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该怎么写

1. 如何写对联

①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②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③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④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⑤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下面举例以见一斑: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

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乃律诗之大忌,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联格,所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楹联。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

其实,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2. 对联怎么写

门神、春联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版”。

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

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

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夭条,罪该问斩。

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

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

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

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

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

在今天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春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萘、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

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 “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瘤,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

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

明代朱元漳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

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

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 联。

朱元漳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春联欣赏 上 联 下 联 春风送福 喜气临门 春回大地 日暖人间 门门喜气 户户春风 大地春光好 长天晓日红 岁岁皆如意 年年尽平安 江山千古秀 社稷万年春 腊尽千门暖 春归万物苏 一年春作首 百事国为先 江山万里如画 神州四时皆春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户户金花报喜 家家紫燕迎春 华夏年年腾骏业 新春岁岁展宏图 春入春天春不老 福临福地福无疆 春风送春处处春色美 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华夏龙兴 阳春燕舞 人有鲲鹏志 国呈龙虎姿 凤来春正好 龙起日初长 国远国兴凭国策 龙飞龙跃靠龙人 喜庆花红送玉兔 吉祥爆竹接金龙 十亿神州春日起 千秋华夏巨龙飞 美酒千樽欢送玉兔归山 赞歌万首喜迎金龙出海 南疆雨北国风风调雨顺 东海龙西山凤凤舞龙飞 玉兔归时深慕人间春色美 金龙起处喜看华夏蓝图新 龙年龙裔看龙腾龙飞天上 春年春风送春到春满人间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三阳开泰 四喜临门 一门五福 三多九如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

3. 对联该怎样写

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类的现象。在1916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手舞足蹈。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一看,写着: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文人故意问道:“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上联的‘袁世凯 ’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的‘中国人民’四个字呢?”这个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这个故事虽然说的是“挽联”的事,而“挽联”也属于对联的一种,这就说明无论春联还是其他的对联,都必须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极个别的另类。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就是说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刚才列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一位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宾主之间联句对答。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地说:“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前几年我曾到北方去,带去一个上联,竟然没有人对得上来。”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你出了什么句子,竟让对方对不出来?”他的友人就顺口念出了上联: 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是他们觉得不屑于回答,才表示不会对的!”这位友人不解地问:“那么,下联应该怎么对呢?”纪晓岚脱口而出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这位友人听了,不仅寻得了下联,还十分佩服纪晓岚的才智超群。这副“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的对联就做到了平仄相调,达到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的艺术效果。

第四,切忌合掌。

所谓“合掌”,语义重复,浪费笔墨。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有一副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副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七言联一共才十四个字,其中六个字表达的是三个字的内容,这就导致语义重复。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也都是语义重复,都属于“合掌”的毛病。

第五,选好对联的横披。

横披,又叫横批,横额,横联。横披除挽联、寿联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横披与对联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披,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换句话说,一句横披,就是一副对联的内容的升华,是对联的主题,更是点睛之笔。横披在写作手法上,常见的可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对联写意,横披题名,如“欢度春节”、“新春大吉”等,直接点名贴春联的目的;

二是对联写意,横额点睛,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的横披是“吉星高照”,则是揭示出实现对联内容的关键所在就是“吉星高照”,属于点睛之笔;三是联披互补、相辅相成,如,“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扶贫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的横批是“前程似锦”,则是与对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对党中央“常送暖”和“总关情”的无比感激之情,也赞颂了党前程远大,辉煌灿烂。横披多为四字,过去写横披是从右往左横写,现今多从左往右写,从右自左写当属正式写法。贴横披应贴在门楣的正中间,其字体应与上下联风格一致,上下呼应。

4. 对联该怎么写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5. 写一幅对联

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 下联: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百年天地回元气 下联: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下联: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下联: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 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 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红梅含苞傲冬雪 下联: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上联: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下联: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上联:春临大地百花艳 下联: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下联: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 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6. 【第一次写对联作文】

第一次写对联黄灏文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如今,科技发展,人们已经把对联这种传统文化逐渐淡忘了。为了继承这种写对联的文化,今天,我第一次亲手用毛笔写对联。

我写的对联属于春联。所以,我买来了几张正规的红纸。

毛笔、墨水家里都一应俱全。但是,我还需要公公来指导我写春联。

我把红纸折成四格写横批,再把另外两张红纸折成七格写春联。我又把每一个格折出“十”字形的田字格,没两下功夫就折好啦。

我一看,每一个格子的大小相同,每一个格子都隐隐约约的呈现出“十”字形的痕迹,刚合适!我感到称心如意。这时公公走过来了,我对公公说:“公公,你来教我写春联吧!”公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选了一幅对联:“吉星高照平安宅,财神永驻幸福家。”横批是“吉星高照”。

