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刻舟求剑的翻译
刻舟求剑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注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FS:
《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2. 刻舟求剑的原文\翻译与问题和答案
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1.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符号。
(1)刻舟求剑的这个人真_______ (2)________果然_________ 2.展开想象,把那个人求刻的情景写下来。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试讲故事。
4.布置学生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启发想象 1、船靠岸以后,那个人是怎样从刻有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剑的? 2、他没捞到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捞到剑可能又说些什么?。
3. 刻舟求剑的扩写
一次,楚国的一位名叫陈新的古玩商人外出去寻找新的古物。
他带着他的宝贝古剑,乘上了船准备渡 过藏义江。 途中,有几个青年人也陪同他上路。
他为了炫耀自己的宝剑,拔出来左一剑右一剑。那些青年人有的 赞不绝口,有的则对他很不满,怕他刺到自己。
陈新一边耍剑,一边又跳起了舞,突然,一个大浪打了过来,使他站不稳,剑不小心掉进了江里。这时, 旁边的青年人都叫了起来:“船夫,快停船,有人的剑掉进水里了!”还有一个人脱了衣服想下去帮他找 ,可被他拦住了。
他走到船边,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剑的形状,指着这个对众人说:“我 画了一个记号,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到了之后,我就沿着这个记号去找。” 船继续行使了,人们在旁边议:“这个人真够傻的,在船舷上刻记号有什么用,船都开了,剑又不会 跟着船走。”
不一会儿,船靠岸了,陈新立刻脱了衣服下水去找,可找了半天还是找不到,他上岸后喃喃自语道: “奇怪,我的剑怎么会不见了呢?”众人们都哄堂大笑,使陈新迷惑不解。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人不能太呆板,要灵机而动,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不断变化的事物。
4. 《刻舟求剑》的翻译和原文和作者
典出《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故事翻译成白话: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英语: Marking His Mark
A man from the state of Chu was crossing a river. In the boat, his sword fell into the water. Immediately he made a mark on the boat.
"This is where my sword fell off," he said.
When the boat stopped moving, he went into the water to look for his sword at the place where he had marked the boat.
The boat had moved but the sword had not. Is this not a very foolish way to look for a sword?
5. 刻舟求剑的翻译
【原 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 文】 有一个乘船渡江的楚国人(请注意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船靠岸停下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不会随船前进。用这种方法找剑,难道不是很糊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