,学习计算更加轻松.举个例子说说吧!比如:367+498=?我只要这样想:把498看作500来加,然后用367+500,发现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减去2,结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这样想:796可以看作800来加,而295可以看作300,一个多加了4,另一个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变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 学完了加法的简便算法,再来学习减法的简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脑袋瓜轻轻一动,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来减,因为多减了1,所以只要结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这样就好算多了.不过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计算减法最好别动被减数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烦咯!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因为它让我学会迅速的计算结果,数学真的是让我回味无穷! (点评:学数学就像“老鼠爱大米”一样如饥似渴,充分说明作者对数学学习的认识.) 预习是把金钥匙 今天,数学课后,老师布置我们预习除法估算. 预习是什么呢?老师为什么叫我们预习呢?我带着惊奇的心情回到家.查资料,问爸妈.原来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自己先把书上的内容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等上课时,再认真听.)这样,就能对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 我好奇地预习着除法估算.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估算538÷62时,可以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来,预习可以帮助我扫除数学学习的障碍,我对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听课时,我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即使有疑问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课前预习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为成功的预习,可以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跟着提高,所以,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点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