选好春联后,我就马上提起毛笔在红纸上写了起来。公公见到我着急的样子,便对我说:“不要着急,要一笔一划,慢慢写才能写好,”话音刚落,我已经把第一个字写好了,这个“吉”字写得歪歪斜斜的,十分难看。

公公看了我的字后,皱着眉头,严肃地对我说:“你怎能这么随便呢?要美观大方才行!”我听了公公的话后,刚才轻松的心情一会儿变得紧张起来,就像被压在一座大山下,喘不过气来。我又提起笔,小心翼翼地写了起来,以免写错。

很快,我就把第一张对联写好了。公公看了我写的第一张对联后,和颜悦色地说:“字还可以,可是字不端正,也不太美观。”

公公说完,我便开始写第二张对联了,这是我心里的那块大石头仍然放不下来。公公似乎看出了我担心的样子。

便笑眯眯地对我说:“不用怕,心要平静下来。”公公教我每个字应该怎么写好,在公公的指导下,我写好了“财”字。

随后,公公不但教我每个字应该怎么写好,还教我每一笔的长短细粗。有一次,我写到“永”这个字的一捺时,我把一捺差点写得太长时,公公斩钉截铁地喊了一声:“停!”我就像十五只桶吊水——七上八下,立刻收笔。

公公对我说:“这一捺不能太长,太长这个字就不好看了!”我知道了这一捺的重要性,便继续我的书写。不一会儿,我就把对联写好了。

然后,我兴致勃勃地给这幅对联添上横批。刚才紧张的心情早已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我终于完成了这幅春联。

我看着这幅春联,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飘散着阵阵墨水的香味。我第一次写对联,领略到写对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次写对联,培养了我的耐性,我真的太开心啦。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对联该怎么写

知识

工厂辞职原因怎么写

阅读(1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工厂辞职原因怎么写,内容包括工厂辞职原因怎么写,工厂上班,想离职,原因怎么写,工厂辞职理由要怎么写才好点。实辞职信没有固定的写法,因为辞职各有各的原因。但您不妨按照以下思路写,或许比较恰当和容易: 第一段:写出辞职的心

知识

考试目标怎么写

阅读(20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考试目标怎么写,内容包括期中考试目标怎么写(200字),考试目标怎么写,怎么写期末考试目标。期中考试已经快到了,同学们全都一个个埋头苦干,我也不例外.俗话说:细节决定胜负.每一个学习的细节都非常重要,只要错了一个小环节,也许我

知识

儿子的英文怎么写

阅读(2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儿子的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儿子的英文怎么写,儿子的英文怎样写,儿子的英文怎么写。儿子的英文单词是son。英 [sʌn],美 [sʌn] n. 儿子;孩子(长者对后辈的称呼)例句:His wife born him a

知识

信访信怎么写

阅读(2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信访信怎么写,内容包括信访信怎么写,我要写信访信怎么写,上访信怎么写信访。如果是实名反映问题,需要:收信人,也就是抬头“XXXX局(政府)”,是投诉、举报、反映问题的机关或部门。2、事实。具体诉求的事实。3、诉

知识

会的繁体字怎么写

阅读(2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会的繁体字怎么写,内容包括会繁体字怎么写,会的繁体字怎么写,求会写繁体字的帮我看下这个字怎么打..彡和丨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怎么。“会”的繁体字为“会”,笔顺为撇、捺、横、竖、横折、竖、点 、撇、横、竖、横折、横、横,

知识

人民币英语怎么写

阅读(1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民币英语怎么写,内容包括人民币的英语单词怎么写,人民币用英语怎么写,人民币英语单词怎么写。人民币的英文是CNY或者RMB,符号为¥。CNY,是人民币(ChinaYuan)的代码,是ISO分配给中国的币种表示符号。目前人民币(R

知识

阿拉伯语我爱你怎么写

阅读(2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阿拉伯语我爱你怎么写,内容包括阿拉伯语我爱你咋说,阿拉伯语我爱你怎么写,阿拉伯语我爱你怎样写。【示爱】78种语言说L,我爱你 请各位亲亲选一种语言,一起跟贴大呼:L,我爱你! 1 法语:jet\` aime priscilla L

知识

韩语贵怎么写

阅读(1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韩语贵怎么写,内容包括贵字韩语怎么写,韩语《贵》怎么写,韩语《贵》怎么写。1. 你好! 안녕하세요! [an nyeong ha sae yo] 2. 你好吗? 어떻게 지내십니까? [ae dde kae j

