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应该怎么去写作文的中心论点
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我们这里主要讲如何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
在“给出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紧扣材料。作文的中心内容、主要观点等必须紧扣材料,不能与材料无关,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就决定了正确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是材料作文的写作基础。
一、仔细阅读,从整体上感知材料,把握中心。
例:挪威捕鱼人大多不能把沙丁鱼活着带回岸边,而唯独一艘船却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原因就是该船长往放置沙丁鱼的鱼槽中放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鲇鱼!鲇鱼的惊扰,造成了沙丁鱼的紧张,因而,沙丁鱼到达岸边仍然活着!
提示:从整体把握材料,不难看出材料告诉我们:唯一的一艘船中沙丁鱼成活的原因,是因为有那样一条鲇鱼,即“鲇鱼效应”。因此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个中心论点:“对手,往往能使自己强大”。
二、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句,提炼中心论点。
例:从意大利移民美国的富兰克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不幸遭人抢劫,一夜之间,储户失去了存款。他拖儿带女决心把天文数字般的存款偿还给所有的储户。所有的人都劝他:“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在法律上我没有,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偿还的代价是39年的艰苦生活,寄去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
提示:材料的关键词是“责任”,最后一句也是关键。由此可提炼出观点_________。议论时应阐明什么是责任,一个人为什么要有责任感,缺少责任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去尽自己的责任等等。同时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
注意:审视材料时,整体感知和抓住关键词句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三、深入思考,透过材料的表象,抓住实质。
例:在大草原上某农场主养了一群鹿,草原有狼群随时捕食鹿。于是农场主将狼赶尽杀绝了。从此鹿儿们无忧无虑,酣吃酣睡,缺少锻炼,不久鹿大批病倒死亡。无奈,农场主只好将狼“请”了回来。从此,草原上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提示:可以从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议论,但这样立论比较普通。还可以变换角度,即从为什么农场主又一次“请”狼回来方面去考虑,亦即从“竞争促进生存发展”来展开议论。
2. 如何找准中心论点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摸索出找文章中心论点的两种方法,自认为行之有效,故不揣浅陋,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1.注意中心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例如《谈骨气》中,作者开头一句作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提示论述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摸索出找文章中心论点的两种方法,自认为行之有效,故不揣浅陋,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1.注意中心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例如《谈骨气》中,作者开头一句作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
3. 议论文写作 给出了中心论点,怎样列出分论点
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
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勉强及格。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 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 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解方法。 1、概念分析法。
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如“说‘面子 ’”,有篇文章论证的中心是“维护国家人民尊严的‘面子’不可丢,太看重个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
要论述这个中心,必须分两层来说:一是强调要维护国 家和人民的尊严;二是强调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这就是从中心论点中分解出来的两个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
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 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 的时代;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
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 3、辩证分析法。
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②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①正反对照分析,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 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样 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②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 “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
这两个论 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 4、条件分析法。
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如要论证“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对于这个题目就可以采用条件分析的方 法,先设想一下,“要做跨世纪的接班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样就可以得到下列三个分论点: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②要有过硬的本领,③要有良好的心理 素质。
5、比较分析法。这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
如“常立志与立常志”,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提倡树立远大志向,而不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在论述时,可以把“常立志”和“立常志”这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阐明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才能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