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笔画“撇折”怎么写
笔画“撇折”的写法如下:
1、下笔写短撇。
2、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
3、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重到轻、轻到重的变化要自然连贯。
4、注意快慢节奏,但是还要一笔完成。
含有撇折的字:丢、矣 、发 、去 、玄、云 、幺、组、织、丝、线等。
扩展资料:
按统一码标准,汉字有8种基本笔画:横、竖、点、提、撇、捺、钩、弯。基本笔画互相搭配产生29点复合笔画,共37种笔画,最新版本收录笔画数为36个。
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折(乛)、弯()、钩(亅)",又称"永字八法"。
196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类基本笔画:横类、竖类、撇类、点类、折类。
2. 笔画“撇折”怎么写
撇折的笔画写法如下: 撇折的注意事项 1、下笔写短撇。
2、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 3、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重到轻、轻到重的变化要自然连贯。
4、注意快慢节奏,但是还要一笔完成。 扩展资料带有撇折的字:织、去、绿、纸、级。
一、织 详细释义 [ zhī ] 1、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布。编~。
~女(a.织布、织绸的女子;b.指织女星)。棉~物。
2、引申为构成:罗~罪名。 3、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锦。
~文(即“织锦”)。~贝(织成贝文的锦)。
[ zhì ] 古同“帜”,旗帜。 相关组词:交织 组织 纺织 织布 织补 编织 促织 织造 罗织 织品 二、去 详细释义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路。
~向。从成都~重庆。
他~了三天,还没回来。 2、离开:~国。
~世。~职。
~留两便。 3、失去;失掉:大势已~。
4、除去;除掉:~病。~火。
~皮。这句话~几个字就简洁了。
5、距离:两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
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年。~秋(去年秋天)。
~冬今春。 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了。
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 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如:他~听报告~了。
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了! 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白娘子。
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捎~。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过去)。让他说~(=下去)。
一眼看~(=上去)。 相关组词:过去 出去 去火 去年 失去 回去 来去 进去 下去 去掉 三、绿 详细释义 [ lǜ ] 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嫩~。
浓~。桃红柳~。
青山~水。 [ lù ] 义同“绿”(lǜ),用于“绿林、绿营、鸭绿江”等。
相关组词:绿豆 草绿 绿化 绿色 绿灯 翠绿 葱绿 嫩绿 碧绿 绿茶 四、纸 详细释义 1、供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用的片状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成。
2、量词。用于计算文件、书信等的张数:一~电文。
相关组词:报纸 纸张 白纸 纸条 纸巾 折纸 宣纸 稿纸 纸袋 图纸 五、级 详细释义 1、等级:高~。上~。
县~。~差。
2、年级:留~。同~不同班。
3、台阶儿:石~。 4、用于台阶、楼梯等:十多~台阶用于等级:三~工。
他的工资比我高一~。 相关组词:低级 上级 等级 高级 年级 级别 下级 班级 首级 升级。
3. 撇折怎么写笔画
笔画“撇折”的写法如下:
撇折笔画的书写要点
(1)下笔写短撇;
(2)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
(3)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重到轻、轻到重的变化要自然连贯;
(4)注意快慢节奏,但是还要一笔完成。
扩展资料
含有撇折的字:丢、矣 、发 、去 、玄、云 、幺、组、织、丝、线等。
1、丢
读音:diū。
释义:
(1)遗失;失去,例如:钱包丢了。
(2)扔,例如:丢果皮。
(3)搁置;放,例如:技术丢久了生疏。
2、矣
读音:yǐ。
释义:
(1)用在句末,跟“了”相同,例如:悔之晚矣。
(2)表示感叹,例如:大矣哉。
4. 撇折怎么写笔画
笔画“撇折”的写法如下: 1、下笔写短撇。
2、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 3、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重到轻、轻到重的变化要自然连贯。
4、注意快慢节奏,但是还要一笔完成。 含有撇折的字:丢、矣 、发 、去 、玄、云 、幺、组、织、丝、线等。
扩展资料:按统一码标准,汉字有8种基本笔画:横、竖、点、提、撇、捺、钩、弯。基本笔画互相搭配产生29点复合笔画,共37种笔画,最新版本收录笔画数为36个。
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折(乛)、弯()、钩(亅)",又称"永字八法"。 196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类基本笔画:横类、竖类、撇类、点类、折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