知识

勤行书怎么写

阅读(1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勤行书怎么写,内容包括勤的书法写法,勤的书法写法,勤字体要怎么写才好看。说文解字:勤字,力部,劳也。从力声。巨巾切〖注〗瘽,古文。 (勤) 劳也。慰其勤亦曰勤。从力。堇声。巨巾切。按巾当作斤。十三部。二、勤字

知识

谦怎么写草书

阅读(2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谦怎么写草书,内容包括草书,大谦2个字怎么写,王羲之行书千字文谦字的行书怎么写,王羲之行书千字文谦字的行书怎么写。

知识

陪标怎么写

阅读(1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陪标怎么写,内容包括一家公司陪标,我要告我该怎么做,有标书一份,陪标标书怎么写,陪标日语怎么说。陪标是在某项目进入招投标程序前的举动;规定是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分类为发标方主导型,投标方主导型;所谓陪标,就是在某项目

知识

在学校英语怎么写

阅读(3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在学校英语怎么写,内容包括在学校的英语怎么写,在学校英语怎么说到底是atschool还是inschool,在学校用英语怎么说。您好,很高兴为您答疑~学校:schoolprimary school 小学elementary school 小学junior high

知识

朋友借钱怎么写借条

阅读(1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朋友借钱怎么写借条,内容包括朋友借钱应该怎么写借条,朋友间借钱如何写借条,朋友向我借钱怎么打借条才好。老文因势力眼,看我家有亲戚是大公司老板,便积极主动托人介绍靠近我借给我钱支助公司,当初未要我写借条,也未立协议,也未

知识

川的英文怎么写

阅读(2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川的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川”这个字英语怎么写,川的英文怎么写,“川”用英语怎么翻译。====================================Stream, Rivulet, Creek, Brook, R

知识

我该怎么办看图写话

阅读(22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我该怎么办看图写话,内容包括该怎么办(看图写话),陌生人来了我该怎么办了看图写话,四年级看图说话《我该怎么办》作文。[该怎么办(看图写话)]该怎么办(看图写话)正文:该怎么办(看图写话)浙江省温州市 蒲鞋市小学 一(5)班 林书帆 王爷

知识

新闻应该怎么写

阅读(1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新闻应该怎么写,内容包括新闻点评应该怎么写顺便给我几篇例文要100字左右,新闻应该怎么写,新闻小日记怎么写要写多少字。新闻小日记的话应该不用太多字吧,能够记清事件和个人观点应该就成了.400字左右?资料: 新闻日记的功用: I

知识

写日记该怎么写

阅读(14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日记该怎么写,内容包括写日记该怎么写,格式是怎么样的,日记怎么写,日记该怎么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你悲伤或者快乐,都可以写到日记里去。日记不一定每天都写,如果硬逼着自己去写,效果肯定不好。日记里写的最好是一天发

知识

请假条该怎么写

阅读(1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请假条该怎么写,内容包括。原发布者:嘿删出入口单位事假请假条范文事假请假条xxx(主管领导的名字或者主管部门.等):我因家中有事,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

知识

议论文该怎么写

阅读(1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议论文该怎么写,内容包括议论文,怎么写如何定题,如何写的好越详细越好,最好给点例,高中议论文该怎么写,议论文该怎么写。议论文定题,首先应该充分理解材料然后从中不断聚焦,提炼出你的论点.比如说一段材料:某人因为粗心做错事

知识

新闻该怎么写

阅读(1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新闻该怎么写,内容包括校运会的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怎么写系要注意哪些问题,新闻一般采用什么写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5个W全了就差不多了,你如果是写社会新闻,把事情写清楚就行,但要注意自己一定要有特点,没有特点

知识

过年的对联怎么写

阅读(1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过年的对联怎么写,内容包括过年的对联词怎么写,怎么描写春节对联的形容词啊,过年了,写一副喜庆的对联。过年的对联就是春联,这样的对联很多,大多表示的都是欢乐祥和的气氛,有关的对联解释如下:春风春雨风调雨顺,爱国爱民国泰民

知识

童谣该怎么写

阅读(20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童谣该怎么写,内容包括童谣怎么写,怎么写童谣啊(我不需要直接写的)需有趣、朗朗上口,童谣怎么写。原发布者:cmjg7713童谣怎么写 童谣怎么写 童谣,顾名思义就是在儿童中间广泛传唱的、深受儿童喜爱的类似儿歌的一种文学样式。特

[/e:loop]